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明学

作品数:276 被引量:943H指数:16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0篇期刊文章
  • 44篇会议论文
  • 15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4篇农业科学
  • 16篇医药卫生
  • 10篇生物学
  • 5篇理学
  • 4篇化学工程
  • 4篇电子电信
  • 3篇电气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4篇球虫
  • 59篇艾美耳球虫
  • 44篇柔嫩艾美耳球...
  • 41篇细胞
  • 40篇虫病
  • 36篇球虫病
  • 35篇鸡球虫
  • 30篇宿主
  • 30篇E.TENE...
  • 28篇宿主细胞
  • 28篇主细胞
  • 25篇免疫
  • 25篇鸡球虫病
  • 21篇杆菌
  • 19篇疫苗
  • 18篇凋亡
  • 17篇宿主细胞凋亡
  • 17篇病理
  • 15篇鸡柔嫩艾美耳...
  • 13篇卵黄

机构

  • 264篇山西农业大学
  • 11篇福州大学
  • 8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动物疫病...
  • 4篇北京市动物卫...
  • 3篇河北科技师范...
  • 3篇山西省农业科...
  • 3篇内蒙古农业大...
  • 3篇中国航天员科...
  • 2篇北京农业职业...
  • 2篇浙江大学
  • 2篇山西省农机局
  • 2篇山西省动物疫...
  • 2篇唐山市丰润区...
  • 1篇张家口农业高...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浙江省医学科...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北京麋鹿生态...
  • 1篇北京出入境检...

作者

  • 275篇郑明学
  • 89篇古少鹏
  • 71篇白瑞
  • 54篇韩克光
  • 30篇马海利
  • 25篇徐之勇
  • 19篇杨莎莎
  • 19篇崔小珍
  • 16篇张妍
  • 16篇霍乃蕊
  • 16篇刘瑞丽
  • 14篇贡鑫
  • 13篇韩春来
  • 13篇李宝钧
  • 12篇史喜菊
  • 12篇孔小明
  • 9篇王敏霞
  • 7篇高建广
  • 7篇田文霞
  • 7篇刘美丽

传媒

  • 14篇中国畜牧兽医
  • 13篇畜禽业
  • 12篇山西农业科学
  • 12篇动物医学进展
  • 1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1篇中国家禽
  • 11篇山西农业大学...
  • 9篇畜牧兽医学报
  • 9篇畜牧兽医科技...
  • 6篇黑龙江畜牧兽...
  • 6篇中国动物检疫
  • 5篇中国兽医科技
  • 5篇动物科学与动...
  • 5篇中国畜牧兽医...
  • 3篇畜牧与兽医
  • 3篇中兽医医药杂...
  • 3篇中国预防兽医...
  • 3篇养殖与饲料

年份

  • 5篇2023
  • 8篇2022
  • 8篇2021
  • 9篇2020
  • 10篇2019
  • 7篇2018
  • 9篇2017
  • 17篇2016
  • 18篇2015
  • 6篇2014
  • 11篇2013
  • 5篇2012
  • 8篇2011
  • 18篇2010
  • 18篇2009
  • 7篇2008
  • 12篇2007
  • 17篇2006
  • 7篇2005
  • 6篇2004
2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过氧乙酸戊二醛复方消毒剂对枯草杆菌芽胞的杀灭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6年
为评价过氧乙酸戊二醛复方消毒剂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杀灭效果,进行悬液定性和悬液定量杀灭试验。结果表明,该消毒剂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最低有效杀灭浓度为1∶256,最短有效杀灭时间为5min,在该浓度下作用45min或浓度1∶64作用7.5min均可100%杀灭枯草杆菌芽胞。研究结果表明,该消毒剂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为其进入临床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张黎郑明学郑龙龙白瑞戴浩楠史晨婕贡鑫席柔苏晓晴张李琦韩克光徐之勇杨莎莎
关键词:芽胞杀灭效果
E.tenella鸡胚盲肠上皮细胞体外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
研究E.tenella子孢子的纯化方法、接种剂量以及细胞生长状态对E.tenella在鸡胚盲肠上皮细胞体外培养中的影响,为E.tenella鸡胚盲肠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以子孢子回收率和细胞感染率为指标,对...
古少鹏郑明学侯金环陈赵英李宝钧唐芳霍乃蕊
母猪免疫PCV-2疫苗对仔猪感染PCV-3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解猪圆环病毒3型病毒(porcine circovirus 3 virus, PCV-3)ORF2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信息,探寻防控PCV-3损害仔猪的可行方案。本研究通过对山西省某未免疫过PCV-2商品疫苗的规模化母猪场的妊娠母猪在产前45 d持续6批次免疫PCV-2疫苗,以所生仔猪生产成绩和PCV-3 ORF2基因阳性检出率为指标,评价母猪免疫PCV-2疫苗对仔猪PCV-3的感染和发病情况的缓解作用。临床数据显示母猪免疫PCV-2疫苗后生产的6批仔猪PCV-3 ORF2基因阳性率由45.0%逐渐降至20.0%,伤亡率由25.5%降至8.0%。试验结果显示,从死亡仔猪淋巴结分离出的6株PCV-3 ORF2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8.4%~99.2%,均有17个磷酸化位点,预测Cap蛋白氨基酸N端不存在典型的信号肽结构,说明该蛋白位于胞外区的可能性更大,且未预测到跨膜结构存在;PCV-3 ORF2与PCV-2a同源性为32.5%~32.9%,与PCV-2b同源性为30.8%~31.7%,与PCV-2d同源性为32.6%~33.5%,与PCV-4同源性为33.9%~34.3%,说明同源性低,进化不同步。因此,推测母猪通过持续的免疫PCV-2疫苗可解除PCV-2感染造成的机体免疫抑制,增强自身健康情况,降低PCV-3传播给仔猪的风险,用于控制仔猪群PCV-3流行是可行的应急方式。
张黎郑龙龙吕晓玲白瑞霍乃蕊郑明学
关键词:ORF2基因CAP蛋白
钙信号转导在弓形虫病发生中的作用
2012年
钙离子是弓形虫侵染宿主细胞的关键因素,钙调蛋白钙信号的重要介导剂,引发多个细胞内的信号转导机制。本文对几个重要的钙相关分子信号转导研究进展,如Ca/CaM、NO、AA、弓形虫P24基因在弓形虫侵染宿主细胞中的信号作用进行讨论和分析。
张谈顺赵凤命王仲兵郑明学
关键词:钙离子弓形虫
中药抗柔嫩艾美尔球虫机制研究被引量:41
2001年
根据中兽医理论和鸡球虫病的特点 ,用纯中药组方 ,经组方药效筛选试验 ,选用抗球虫效果最佳的组方进行抗球虫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所选中药组方具有明显的抑制未孢子化柔嫩艾美尔球虫卵囊的成熟 ,对孢子化卵囊具有杀灭作用 ,并且使外周血液中淋巴细胞尤其是T淋巴细胞增多 ,提高免疫器官中T和B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活性 ,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
马海利郑明学李元平王忠文
关键词:中药组方抗球虫柔嫩艾美尔球虫鸡球虫
IBDV—MA5787人工感染雏鸡的病理学研究
1992年
为了揭示 IBDV-MA5787对雏鸡的致病性,本试验采用解剖学、组织学、电镜技术和血清学方法对28日龄雏鸡人工感染 IBDV-MA5787(内蒙株)后不同时期的病理学变化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表明,IBDV 攻击的靶器官是法氏囊,首先引起法氏囊急性炎性水肿,而后发展为坏死性炎和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另外也引起睥、盲肠扁桃体、胸腺、肝、肾和心脏等器官组织细胞变性和坏死。该病毒主要损害体液免疫。内蒙毒株毒力较强。
郑明学马兴树
关键词:鸡病雏鸡IBD病理学
发展中的中兽医
2008年
本文通过对中兽医或中医理论体系及发展趋势的文献的大量收集,有代表性地展现了中国朴素的哲学观在中兽医学理论体系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影响和重要成果,并从哲学观和理论体系的高度来探讨中西医的结合和发展问题。
石慧杜连发郑明学孙萌
关键词:中兽医中医哲学系统论
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抗体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4
2021年
建立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特异性抗体的ELISA检测方法,为柔嫩艾美耳球虫的免疫机制研究和口服卵黄抗体制剂研发奠定基础。以柔嫩艾美耳球虫的孢子化卵囊免疫雏鸡制备阳性血清和可溶性抗原,优化ELISA检测条件,以阴性血清确定检测临界值,以阳性抗体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表明,经过优化,确定包被缓冲液为0.05 mol/L碳酸盐缓冲液(pH值9.6),可溶性抗原的包被质量浓度为21.46μg/mL,4℃包被16 h;3%BSA 37℃封闭2 h;待检血清和兔抗鸡IgG-HRP的最佳稀释倍数分别为20倍和500倍,阴性和阳性结果判定的临界OD_(450)值分别为0.1275和0.1210,建立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2)=0.9921)。该方法的建立可为相应试剂盒的研发提供技术基础,并可促进鸡球虫抗体免疫应答研究和有效防控。
田崇瑜段小超陈彦华霍乃蕊韩克光古少鹏郑明学
关键词:鸡球虫病柔嫩艾美耳球虫ELISA孢子化卵囊抗体检测
MPTP对E.tenella宿主细胞凋亡的影响
<正>研究目的探讨线粒体通透性转变孔(MPTP)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宿主细胞凋亡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鸡球虫病损伤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材料方法试验取鸡胚盲肠进行上皮细胞培养并对球虫子孢子进行扩繁,然后将体外...
徐之勇郑明学张妍崔小珍杨莎莎李珊刘瑞丽
文献传递
发黄牛胆囊炎的病理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4
1994年
为了探讨天然牛黄形成机制,对10例形成天然牛黄的胆囊和1例健康牛胆囊进行了病理组织学、组织化学和超微病理学研究。结果发现:形成天然牛黄的胆囊均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多数表现为慢性腺体增殖性胆囊炎,个别为慢性胆囊炎的急性发作型。胆囊腺体分泌机能增强,分泌物以粘蛋白和粘多糖为主,尤其硫酸化糖蛋白分泌增多构成了牛黄形成的网状支架,从而促进牛黄的形成。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证实牛胆囊炎发生时,不仅腺体和腺细胞数量增加,而且腺上皮中粗面内质网和分泌颗粒也明显增多。通过观察,我们认为所采集标本中慢性腺体增殖性胆囊炎主要由化学性致病因素、生理性因素以及其它因素所致,未见细菌性感染迹象。
孔小明郑明学高作信
关键词:黄牛胆囊炎超微结构病理组织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