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俊忠

作品数:51 被引量:266H指数:9
供职机构:唐海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脑梗
  • 19篇脑梗死
  • 19篇梗死
  • 15篇急性
  • 8篇疗效
  • 7篇药物疗法
  • 7篇疗法
  • 7篇急性脑梗死
  • 6篇癫痫
  • 6篇纳洛酮
  • 6篇脑梗塞
  • 6篇脑梗死后
  • 6篇梗塞
  • 5篇注射
  • 5篇注射液
  • 5篇脑血
  • 5篇出血
  • 4篇电图
  • 4篇血管
  • 4篇血清

机构

  • 46篇汕头大学医学...
  • 4篇汕头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开滦总医院
  • 1篇揭阳市人民医...
  • 1篇唐海县医院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51篇郑俊忠
  • 23篇何文贞
  • 14篇庄伟端
  • 14篇欧利民
  • 11篇郑璇
  • 9篇吴育彬
  • 6篇魏丽玲
  • 4篇胡莲清
  • 4篇方玉珊
  • 4篇李森美
  • 3篇巫顺秀
  • 3篇郑璇
  • 2篇许端敏
  • 2篇郭幼宝
  • 2篇奚宝珊
  • 2篇陈菁华
  • 2篇林丽丽
  • 1篇林琛
  • 1篇许小玲
  • 1篇吕淑娟

传媒

  • 9篇汕头大学医学...
  • 6篇中国临床康复
  • 4篇中国新药与临...
  • 4篇卒中与神经疾...
  • 3篇中国煤炭工业...
  • 3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现代康复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7篇2006
  • 9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5篇2002
  • 5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浆β-内啡肽与脑卒中昏迷程度的关系探讨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研究脑卒中昏迷病人血浆 β -内啡肽 (β -endorphin ,β -EP)的动态变化与昏迷程度的关系。 方法 将38例格拉斯哥 -庇斯布赫昏迷分度表 (Glasgow -Pittsburghcomascale ,G -Pcs)评分≤ 2 0分的急性脑卒中昏迷病人分为轻度昏迷组 (2 1例 )和重度昏迷组 (17例 ) ,两组病人在入院当天及第 3、5、10天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 β -EP水平 ,同时以急性脑卒中非昏迷病人 (非昏迷组 ,2 2例 )作对照。结果 急性脑卒中昏迷病人血浆 β -EP水平明显高于非昏迷组 (P <0 .0 1)。轻度昏迷组血浆 β -EP水平第 3天升高 ,第 5天下降 (P <0 .0 5 ) ,第 10天接近非昏迷组水平 ;重度昏迷组第 5天仍升高 (P <0 .0 5 ) ,第 10天下降 (P <0 .0 5 ) ;重度昏迷组在各个时点上血浆 β -EP水平均高于轻度昏迷组 (P <0 .0 1) ;昏迷病人血浆β -EP水平与G -Pc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 (r=- 0 .5 0 1,P <0 .0 1)。 结论 脑卒中昏迷病人血浆 β -EP水平与昏迷程度相关 ,可作为判断病情的指标之一。
庄伟端郑璇吴育彬郑俊忠奚宝珊
关键词:Β-内啡肽脑卒中昏迷
那屈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被引量:19
2000年
目的 :探索那屈肝素钙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治疗前后凝血因子I(Fg) ,凝血因子Ⅱ (昔名凝血酶原 )时间 (PT) ,血小板粘附率 (PAR) ,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 (TG)的变化。方法 :4 0例脑梗死病人 [男性 2 8例 ,女性 12例 ,年龄 (6 4±s9)a],除常规治疗 (甘露醇、尼莫地平等 )外 ,给予那屈肝素钙0 .4mL(4 10 0IUAXa)sc ,bid× 10d ,治疗前后测定Fg ,PT ,PAR ,TC及TG并以 38例脑梗死病人用常规治疗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 72 % ,2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治疗前后Fg降低(0 .7± 2 .0 ) g·L- 1,PT延长 (3± 9)s ,PAR降低(3.9± 2 .0 ) %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或P<0 .0 5) ,血脂改变无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 :那屈肝素钙具有抗凝溶栓作用 ,对急性脑梗死有效 ,且无增加再出血的危险。
何文贞魏丽玲郑俊忠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药物疗法那屈肝素钙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01年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 (LMWHs)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用 8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 ,其中 40例用常规治疗为对照组 ;余 48例除常规治疗外 ,加用LMWHs 0 .4ml皮下注射bid× 10d为治疗组。两组在治疗前后均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DS)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于治疗后NDS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 .0 1) ,治疗组显效率 6 6 .7%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急性脑梗死病人早期给予LMWHs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且无增加再出血的危险。
庄伟端郑俊忠巫顺秀
关键词:脑梗死低分子肝素
SPECT脑血流显像在儿童癫痫定位诊断中的价值及与脑电图、CT对比分析
2000年
目的 评价SPECT脑血流显像在癫痫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3例儿童癫痫发作间期进行了99m TC ECDSPECT、EEG及CT扫描检查。结果 SPECT异常阳性率 72 .1% ,明显高于CT阳性率 13.7% (P <0 .0 1)和EEG的阳性率 6 0 .5 % (P >0 .0 5 )。癫痫病灶的分布以颞叶最多 ,SPECT定位诊断优于EEG(P <0 .0 1)。有产伤及脑外伤儿童的SPECT异常率高于其他病因的患者 (P <0 .0 5 )。
魏丽玲陈菁华奚宝珊郑俊忠
关键词:癫痫儿童SPECT脑血流显像脑电图
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
1996年
用纳洛酮治疗156例急性脑梗塞病人,分别于发病48h内,48h~10天,10天以后用药,结果发现治疗组,尤其48h内给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治疗组内10天后给药者则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塞有较好疗效,而且是发病后越早应用疗效越好。
郑俊忠郭幼宝李森美刘兴材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纳洛酮
自发性脑出血的心电图与预后分析
1997年
本文报道216例自发性脑出血的心电图观察结果,异常者142例占65.74%,主要以ST-T改变、异位节律及窦速为表现,同时发现心电图改变与出血部位、出血量多少、是否破入脑室及病情有关。脑出血如出现心电图异常预后差。故建议临床治疗中应注意脑心并治,以提高存活率。
许端敏郑俊忠
关键词:脑出血心电图预后
氟桂利嗪辅助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的早期癫痫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氟桂利嗪辅助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的早期癫痫的临床机制和治疗效果。方法 :脑梗死后继发的早期癫痫的病人 9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4 7例 ,对照组 4 5例 ,对照组按不同的发作类型分别服用苯妥英、丙戊酸纳、卡马西平及地西泮等药 ;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服用氟桂利嗪胶囊 ,每日 5mg ,qn ,疗程 3mo。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治疗前后对血液流变学、血脂、肾功能等生化指标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 ,治疗组抗癫痫疗效优于对照组 ,经Ridit分析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治疗组治疗后凝血因子I、血小板粘附率 ,凝血酶原时间 ,分别为 (2 .8±s 0 .7) g·L- 1,(5 2± 3) % ,(16.7± 2 .0 )s与对照组比较 ,(3.6± 0 .7) g·L- 1,(5 6± 3) % ,(14.9± 2 .2 )s ,差异有显著意义或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何文贞郑俊忠
关键词:氟桂利嗪脑梗死癫痫药物疗法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意识障碍患者的影响被引量:41
2001年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意识障碍的疗效。方法 :5 7例急性脑梗死意识障碍患者单盲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2 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 16 m l加入生理盐水 2 5 0 ml静滴 ,每日 1次 ,14日为 1个疗程。治疗组 2 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 30 ml加生理盐水 2 5 0 ml静滴 ,每日 1次 ,14日为 1个疗程。采用格拉斯哥庇斯布赫昏迷分度表 (G Pcs)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各个时点上的 G Pcs平均分数均高于对照组 (P<0 .0 5或 P<0 .0 1)。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意识障碍有催醒作用。
庄伟端欧利民郑俊忠吴育彬郑璇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特征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观察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清急性相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特征。方法:选择2001-01/2004-12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1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40岁)36例,老年组(>60岁)65例。另设对照组50例,均为健康人,平均年龄与青年组比较无差异。脑梗死患者于发病后第1天清晨空腹抽血,对照组也是清晨空腹抽血,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各指标(血小板黏附率、凝血酶原时间、凝血因子Ⅰ、胆固醇、三酰甘油、载脂蛋白A1和B)。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51例被试者的资料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青年组和老年组均高于对照组[(22.48±5.44),(15.39±4.31),(6.03±2.14)mg/L,P<0.01],其中青年组又高于老年组(P<0.05)。②血清C反应蛋白升高的发生率:以对照组为参照,青年组高于老年组(44%,31%,P<0.05)。③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检测:脑梗死组和对照组比较,纤维蛋白原,血小板黏附率升高,凝血酶原时间缩短,三酰甘油及胆固醇升高(P<0.01),但脑梗死青年组和老年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增高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特别是青年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C反应蛋白增加可以激活凝血纤溶系统及血小板凝聚功能,可能会对脑梗死的发生和病后的整个过程产生强烈的影响,故可作为青年性脑梗死的病情和预后的判断指标之一。
何文贞方玉珊郑俊忠
关键词:脑梗塞年龄因素C反应蛋白
纳洛酮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3例被引量:2
1996年
纳洛酮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3例郑俊忠郑璇庄伟端我们用纳洛酮治疗抗精神病药引起的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dyskinesia,TD),有一定疗效。举典型3例报道如下:例1男34岁,1983年患精神分裂症,曾在本市精神病院住院。常年服奋乃静12~20...
郑俊忠郑璇庄伟端
关键词:纳络酮药物疗法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