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恒甫

作品数:63 被引量:1,707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军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2篇经济增长
  • 9篇货币
  • 7篇福利
  • 6篇税收
  • 6篇资本
  • 6篇资产
  • 6篇货币政策
  • 5篇政府
  • 5篇中国经济
  • 5篇企业
  • 5篇金融
  • 5篇经济学
  • 5篇公共
  • 4篇实证
  • 4篇通货
  • 4篇通货膨胀
  • 4篇开放经济
  • 4篇财政
  • 3篇政府转移支付
  • 3篇支付

机构

  • 32篇武汉大学
  • 27篇北京大学
  • 24篇中央财经大学
  • 11篇世界银行集团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华盛顿大学
  • 1篇招商证券股份...
  • 1篇科罗拉多大学

作者

  • 62篇邹恒甫
  • 15篇龚六堂
  • 7篇王胜
  • 4篇张定胜
  • 3篇肖争艳
  • 3篇刘吕科
  • 3篇崔小勇
  • 3篇王治国
  • 3篇陈彦斌
  • 3篇涂巍
  • 2篇王弟海
  • 2篇庄子罐
  • 2篇尹恒
  • 2篇王高望
  • 2篇罗长林
  • 2篇陈昆亭
  • 2篇杨经国
  • 2篇高强
  • 1篇汪雄剑
  • 1篇叶楚华

传媒

  • 8篇经济研究
  • 8篇经济学动态
  • 7篇金融研究
  • 6篇世界经济文汇
  • 4篇统计研究
  • 3篇世界经济
  • 2篇数量经济技术...
  • 2篇当代经济科学
  • 2篇中国科学基金
  • 2篇同舟共进
  • 2篇西部论丛
  • 2篇经济学(季刊...
  • 2篇制度经济学研...
  • 1篇人民论坛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财经论丛
  • 1篇财经问题研究
  • 1篇中国工业经济
  • 1篇管理世界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6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济增长不可以回避环境成本
2007年
GDP只能表现出产出总量的情况,却没有背后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GDP不能全面反映国家的真实经济情况,甚至在有些时候GDP核算出的一些数据非常荒谬,比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可能提高GDP。如环境污染使病人增多,医疗产业大幅度增长,GDP随之增加。由此看来,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对环境造成的饥外郜性,
邹恒甫
关键词:环境成本经济增长GDP核算回避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重商主义、货币和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2013年
通过在Zou(1997)重商主义模型中引入货币和外汇,本文在一个小国开放货币经济中详细考察了重商主义和各种宏观经济政策对国家经济的长期影响。研究表明:重商主义发展程度的增强、货币增长率的提高和外汇干预可以提高长期均衡的消费水平、长期均衡的国外资产积累水平以及生命期的最优社会福利;消费税的增加可以提高长期均衡的消费水平和国外资产积累水平,而且不影响生命期的最优社会福利;政府支出的增加不仅降低了长期均衡的消费水平和资产积累水平,而且降低了生命期的最优社会福利。本文的理论扩展研究工作,不仅表明了除政府财政支出以外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有效性,进一步为重商主义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而且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
王高望邹恒甫
关键词:重商主义货币资产积累宏观经济政策
资本、劳动与通货膨胀被引量:1
2006年
本文在融入垄断竞争和名义刚性的小国开放经济模型中,重点分析了引入资本对国际传导机制产生的新变化。在生产过程中引入资本将降低劳动的重要性,从而减小劳动供给带给居民的负效用,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劳动份额和通货膨胀之间的负相关关系。经验分析验证了本文模型的主要结论。
王胜邹恒甫
关键词:劳动份额福利通货膨胀
什么造成了经济增长的波动,供给还是需求:中国经济的RBC分析被引量:156
2004年
本文建立内生资本利用和公共消费需求的单部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引入总劳动供给和消费需求的预期偏差所代表的不确定因素建立太阳黑子模型。我们的研究表明 ,在规模报酬不变技术条件下 ,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在较大的合理参数范围内仍存在稳定的吸引解。同单一生产技术冲击的基本实际商业周期模型比较 ,太阳黑子冲击对波动的贡献有限 ;实际冲击解释波动的主要部分 ;引入供给冲击改善了模型对消费的预测能力 ;引入供给冲击优于引入需求冲击。政策建议是 :改善劳动供给的关键在于从现行劳动政策和制度入手 (如户籍制度 ) ,优化劳动配置 ,提高劳动效率。
陈昆亭龚六堂邹恒甫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波动RBC规模报酬失业人员
经济增长中的“不定性”——经济增长中复杂性的体现被引量:3
2002年
人类社会发展到21世纪,科技、文化、经济和社会生活水平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崭新阶段。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历史积聚了巨大的财富,但稍作统计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财富的大部分都集中在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果说是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影响了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很多具有相似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地区,也表现出不同的发展势头。更为奇怪的是。
邹恒甫龚六堂张晏
关键词:经济增长生产函数效用函数
动态最优税收理论的一般分析框架被引量:1
2009年
动态最优税收理论的分析框架主要有三种:一级最优(First-best)分析框架;二级最优(Second-best)分析框架和三级最优(Third-best)分析框架。本文首先在一个扩展的最优税收模型中讨论了最优税收理论的一级最优和二级最优分析框架。然后在一个基准的动态最优税收理论模型中考察了二级最优税收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最后回顾了三级最优分析框架的最新进展。本文创新之处主要在于将"财富攀比效应"引入到基准的动态最优税收模型,得出二级最优税收不为零的结论,这同现实经济更为接近。另外,本文分析还表明,如果经济的不完备来自于财富的负外部性,政府去干预市场将会使得经济更好,因为这时市场本身并不能达到帕累托有效配置。
庄子罐崔小勇邹恒甫
企业债与公司债二级市场定价比较研究被引量:49
2015年
企业债与公司债近年来迅速壮大,理解市场定价规律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避免内生性为原则改进了现有文献的研究设计,实证评估了无风险利率、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宏观系统性风险对债券收益率的影响。比较研究显示,企业债与公司债的市场定价规律显著不同,前者对流动性风险更敏感,后者对信用风险更敏感。此外本文在债券的无风险利率信息有效性、国企背景对债券收益率的影响以及企业债与公司债之间的收益率利差等方面均有研究发现,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与投资建议。
高强邹恒甫
关键词:收益率信用利差信用风险
有些经济学家不务正业
2012年
“嬉笑怒骂”,邹恒甫用这种独特的话语方式得罪了一大批人.也引导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观察这个风光、复杂的圈子。
邹恒甫
关键词:经济学家上市银行
存款保险、道德风险与银行最优监管——一个分析框架及其在中国的应用被引量:35
2005年
The relation between deposit insurance and moral hazard is the focus of constructing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In this paper,a model is constructed from the view of bank for illustrating this relation and is applied in China.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is the degree of moral hazard doesn’t depend on the type but depend on the parameter of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When it comes to China,the transformation from implicit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to explicit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can efficiently improve monitoring level of bank,reduce the emergence of moral hazard.
吴军邹恒甫
关键词:银行存款保险道德风险
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趋势?被引量:27
2014年
世界上大多数股票市场存在着惯性效应(momentum effect),即股票价格变化与半年或一年前的变化趋势一致,但该效应对中国股市并不适用。本文研究短期趋势,基于技术分析工具,第一次证明中国股票市场确实与世界上其他股票市场(例如美国的股票市场)一样存在着趋势。在中国股票市场上,从短期趋势跟踪(trend-following)策略中获得的α收益在经济意义上和统计意义上均显著。研究结果显示,行为金融和不对称信息下的投资理论对中国股票市场的解释,与它们对世界上其他股票市场的解释一样有效。
韩豫峰汪雄剑周国富邹恒甫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