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发生

作品数:84 被引量:455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东省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生物学
  • 21篇农业科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29篇鸟类
  • 10篇群落
  • 7篇湿地
  • 7篇鸟类群落
  • 7篇类群
  • 7篇红树
  • 7篇红树林
  • 6篇鸟类多样性
  • 5篇养殖
  • 5篇饲养
  • 5篇蝌蚪
  • 5篇物种
  • 5篇繁殖
  • 4篇越冬
  • 4篇鸟纲
  • 4篇鸟类调查
  • 4篇雀形目
  • 4篇群落研究
  • 4篇自然保护
  • 4篇自然保护区

机构

  • 53篇华南濒危动物...
  • 27篇广东省昆虫研...
  • 11篇中山大学
  • 6篇东北林业大学
  • 6篇青岛农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海南省林业局
  • 4篇海南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中国科学院华...
  • 3篇广东省科学院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云南大学
  • 2篇上海动物园
  • 2篇国立台湾师范...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香港观鸟会
  • 1篇广东省林业局

作者

  • 83篇邹发生
  • 17篇张强
  • 10篇张敏
  • 9篇洪永密
  • 8篇杨琼芳
  • 8篇宋晓军
  • 6篇崔春月
  • 6篇崔岩
  • 6篇余春胜
  • 6篇陈小凤
  • 6篇陈康
  • 5篇陈桂珠
  • 5篇阳建春
  • 4篇卢学理
  • 4篇黄俊辉
  • 4篇雷富民
  • 4篇吴玉春
  • 3篇史海涛
  • 3篇刘越强
  • 3篇蒋超

传媒

  • 8篇动物学杂志
  • 6篇林业实用技术
  • 5篇Zoolog...
  • 5篇生态学杂志
  • 4篇生物多样性
  • 4篇第十二届全国...
  • 3篇生态科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四川动物
  • 2篇Chines...
  • 2篇中国动物学会...
  • 2篇第六届全国野...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野生动物
  • 1篇动物分类学报
  • 1篇大自然
  • 1篇Curren...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农村生态环境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4篇2013
  • 1篇2012
  • 10篇2011
  • 8篇2010
  • 2篇2009
  • 11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5篇1999
  • 1篇1997
  • 3篇1996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鸟类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被引量:6
2007年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湛江市,分布有全国最大面积的红树林。由于地处西伯利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每年都有大量的候鸟飞经此地。如何保护这些珍贵鸟类及其栖息地是保护区的主要工作之一。本文介绍了湛江红树林保护区鸟类资源的基本情况,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
张苇邹发生戴名扬
关键词:保护区红树林
澳门地区鸟类生境的景观格局被引量:11
2009年
以2006年澳门地区TM遥感图像为主要数据源,在RS、GIS技术支持下,根据与鸟类活动密切相关的生境特征,利用Fragstats 3.3分析生境格局的基本特征和地区差异,讨论了景观的破碎化程度、连通性、景观异质性等对鸟类有重要影响的生境因素。结果显示:澳门的鸟类生境格局在澳门半岛和路氹离岛差异较大,与其城市化的程度有较高的相关性;澳门半岛以建设用地为基底,绿地数量少且破碎,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较低;路氹离岛以林地为基底,中部填海区的建设用地和裸地以大斑块存在,生境类型分布较澳门半岛均匀,连通性较佳,总体鸟类生境格局优于澳门半岛。澳门半岛有鸟类72种,其中陆生鸟类48种、水鸟24种;路氹离岛有鸟类146种,其中陆生鸟类94种、水鸟52种。对鸟类调查数据分析发现,生境格局对于鸟类物种数、多样性和均匀度方面均有一定影响。澳门在珠江口地区候鸟迁徙和湿地保护方面的重要性较高,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应重视提高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保护重要鸟类生境,以适应不同鸟类对各种生境的需求。
张敏邹发生梁冠峰张桂达
关键词:景观指数破碎化连通性景观异质性
雷州半岛红树林湿地鸟类多样性被引量:24
2008年
从2000年5月-2003年11月,调查了雷州半岛红树林湿地鸟类。共记录鸟类133种,水鸟和迁徙鸟分别占总记录鸟类数量的81.7%和70.4%。分别有9种、2种、16种和12种鸟被列为中国红皮书保护种、IUCN保护种、CITES保护种和中国国家Ⅱ级保护种;还有63种被列为中日候鸟协定保护种、32种被列为中澳候鸟协定保护种。不同调查地点,鸟类的种类和数量相差较大,高桥鸟类最丰富,记录到83种鸟;五里鸟类种类最少,仅记录到40种鸟,各地鸟类种的相似性很低。环颈鸻(Charadrius alexandrinus)、白腰杓鹬(Nume-nius arquata)和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在雷州半岛的种群数量达到国际重要湿地的标准。雷州半岛鸟类种的丰度和多度季节变化明显,冬季种类多、数量丰富,夏季种类少、数量贫乏。冬季和夏季总的鸟类数量(P=0.043)和水鸟数量(P=0.001)差异明显。保护整个沿海红树林湿地是保护雷州半岛红树林湿地鸟类多样性的关键。
邹发生杨琼芳蔡俊钦John HowesTom Dahmer张苇
关键词:雷州半岛红树林湿地鸟类多样性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与优先性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应用广东省林业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框架,对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有效性进行评分,计算其管理有效性指数值(ME)和管理优先性指数值(MP),并进行排序。结果表明,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机构设置、管护设施、管理制度、经费管理、生态旅游、监督与评估的ME值均为1.00,其管理有效性最高;而宣传教育、权属、规划设计、科研监测和管理队伍的MP值均大于1.00,应优先加强管理。为此,该保护区的主要管理对策应包括打造南岭特色生态文化的实体和网络平台、构建利益协商、共享和监管的长效机制以及建设科研监测的新型台站。
龚粤宁卢学理邹发生陈振明
关键词:管理有效性管理对策
广州市中心城区公园鸟类多样性及季节动态被引量:44
2008年
1999年1月—2000年4月和2006年7月—2007年6月,用路线法对广州市中心城区5个公园的鸟类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64种。暗绿绣眼鸟(Zosterops japonica)、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和夜鹭(Nycticorax nyctinorax)是优势种。留鸟、冬候鸟和夏候鸟分别占鸟类种数的64.1%、26.6%和7.8%。以9月份记录到的鸟种最多(31种)、7月份和11月份记录到的鸟种最少(均为20种)。公园鸟类的平均遇见率为[(65±5)ind./h],3月份鸟的遇见率最高[(98±29)ind./h],1月份鸟的遇见率最低[(35±11)ind./h],但各月鸟类的遇见率无显著性差异(F3,56=1.35,P=0.226)。在4、9和12月,迁徙鸟种类最多,迁徙鸟遇见率季节变化明显(F11,48=3.098,P=0.003)。各公园鸟类的丰度不同,鸟种数与公园总面积显著相关(R=0.905,P=0.035;S=11.02A0.28,S:鸟类种数,A:公园总面积),即鸟种的数量随公园面积的增大而增加。从鸟类多样性保护和城市用地的角度考虑,广州市公园面积在65hm2左右较佳。
李慧洪永密邹发生张强黄俊辉
关键词:鸟类多样性
鸟类繁殖参数的相关分析被引量:3
1994年
收集了国内学者近几十年来对鸟类繁殖生态的研究资料,分析了卵重、卵的长径、卵的短径、孵化期的相互关系。列出8个回归方程,对比以卵重孵化期及以卵的长径和卵的短径求孵化期的准确性。
邹发生
关键词:鸟纲繁殖参数生态学
粤北山区雪蛤养殖场地选择和建设
2008年
对粤北山区开展雪蛤生态养殖方式的场地选择进行了深入分析,继而在选定建设场地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粤北山区雪蛤生态养殖模式的场地建设方法。
崔岩蒋超崔春月邹发生陈小凤
广东鹤山丘陵人工林林下鸟群落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2003年5月到2004年4月,在鹤山人工林中张网6353网小时,捕到林下鸟28种110只,平均网捕率为1.73只/100网h。其中冬候鸟的种类和数量分别占整个网捕鸟种类和数量的42.86%和33.64%。优势种是大山雀(P arusm ajor)、白头鹎(Py cnonotus sinensis)和红胁蓝尾鸲(T arsig er cyanurus)。鹤山20a林龄的人工林林下鸟群落具有:种类和数量贫乏、网捕率低、画眉科的鸟少等特点。林下鸟群落的种类、数量、组成和网捕率与植被有关,相思林种类最丰富、网捕率最高;针叶林种类最少、网捕率最低;4种植被类型中林下鸟种类和网捕率大小排序是:相思林>荷木林>桉树林>针叶林。相思林与荷木林有最大的种的相似性(0.43)、而相思林与针叶林种的相似性最小(0.20)。林下鸟丰度和网捕率均存在季节变化,冬季种类最丰富、春季次之、而夏季和秋季种类最少。在针叶林(F3,44=4.514,p<0.01)和荷木林中(F3,44=4.449,p<0.01),林下鸟的网捕率有极显著的季节变化,冬季的网捕率最高、夏季的网捕率最低;而在相思林(F3,44=1.893,p>0.05)和桉树林中(F3,44=1.212,p>0.05),林下鸟的网捕率季节差异不显著。
邹发生杨琼芳
关键词:人工林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森林中几种雀形目鸟的移动被引量:4
2005年
从 2 0 0 0年 5月— 2 0 0 2年 3月 ,用网捕 -环志法和固定样点法研究海南岛尖峰岭几种雀形目鸟的移动和行为。共调查样点 4 89个 ,记录到鸟类 137种。张网 6 4 2 6网小时 ,环志 4 1种 4 2 8只鸟。 8种 2 9只鸟被回收 32次 ,总回收率为 7 5 %。棕颈钩嘴鹛 (Pomatorhinusruficollis)、灰眶雀鹛 (Alcippemorrisonia)等 6种鸟活动高度多在 3m以下 ;白喉冠鹎 (Alophoixuspallidus)在 3 1~ 10 0m活动最频繁 ;银胸丝冠鸟 (Serilophuslu natus)活动高度在 3m以上。灰眶雀鹛的个体移动距离最大 ,为 115 0m ;银胸丝冠鸟平均移动距离最长 ,为6 5 0m。尖峰岭热带森林林下鸟以食虫鸟为主 ,食虫鸟移动的平均距离为 4 4 2 3m (n =2 7) ;而白喉冠鹎等食果鸟大多在环志点附近活动。鸟类移动的平均距离与植被类型有关 :在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中的移动距离最大 ,为 6 86 5m (n =13) ;在热带常绿季雨林中的移动距离最小 ,为 89 6m (n =5 ) ;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F3 ,2 8=5 0 5 ,P <0 0 1)。鸟类移动的平均距离与翅长显著相关 (r =0 84 ,P <0 0 5 ) ,但与体重相关不显著(r=0 79,P >0 0 5 )。尖峰岭热带森林林下食虫鸟的活动范围较大 ,要保护好海南岛热带森林林下鸟 ,保存海南岛连片的大面积森林非常重要。
邹发生陈桂珠郭宁
关键词:雀形目
鸟蛋如何呼吸
1994年
鸟类的胚胎发育在蛋壳内进行。胚胎在发育过程中需要进行呼吸,它是如何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下面让我们先来看看蛋的结构,再来谈胚胎的呼吸。鸟类的蛋(如图),是由外壳、外壳膜、内壳膜、蛋内容物四部分组成。在蛋的大头(钝端)的外壳膜与内壳膜之间有一个气室,内含氧、二氧化碳等气体。在发育过程中,内壳膜内的胚胎又有绒毛尿囊膜与内壳膜相连,而绒毛尿囊是鸟胚的呼吸器官,其上分布着许多毛细血管。
邹发生
关键词:鸟纲鸟蛋胚胎发育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