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英梅

作品数:168 被引量:812H指数:17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2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3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0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4篇包虫
  • 93篇包虫病
  • 93篇虫病
  • 35篇泡型
  • 35篇泡型包虫病
  • 35篇棘球蚴
  • 34篇手术
  • 33篇囊型包虫病
  • 33篇肝泡型包虫病
  • 29篇棘球蚴病
  • 28篇肝囊型包虫病
  • 20篇切除
  • 19篇肝移植
  • 16篇外科
  • 15篇切除术
  • 15篇自体
  • 13篇胆道
  • 10篇疗效
  • 10篇肝包虫
  • 8篇术后

机构

  • 164篇新疆医科大学...
  • 16篇新疆医科大学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新疆伊犁州友...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天津市南开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67篇邵英梅
  • 119篇温浩
  • 61篇吐尔干艾力·...
  • 44篇赵晋明
  • 42篇蒋铁民
  • 40篇冉博
  • 27篇张瑞青
  • 22篇李海涛
  • 18篇吐尔干艾力
  • 16篇张金辉
  • 15篇郭强
  • 14篇林仁勇
  • 13篇张新峰
  • 12篇吐尔干·艾力
  • 11篇李涛
  • 10篇季学闻
  • 10篇郭敏
  • 10篇阿依甫汗·阿...
  • 8篇白磊
  • 7篇栾梅香

传媒

  • 18篇中华肝胆外科...
  • 1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0篇中华普通外科...
  • 9篇中华消化外科...
  • 5篇新疆医学
  • 4篇医学综述
  • 4篇临床肝胆病杂...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中国寄生虫学...
  • 4篇中国病原生物...
  • 3篇肝胆外科杂志
  • 3篇继续医学教育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中华普外科手...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地方病通报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中国病案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15篇2021
  • 12篇2020
  • 11篇2019
  • 3篇2018
  • 11篇2017
  • 10篇2016
  • 14篇2015
  • 17篇2014
  • 13篇2013
  • 3篇2012
  • 16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1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孢霉素A和阿苯哒唑脂质体在大鼠体内代谢的相互影响
2004年
目的探讨环孢霉素(CsA)与阿苯哒唑脂质体(L-ABZ)在Wistar大鼠体内代谢的相互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单用CsA或L-ABZ,以及CsA与L-ABZ联合用药后血中阿苯哒唑及代谢产物砜和亚砜的浓度和CsA的血药浓度测定。结果1.CsA与L-ABZ在代谢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影响。2.L-ABZ与CsA联合用药后,ABZ、ABZSX和ABZSN在体内的消除半衰期、平均驻留时间延长,清除率下降。3.CsA组、CsA+L-ABZ组单次服用CsA后,两组之间CsA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经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连续给药3d后的CsA血药浓度,CsA组、CsA+L-ABZ组联合用药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CsA与L-ABZ在代谢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影响。
邵英梅赵晋明王建华林筱琦温浩陈实
关键词:CSA代谢药代动力学
血管结扎装置和血管结扎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手术耗材技术领域,是一种血管结扎装置和血管结扎方法,前者包括施夹器本体、结扎夹、安装座、牵引臂、牵引凸块、牵引组件、收紧块、收紧凸块和收紧组件,施夹器本体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和底板;后者包括步骤如下:(1)将...
温浩王宗鼎吐尔干艾力·阿吉邵英梅蒋铁民张瑞青
离体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术治疗终末期肝多房棘球蚴病的住院医疗费用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收集2010-2018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终末期肝多房棘球蚴病实施离体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术(ELRA)治疗的患者人口学信息和相关临床病历资料数据,根据ELRA术前是否接受相应的诊疗分为6个组,无相关病史(A组)、抗虫化疗史(B组)、抗虫化疗+药物保肝史(C组)、穿刺或内镜减黄+药物保肝史(D组)、肝血管介入治疗+抗虫化疗史(E组)、肝切除+抗虫化疗史(F组)。采用Mann-Whinty检验比较分析各组之间医疗费用差异。共82例患者接受ELRA手术,男、女性别比为39:43,平均年龄(36.1±11.8)岁,主要民族有藏族、哈萨克族和汉族,患者主要来自新疆、西藏和四川。肝多房棘球蚴病患者接受ELRA治疗的医疗费用主要包括西药费、检查类费、材料费、手术费和特殊材料费等。82例患者平均总费用为(241 155.0±119 746.5)元,其中西药费占比最高(41.1%),其次是检查费(15.7%)、材料费(13.4%)、手术费(9.6%)、特殊材料费(7.5%)。C、D组总费用高于其他4组(P<0.01);西药费、检查费、护理费和治疗费C、D组高于其他4组(P<0.05);特殊材料费、血费、抢救费和床位费C、D组高于A组(P<0.05)。术前无相关病史者总体费用和各项费用均比有其他相关病史者低;术前有黄疸/肝功能不全因素可增加总体费用及大部分子项费用。
喀斯木·艾海提阿卜杜萨拉木·艾尼吐尔干艾力·阿吉邵英梅张瑞青张瑞青蒋铁民蒋铁民冉博米尔阿迪力·艾尔肯温浩
关键词:住院费用
肝泡型包虫病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肝泡型包虫病不同手术方式及穿刺治疗的疗效,为今后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39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及穿刺治疗分为根治性手术组66例(包括自体肝移植患...
蒋铁民张瑞青吐尔干艾力冉博邵英梅
109例肝囊型包虫病破入腹腔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肝囊型包虫病破入腹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09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9例肝囊型包虫病破入腹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流行病学史、典型临床表现、典型影像学特征和血清免疫学检查结果进行诊断。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108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传统组(传统内囊摘除,67例)和改良组(改良内囊摘除,4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带管引流时间、术后残腔并发症、胸腔积液、包虫原位复发、腹腔播散种植、死亡等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超声、CT、MRI检查确诊率分别为93%(101/109)、99%(70/71)、7/7;血清免疫学检查阳性率为100%(61/61)。109例肝囊型包虫病破入腹腔患者中,1例因过敏性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生存。传统组和改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2±0.3)h、(104.0±11.5)ml和(3.3±0.4)h、(110.0±23.8)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74,-1.758,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带管引流时间分别为(15.3±4.3)d、(28.0±4.6)d和(9.3±1.2)d、(7.6±0.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28,28.088,P〈0.05)。传统组患者术后残腔积液、残腔感染、胆汁漏、包虫原位复发、腹腔播散种植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改良组(X^2=4.335,3.888,5.691,4.581,10.153,P〈0.05)。确诊包虫原位复发或严重并发症再次手术患者2l例。结论流行病学史、典型临床表现、典型影像学特征和血清免疫学检查对于肝囊型包虫病破人腹腔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改良内囊摘除术+高渗盐水反复冲洗腹腔+术后正规服用抗包虫药物是目前肝囊型包虫病破入腹
吐尔干艾力·阿吉邵英梅蒋铁民戴季彭冉博温浩
关键词:肝囊型包虫病
一种肝两型包虫病辅助诊断试剂盒放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肝两型包虫病辅助诊断试剂盒放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试剂盒、底部固定架、放置架和散热管,所述试剂盒底部内壁通过卡接固定连接有底部固定架,所述底部固定架顶部中央通过卡接固定连接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顶部通过...
伊力亚尔·夏合丁邵英梅吐尔干艾力·阿吉蒋铁民冉博郭强张瑞青乔炳璋
文献传递
肝包虫破入胆道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7
2007年
目的探讨肝包虫破入胆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32例肝包虫破入胆道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诊断、外科手术处理、术后并发症及病理特点。结果核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对高度可疑肝包虫破入胆道病例是准确、无创、有效的诊断方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有确诊意义;31例施行肝包虫内囊摘除及残腔引流,其中30例胆总管探查"T"型管引流术,1例Roux-en-Y胆总管空肠吻合术,视术中是否缝合胆瘘口而分缝合组和未缝合组,缝合组14例中2例出现术后残腔胆瘘,而未缝合组17例中出现8例。缝合组平均住院11 d(9~13 d),未缝合组18 d (14~27 d)(P<0.05);1例在外院施行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后出现严重残腔胆瘘病人施行ERCP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清理胆道引流术。结论MRCP对肝囊型包虫破入胆道病人具有诊断准确和无创等优点,ERCP不仅对肝包虫破入胆道有确诊意义,而且又可对该病术后并发症实施有效的治疗。根据本组临床治疗观察认为缝合胆瘘,胆总管减压是治疗肝包虫破入胆道的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方法,而术中胆道造影是发现胆瘘口的有效手段。
吐尔干艾力邵英梅赵晋明李海涛温浩
关键词:破入胆道
根治性及准根治性手术治疗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被引量:33
2011年
目的比较根治性及准根治性手术治疗侵犯肝周重要血管及脏器的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1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对重要血管行重建修补,将患者分为根治性手术组(13例)和准根治性手术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病灶复发及转移、胸腔及腹腔积液、胆道并发症及死亡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根治性手术组和准根治性手术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病灶复发及转移、梗阻性黄疸和远期死亡例数分别为(326±115)ml、(22±18)d、0、0、0例和(24±20)rnl、(15±12)d、10、10、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1,1.47,X^2=4.36,4.36,4.36,P〈0.05)。根治性手术组和准根治性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胸腔及腹腔积液、术后胆汁漏、胆管炎及围手术期死亡例数分别为(407±146)min、4、0、1、1例和(263±93)min、2、2、2、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81,X^2=2.30,0.04,0.34,0.04,P〉0.05)。结论根治性手术是重要血管受侵犯但经修整后可达到重建条件的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准根治性手术有避免伤及大血管,手术风险相对较小的优点。
邵英梅蒋铁民吐尔干艾力·阿吉冉博温浩
关键词:肝泡型包虫病肝切除术手术治疗
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至201O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行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无肝期、术中红细胞悬液输注量、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8例患者中位手术时间为635min(490-760min),中位无肝期为66min(44~240min),术中红细胞悬液输注量中位数为20u(4~40U)。1例行抢救性经典原位肝移植的患者因严重的肝性脑病、肾功能衰竭和凝血功能障碍于术后1d死亡,其余7例患者手术成功。术后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3-29个月)。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3、5、6个月因胆源性脓毒血症、胆道铸型、急性排斥反应等并发症死亡。1例患者术后发生胆管吻合口狭窄,行胆肠吻合后痊愈;1例患者左肺转移灶明显缩小和稳定;1例患者术后发生胆管吻合口漏经治疗后痊愈;1例行左半健侧肝脏自体移植的患者,健康生存。结论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是肝移植的适应证。低剂量免疫抑制剂和术后长期服用抗包虫药物是预防术后肝泡型包虫病复发和转移的关键。自体肝移植术后因无需免疫抑制剂治疗,是治疗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的理想术式。
季学闻张金辉赵晋明邰沁文邵英梅吐尔干艾力·阿吉李涛温浩
关键词:肝泡型包虫病肝移植原位肝移植自体
LCBDE+LC与ERCP/EST+LC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4
2017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LCBDE)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LC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2例行LC+LCBDE(A组),72例行ERCP/EST+LC(B组)。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44例患者中,A组平均住院费用[(19600±1521)元比(23931±1629)元(P=0.008)]、平均住院时间[(10.254-1.26)d比(14.25±1.50)d(P=0.006)]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B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LCBDE一期缝合在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较ERCP/EST+LC更具有优势。并且能够保留乳头功能,因此对于合适病例Lc+LCBDE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蒋铁民郭强邵英梅吐尔干艾力·阿吉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括约肌切开术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