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炳军

作品数:101 被引量:134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6篇文学
  • 14篇历史地理
  • 4篇文化科学
  • 4篇语言文字
  • 3篇政治法律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0篇春秋
  • 26篇春秋时期
  • 25篇诗经
  • 20篇诗歌
  • 18篇文学
  • 15篇考论
  • 12篇作家
  • 12篇作家群
  • 12篇作家群体
  • 10篇文化
  • 9篇族属
  • 9篇二王
  • 9篇《诗经》
  • 9篇并立
  • 8篇时世
  • 8篇事略
  • 8篇文学创作
  • 7篇政治
  • 7篇诗歌创作
  • 7篇文学创作研究

机构

  • 80篇上海大学
  • 10篇南京师范大学
  • 5篇西北师范大学
  • 4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98篇邵炳军
  • 4篇郝建杰
  • 2篇路艳艳
  • 2篇杨秀礼
  • 2篇张静
  • 1篇周晓涛
  • 1篇田永涛
  • 1篇王精明
  • 1篇赖旭辉
  • 1篇闫向昆
  • 1篇赵逵夫
  • 1篇宋健
  • 1篇王建军
  • 1篇叶小平
  • 1篇孙文芳
  • 1篇刘挺颂
  • 1篇孔庆文
  • 1篇谢德胜
  • 1篇黄刚

传媒

  • 8篇中州学刊
  • 7篇上海大学学报...
  • 5篇诗经研究丛刊
  • 4篇广东社会科学
  • 4篇河北师范大学...
  • 4篇甘肃高师学报
  • 3篇江海学刊
  • 3篇西北师大学报...
  • 2篇南京师大学报...
  • 2篇信阳师范学院...
  • 2篇中国文化研究
  • 2篇唐都学刊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解放军艺术学...
  • 1篇文学遗产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文献
  • 1篇史学集刊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晋阳学刊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3
  • 6篇2012
  • 10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 4篇2003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鲁颂·閟宫》之作者、诗旨、作时补证
《诗·鲁颂·閟宫》当为僖公时奚斯所作,全诗皆颂美之意——极力歌颂僖公兴祖业、复疆土、建新庙之功德,其所写尝祭、禘祭仪式即为僖公会八国之师伐楚凯旋而归后所举行之祭礼,故《閟宫》当作于僖公四年(前656年)。
邵炳军
关键词:诗旨
商周时期图腾崇拜文化变迁与鸟禽类意象群的演化
2024年
商周时期的诗人们将远古时代神鸟图腾物中的祖先神之象、物候之象、司马之象、礼仪之象、凶猛之象、阳刚之象、慈祥之象、怪鸟之象、益鸟之象等意象原型,逐渐转换成为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婚恋之象、贤者之象、政治生态环境之象、社会生活现象之象;同时,他们以“鸒”自由求食之象来象征太子宜臼被废嫡而失位,以捕“雉”之象来象征小人得志而君子罹祸。这些鸟禽类意象以图腾崇拜为前提,原始象征意义变得隐蔽,习惯性联想形式成为显性因素,从而显示出由图腾对象到占卜形式,再到民俗物候乃至审美意义动态变化的发展链条。由于鸟禽意象中融入了作者对自然观察的感受,展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与政治生态环境,使原始兴象所体现的习惯性联想与象征之间具有更多的相似点。诗人们以此来建立意义与兴象之间的多种关联,自然表现出多种象征意蕴,让读者产生一种感官愉悦之美、心灵愉悦之美与时空意识之美。
邵炳军谷文虎
关键词:商周时期图腾崇拜文化变迁
周大夫凡伯《瞻卬》创作时世考论被引量:1
2002年
从诗歌文本入手,通过对诗歌所描写的亡国之象、宗族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哲夫”与“哲妇”为周幽王及其宠妃 褒姒及周幽王友戎狄、仇诸侯等问题的分析,并以《瞻卬》与《召旻》两诗所反映 的社会现实不同为佐证,详细论证了《瞻卬》一诗的具体创作年代为骊山之难、西周覆灭后 ,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前,即周平王元年(前770年)顷;而《板》与《召旻》才是周幽王九年( 前773年)至十一年(前771年)之间的作品。
邵炳军
关键词:古代文学研究周朝文本批评
关于《春秋文学编年史》研究的思考被引量:1
1999年
周平王元年(前770年)至周定王十六年(前453年)凡317年期间的重要历史事件、诗歌和散文作品、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文学现象及文学活动等,均应作为《春秋文学编年史》所应涉及的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为了更好地体现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展示中国春秋时期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必须将传统的研究方法和现代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使春秋文学研究达到客观性、真实性和理论性、科学性的完美统一。
邵炳军
关键词:春秋时期文学史编年体
春秋时期楚国世族作家群体考略
2013年
春秋时期,楚国存在一个比较大的世族作家群体。其中,楚伍氏为熊氏分枝,春秋时期世系为:伍参→伍举→伍奢、椒鸣,伍奢→伍尚、伍员;楚观氏为夏禹之孙、帝启庶子五观后裔,出于观丁父,春秋时期世系为:观丁父……观起→观从→观瞻……观射父;桀氏为夏禹之子帝启后裔,春秋时期世系未详;陆氏为熊氏之别,春秋时期世系未详。伍氏、陆氏二族为楚公族,观氏、桀氏二族皆为楚公室异姓贵族。其中,有传世文学作品者为伍参、伍举、伍尚、伍员、观射父、观瞻、桀溺、陆通,伍参、伍举、伍尚、伍员、陆通五子皆属楚公族作家群体,观射父、观瞻、桀溺三子可称之为楚公室异姓贵族作家群体。
邵炳军
关键词:春秋时期文学创作
祝融、蚩尤、三苗种族概念关系发微被引量:4
2008年
祝融、蚩尤、三苗为三个意义部分重合的兼容性种族概念:"祝融"为该部落集团及其首领最早称谓,"祝融"别称"蚩尤"则为祝融八姓支族东迁后与土著蚩尤部落融合形成的新东夷部族集团以后称谓,"三苗"为"祝融"与"蚩尤"融合形成的新东夷部族集团支族南迁后别称。
邵炳军杨秀礼
关键词:中国史民族史
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及应用
叶小平邵炳军莫超戴莉王亦达等
应依据词的语法功能范畴、功能类别,构拟出“词-实词(部类)-形容词(基本类)”词类系统及其多质多元结构的下位次类。现代汉语形容词性句子在语义结构中表现为一种描写性语义关系,其语义选择应遵循“合理”原则。充当定语、谓语、状...
关键词:
关键词:现代汉语形容词
《诗·唐风·绸缪》诗旨补证被引量:6
2007年
《诗.唐风.绸缪》一诗,所谓“束薪”、“束刍”、“束楚”实际上反映了上古婚姻的“亲迎”之礼和“燎炬”之俗。所谓“三星”即“参宿”,为晋人观天象以计时序之辰星,诗人正是通过“三星”星光映地位置由东向西之变,表示时间由黄昏而深夜之移,极力渲染“闹新房”场面之盛。《绸缪》首章为女性伴舞之女声部合唱的“戏新妇”之辞,次章为男女集体伴舞之男女二声部大合唱的“戏新夫妇”之辞,卒章为男性伴舞之男声部合唱的“戏新夫”之辞,全诗构成了一部多声部、多角色的爱情交响曲,成为后世“闹新房”诗歌之祖。
邵炳军郝建杰
关键词:诗经唐风绸缪主题
春秋时期作家群体阶层分布及其分析
本文介绍了春秋时期作家群体阶级结构的六个社会阶层周王、国君、卿、大夫、士及平民的分布基本状况,分析了“卿事寮”与“太史寮”两大官署作家群体及“士”作家群体。
邵炳军
关键词:作家群体社会阶层春秋时期
文献传递
《诗·唐风·蟋蟀》“蟋蟀”意象及其文化内涵探幽
周代人朴素阴阳观、神秘天人观的哲学思想对《蟋蟀》“蟋蟀”意象的营造产生了根本性影响,岁末腊祭礼的狂欢活动及祭鬼神和正齿位的仪式给蟋蟀铸入了及时行乐和生命忧思的文化心理内涵。文化环境催生了蟋蟀意象,这一意象对后世的文学产生...
邵炳军郝建杰
关键词:《蟋蟀》文化内涵诗歌艺术文学意象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