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中军

作品数:106 被引量:436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4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8篇肝炎
  • 38篇病毒
  • 24篇肝炎病毒
  • 23篇乙型
  • 19篇乙型肝炎
  • 14篇乙肝
  • 14篇乙型肝炎病毒
  • 14篇宫内
  • 13篇宫内感染
  • 10篇细胞
  • 9篇通脉
  • 9篇芪丹通脉片
  • 9篇免疫
  • 8篇蛋白
  • 8篇心肌
  • 8篇疫苗
  • 7篇流行病
  • 7篇流行病学
  • 7篇HBV宫内感...
  • 6篇表面抗原

机构

  • 98篇第四军医大学
  • 40篇第四军医大学...
  • 14篇复旦大学
  • 5篇武威市疾病预...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空军军医大学...
  • 2篇渭南职业技术...
  • 2篇新乡医学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成都军区总医...
  • 2篇大同市疾病预...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陕西省疾病预...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45...
  • 1篇南京陆军指挥...
  • 1篇新疆军区疾病...

作者

  • 106篇邵中军
  • 40篇闫永平
  • 31篇徐德忠
  • 31篇李晶华
  • 28篇张景霞
  • 27篇门可
  • 17篇张磊
  • 15篇王安辉
  • 14篇王宗仁
  • 14篇马静
  • 12篇姜庆五
  • 12篇张磊
  • 9篇吉兆华
  • 8篇肖铁卉
  • 7篇王波
  • 7篇熊成龙
  • 7篇邵晨
  • 7篇龙泳
  • 7篇崔恒春
  • 7篇柯涛

传媒

  • 13篇第四军医大学...
  • 8篇中华疾病控制...
  • 6篇中国公共卫生
  • 6篇现代生物医学...
  • 5篇疾病控制杂志
  • 4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西北医学教育
  • 3篇解放军预防医...
  • 3篇武警医学
  • 2篇河北医学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心脏杂志
  • 2篇中草药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年份

  • 2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14篇2009
  • 8篇2008
  • 12篇2007
  • 9篇2006
  • 7篇2005
  • 5篇2004
  • 8篇2003
  • 3篇2001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同市2005~2015年布鲁杆菌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细菌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本研究通过对2005~2015大同市上报布鲁杆菌病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当地布病的针对性防控工作提供科学数据支持。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来源病例资料来源于疫情资料数据来源于大同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05~2015年网络直报数据。
马文涛李雪张康军刘昆邵中军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变态反应性疾病人口学资料
西部地区业务再培训医务人员中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了解来自西部地区医院业务再培训的医务人员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掌握医务人员对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需求,为在医务人员中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以提高职业防护能力。方法对282名来自西部地区各医院业务再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AIDS知识和态度调查。结果医务人员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整体较高,仅1.42%的被调查人员认为看起来健康的人不会携带艾滋病病毒,但是对AIDS诊断治疗及职业防护方面的知识掌握相对较差。36.17%的医务人员既往接受过AIDS专门培训,97.52%的医务人员有接受AIDS相关知识培训需求和意愿;大多数医务人员对PLWHA持同情和理解态度,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医务人员持恐惧回避态度;77.66%的医务人员表示"不愿意"去治疗或护理PLWHA的医院或科室工作;91.13%的医务人员认为自己有"职业感染HIV的危险"。结论西部地区医务人员对PLWHA持有一定的歧视态度,而且存在有恐惧和对职业暴露感染HIV风险的担忧。因此,医务人员的AIDS相关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开展针对性AIDS防治知识的专门培训。
张磊李晶华张维璐王波卢娟邵中军苏海霞张景霞邵晨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医务人员健康知识,态度,实践
某高职院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知晓情况调查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了解学生艾滋病态度与知识需求及知晓情况,为今后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高职学院550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并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所调查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总体偏低,年龄、民族、居住地、婚姻状况,艾滋病相关态度等为其影响因素。艾滋病知识需求量还很大,艾滋病知识获得途径和期望途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高职学院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大众传媒、报刊书籍与免费宣传资料依然是期望值较高的艾滋病知识获得途径。
马淑红邵中军
关键词:艾滋病知识
震后灾区卫生防疫调查和评估方法探讨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卫生防疫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重要。及时、定期对震后灾区的卫生防疫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可以为卫生防疫力量的合理分配提供参考依据,为灾区的消毒和杀虫工作有针对性的实施和顺利展开提供宝贵资料...
闫永平王安辉门可王波邵中军张磊承海王志忠柯涛
关键词:环境消毒
文献传递
河南省9株狂犬病毒的N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分析河南省9株狂犬病毒的核蛋白基因序列,探讨狂犬病毒流行株毒力与致病性的可能变异。方法以RT-nested-PCR扩增9株2006年12月分离于河南省信阳市的狂犬病毒街株,经纯化、克隆、测序后获得9条N基因全长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N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9株狂犬病毒核蛋白在核苷酸及氨基酸水平上彼此的同源性分别为97.5%~99.3%和98.4%~99.8%;病毒与CTN疫苗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88.9%~90.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6%~98.0%;与其他疫苗株相比,9株病毒与其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范围分别为84.4%~87.9%和94.2%~97.3%;与已知的基因1型狂犬病毒比较,9株病毒核蛋白氨基酸序列发生了若干位点的取代。结论9株河南省狂犬病毒流行株均属基因1型,其核蛋白在基因的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水平上均有变异,这些变异可能影响疫苗对流行株所致狂犬病的保护效果。
熊成龙邵中军郑刚居丽雯周联娣姜庆五
关键词:狂犬病毒N基因
HBIG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评价HBsAg阳性母亲孕晚期肌注HBIG(乙肝免疫球蛋白)及婴儿出生后HBIG联合乙肝疫苗对HBV母婴传播及慢性化阻断的效果.方法:历史对照组只对婴儿进行乙肝疫苗的全程免疫;HBIG组母亲孕晚期3mo每月肌注200u的HBIG;婴儿出生时、半月龄时分别肌注200u的HBIG,并常规接种乙肝疫苗.随访两组婴儿HBsAg变化情况,采用历史对照临床试验评价母亲及新生儿注射HBIG对HBV母婴传播及慢性化的阻断效果.结果:历史对照组HBV宫内感染率5.34%,随访时婴儿HBsAg转阳率5.15%,HBV感染慢性化率87.5%;HBIG组分别为5.26%,0,18.18%.经统计学检验,两组HBV宫内感染率无显著差异(P=1.000),但婴儿HBsAg转阳率及HBV感染慢性化率具有显著差异(P分别为0.019,0.001).结论:母亲孕晚期注射HBIG对阻断HBV宫内传播效果不明显;母亲及新生儿注射HBIG可显著提高乙肝疫苗对婴儿出生后HBsAg阳转及HBV感染慢性化的阻断效果.
崔恒春闫永平邵中军徐德忠门可徐剑秋李军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免疫球蛋白类
复方中药芪丹通脉片治疗高脂血症的随机对照试验
2009年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芪丹通脉片(QDTMT)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社区高脂血症235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单盲设计临床试验。将入选对象随机分为QDTMT组、血脂康组和安慰剂组。分别采集研究对象试验前、后外周血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分析QDTMT对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安慰组相比,QDTMT、血脂康能降低TC和TG,升高HDL-C含量(均P<0.05);QDTMT与血脂康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QDTMT治疗高脂血症有效,其疗效与血脂康无显著差异。
李晶华邵中军王宗仁马静肖铁卉
关键词:芪丹通脉片随机对照试验高脂血症
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血清感染胎盘滋养层细胞的体外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提供血清中的HBV病毒能进入体外培养的滋养层细胞(HPT-8)的依据。方法用HBV阳性血清体外感染HPT-848h,设感染组和对照组。ELSI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HBeAg,PCR检测细胞培养上清和细胞中HBVDNA,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中HBsAg、HBcAg,免疫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HBVDNA的含量。结果ELISA检测PBS洗8次后第1、2代感染细胞的培养上清的HBsAg、HBeAg均呈阳性;PCR在感染细胞第1、2代的培养上清中检测到HBVDNA特异的片断;第1、2代感染细胞中检测出了rcDNA,第1代感染细胞中检测出了cccDNA;免疫组化检测感染组第2代细胞中HBsAg阳性;荧光定量PCR检测感染细胞第1、2代培养上清中HBVDNA的滴度分别为8×104拷贝/ml和4.6×103拷贝/ml,第3代<103拷贝/ml。结论血清中的HBV病毒能进入HPT-8,但在HPT-8内很难复制、繁殖。
张磊邵晨王安辉门可张景霞邵中军闫永平徐德忠许文娟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滋养层胎盘
河南省8株狂犬病毒磷蛋白基质蛋白基因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分析河南省8株狂犬病毒磷蛋白P及基质蛋白M的基因序列,探讨狂犬病毒流行株毒力与致病性变异的可能原因。方法以免疫荧光法检测2006年采自河南省的121份犬脑,取阳性犬脑组织悬液接种鼠脑分离病毒,以RT-nest-edPCR法扩增病毒P与M基因,克隆测序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分离到8株狂犬病毒,序列分析表明8株病毒均为基因1型狂犬病毒,8株病毒彼此之间P基因与M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为98.9%~99.8%,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0%~99.3%和97.0%~99.5%。8株病毒与我国宁夏分离株CNX8511、CNX8601的同源性最高,P基因与M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9.1%~89.7%和91.1%~92.0%,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3.3%~94.3%和96.6%~98.0%。在核苷酸及氨基酸水平上,8株病毒与CTN疫苗株的P与M同源性均明显高于与其它疫苗株的相应同源性。系统发育分析表明,8株病毒与我国宁夏街毒株、CTN疫苗株、泰国及菲律宾等东南亚株进化关系最近,而与CTN以外的其它疫苗株、标准攻击毒CVS株,以及我国80年代初分离的DRV、MRV株进化关系较远。氨基酸对位分析表明,较之参比的其它基因1型毒株,河南省8株狂犬病毒的P与M出现多处变异。结论8株狂犬病毒仍属基因1型狂犬病毒,但其P基因及M基因在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水平上均出现了明显变异。
熊成龙邵中军魏纪东居丽雯周联娣姜庆五
关键词:狂犬病毒P基因M基因
抗癫痫肽/GST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蛋白表达
2007年
目的构建抗癫痫肽(anti-epilepsy peptide,AEP)/GST融合表达载体,原核表达GST-AEP融合蛋白。方法从克隆载体质粒pGEM-T/AEP中双酶切,得到AEP片段;通过中间载体puc18,转换酶位点;最后将AEP基因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4T-1质粒中,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GEX-4T-1/AEP;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获得GST-AEP融合蛋白;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确定蛋白质高表达条件;超声裂解法鉴定蛋白质可容性;凝胶薄层扫描确定蛋白质相对表达量。结果经酶切鉴定、测序证明,AEP基因已正确插入到pGEX-4T-1中,经IPTG诱导后,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6 000的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约占总蛋白质的70%左右。结论pGEX-4T-1/AEP载体构建成功,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
张德安王宗仁高碧峰邵中军李晶华马静
关键词:GST融合蛋白原核表达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