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新
- 作品数:50 被引量:198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对湖北大洪山地区一套紫红色砂-砾岩系沉积年代的再认识--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5
- 2016年
- 湖北大洪山地区花山群六房咀组之上不整合覆盖了一套紫红色砂-砾岩。这套岩石的沉积时代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是南华纪早期;另一种观点认为是晚侏罗世。利用LA-ICP-MS分析技术,对这套碎屑沉积岩进行了碎屑锆石U-Pb测年,获得有效年龄数据125组,年龄值变化范围较大(3223~771Ma),主要集中于新太古代末—古元古代早期(约2500Ma)、古元古代(约2000Ma)和新元古代(约800Ma)3个时间段。对比鄂东南地区和三峡地区莲沱组岩石学特征和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认为其具有相似的物源,这套岩系沉积时代应该为南华纪早期而非晚侏罗世。综合分析扬子地块的前寒武纪年龄,认为扬子地块可能存在大量未岀露的新太古代末—古元古代早期(约2500Ma)基底,约2500Ma的岩石应该是扬子地块深部基底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子地块存在广泛的古元古代(约2000Ma)岩浆活动,这期岩浆活动可能是Columbia超大陆聚合在扬子地块的响应。新元古代(约800Ma)扬子地块北缘存在Rodinia超大陆裂解同期裂谷,裂谷内基性岩可能为大洪山地区南华纪地层中基性岩砾石的物源。
- 张雄曾佐勋潘黎黎曾智辉彭练红徐大良魏运许刘浩邓新
- 关键词:莲沱组碎屑锆石LA-ICP-MS锆石U-PB年龄扬子地块
- 大别造山带木子店条带状铁建造的形成时代与成因初探
- 2024年
- 大别造山带木子店地区多处出露条带状铁建造(BIF),其形成时代和成因长期以来缺乏有力证据支撑。在对木子店地区王家畈、柳子冲木子店岩组剖面开展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采集代表性石榴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和磁铁石英岩样品,进行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探索木子店BIF的形成时代和成因。结果表明,石榴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的成岩年龄分别为(2450±10)Ma、(2469±17)Ma,后者锆石中还记录了(1957±11)Ma的变质年龄;磁铁石英岩样品具有低Al_(2)O_(3)、TiO_(2)、Na_(2)O、K_(2)O,低Zr、Th、Nb、REE和高Y/Ho比值特征,在相关成因判别图解中显示其形成过程中基本无陆源碎屑物质的供给,而有高温热液的参与。结合前人资料认为木子店BIF形成于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早期,基本不含陆缘碎屑物质、有高温热液参与的含铁化学沉积作用之下,属典型的阿尔戈马型BIF。
- 黎方云张欣费雯丽郭盼罗华万俊刘成新孔令耀邓新
- 关键词:条带状铁建造锆石U-PB年龄大别造山带
- 西大别南缘印支期吕王-高桥-永佳河构造混杂岩带的厘定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3
- 2021年
- 在西大别造山带的区调工作中,新识别出一系列中元古代末-新元古代的岩石-构造单元,它们沿着吕王-高桥-永佳河一线展布,并构成一条NNW-SEE向展布的构造混杂岩带.该混杂岩带主要由超镁铁质-镁铁质岩、硅泥质岩、石英质岩、大理岩、含碳陆源碎屑岩、双峰式火山岩以及卷入其中的榴辉岩等多种变质岩块(片)共同组成,并赋存于一套遭受了强烈剪切变形的泥质片岩之中.混杂岩带内各岩块(片)的原岩年龄跨度较大(>4亿年),分别集中在1 200~1 100 Ma和800~700 Ma之间.锆石记录的变质年龄和云母的冷却年龄则主要集中在240~200 Ma之间.结合接触关系、岩性组合、年代学及地球化学数据的综合研究认为,混杂岩带的物质来源既包括中元古代末-新元古代早期的弧-弧后盆地系统的沉积岩-火山岩-侵入岩;也包括叠置其上的新元古代中-晚期大陆裂解期的沉积岩-火成岩.这些不同时代、不同性质岩石在三叠纪不同程度地卷入了华南陆块北缘向华北陆块之下的俯冲,而后快速折返,最终沿着区域上折返断裂(桃花-七角山断裂)就位于西大别造山带之中,形成一条包含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三叠纪构造混杂岩带.混杂岩带内新厘定的中元古代末弧-弧后岩浆-沉积事件,可与大洪山-黄陵庙湾同时期的地质事件对比,它们共同揭示扬子北缘曾经存在一条中元古代末-新元古代早期的俯冲岩浆带.
- 徐扬徐扬邓新邓新王令占刘浩张维峰张维峰魏运许彭练红
- 关键词:扬子克拉通北缘构造地质学
- 北大别木子店地区早白垩世辉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构造环境的指示
- 2024年
- 为揭示大别造山带基性岩的成因及构造背景,应用LA-ICP-MS锆石定年和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北大别木子店地区雷家湾辉长岩的成岩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并通过与安徽段基性—超基性岩对比,揭示了大别造山带基性—超基性岩成因和构造环境。结果显示,北大别木子店地区雷家湾辉长岩成岩年龄为122.3±1.0 Ma。雷家湾辉长岩的SiO2含量介于45.00%~50.69%之间,平均值为48.02%;Mg#值变化范围在45.62~53.49之间,平均值为47.86;K2O+Na2O含量变化于4.68%~7.03%之间,平均值为6.31%,属于碱性系列;富集Rb、Ba、K、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亏损Ta、Nb、Zr、Ti等高场强元素(HFSE)和重稀土元素;与安徽段基性—超基性岩具有相似的野外特征和岩石地球化学性质。岩石成因研究显示,雷家湾辉长岩的幔源母岩浆有地壳物质的加入,作用方式应该为源区的混合,地壳物质的加入可能与三叠纪以来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后加厚岩石圈的拆沉作用有关。大别造山带130 Ma左右基性—超基性岩的出现可能暗示构造体制由挤压向伸展转换。
- 万俊孔令耀刘成新杜小锋廖明芳郭盼邓新
- 关键词: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辉长岩北大别
- 北大别白垩纪花岗岩中发现2.65 Ga新太古代继承锆石
- 2022年
- 1研究目的(Objective)太古宙岩石是研究大陆地壳早期形成与演化最重要的载体,在探讨早期地壳物质成分、地壳增生与再造以及早期地球构造体制和板块构造启动时限等方面尤为重要,因此长期以来备受地学界关注。然而,华南板块的太古宙岩石出露较为稀少,目前仅在扬子北缘的崆岭、钟祥、鱼洞子、大别山黄土岭和扬子西南缘地区零星出露。
- 金巍田洋王晶邓新
- 关键词:继承锆石大陆地壳新太古代华南板块地壳物质
- 扬子陆块北缘西大别地区新元古界定远组双峰式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5
- 2021年
- 西大别地区定远组双峰式火山建造主要由流纹岩、流纹质凝灰岩和玄武岩组成,受区域变质作用影响较小,保留了良好的新元古代火山岩构造,成为理解扬子地块北缘大别山地区前寒武纪地质演化的极佳研究对象.为深化理解其成因和动力学背景,对该火山岩系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研究.流纹岩具较高的SiO_(2)(70.06%~75.46%)、总碱(7.13%~7.89%)和Al_(2)O_(3)(12.96%~14.84%)含量,属于过铝质(A/CNK=1.05~1.27)、钙碱性系列,具S型花岗岩的亲缘性.岩石富集轻稀土((La/Yb)_(N)=5.30~19.81),负Eu异常不明显.流纹岩锶同位素初始比值I_(Sr)为0.703 5~0.707 7,钕同位素ε_(Nd)(t)值为-10.6~-6.5,两阶段Nd模式年龄T_(DM2)=1.69~2.00 Ga.其锆石ε_(Hf)(t)值介于-19.2~-7.2,两阶段Hf模式年龄T_(DM2)=1.77~2.59 Ga.玄武岩发育典型的气孔和杏仁构造,SiO2含量为48.26%~51.71%,Mg^(#)值为0.32~0.59,轻稀土元素弱富集((La/Yb)_(N)=3.21~10.23).锶同位素初始比值I_(Sr)为0.706 1~0.708 1,钕同位素εNd(t)值为-6.6~+3.4,单阶段Nd模式年龄T_(DM)=1.44~2.02 Ga.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特征显示,定远组流纹岩起源扬子古老陆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玄武岩原始岩浆可能起源于富集地幔物质的部分熔融.该玄武质岩浆演化过程以分离结晶为主,可能存在少量陆壳物质混染.在陆缘拉张背景下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热的基性母岩浆,其底侵或上侵使得地壳岩石部分熔融,产生酸性岩浆,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交替喷出形成了定远组双峰式火山岩系.扬子地块北缘大别地区新元古代中期(740 Ma左右)岩石圈地幔表现为富集特征,并处于岩石圈持续伸展的动力学背景.
- 朱江朱江邱啸飞张海军吴越邓新
- 关键词:火山岩岩石成因SR-ND-HF同位素岩石圈地幔
- 扬子北缘京山-钟祥地区下奥陶统地层序列及其区域对比被引量:1
- 2021年
- 湖北京山-钟祥一带的下奥陶统特征与毗邻的峡东及随南地区存在明显差异,在此开展了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研究对比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扬子北缘早奥陶世的古地理特征及演化.通过详细的剖面测制和地层对比研究,将钟祥-京山地区下奥陶统自下而上分为娄山关组、温峡口组(新建)、钟祥组(新建)和大湾组.新建的温峡口组以竹叶状灰岩、鲕粒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为主,属于台地边缘浅滩-浅水陆棚相沉积.根据温峡口组中所产的腹足、腕足和头足类化石,认为其沉积时代为特马豆克期中-晚期至弗洛期早期.钟祥组为灰色-灰黑色笔石页岩夹薄层粉砂岩及少量生物碎屑灰岩透镜体,产丰富的腕足、三叶虫、海百合茎、笔石、头足类等生物化石,属于深水陆棚区沉积,其地质时代为早奥陶世弗洛期.通过区域地层对比,温峡口组与峡东南津关组、分乡组、红花园组和随南高家湾组底部层位相当,而钟祥组则与峡东大湾组下段的下部和随南高家湾组中-上部可以对比.
- 刘浩邓新金鑫镖曾庆銮徐大良张维峰彭练红
- 关键词:扬子陆块笔石地层学
- 西大别造山带新元古代中期双峰式火山岩的发现对扬子陆块北缘构造演化的约束
- 2024年
- 扬子陆块北缘新元古代中期的构造机制(是俯冲-增生造山、还是后造山-裂谷)是华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研究中长期争论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在西大别造山带红安桃花地区新识别出双峰式火山岩,为进一步揭示扬子陆块新元古代中期岩浆-构造演化过程和动力学机制提供了新的制约信息。SIMS和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桃花双峰式火山岩形成年龄为750~740 Ma。基性火山岩为拉斑玄武质,显示由正常洋中脊型玄武岩向弧型玄武岩演化的微量元素特征,且具有变化的全岩εNd(t)值(0.05~+5.96)。这些基性火山岩可能是亏损的软流圈地幔在减压条件下部分熔融的产物,岩浆经历了结晶分异和围岩混染。酸性火山岩中,徐门寨样品富硅(SiO2≥75%)和碱(K2O+Na2O≥7%),富集REE和HFSE(如Zr、Hf、Nb、Y),其Zr+Ce+Y+Nb≥600×10-6,10000Ga/Al≥2.6,与分异A型花岗岩类相似。它们同时具有富集的Hf-Nd同位素组成,其锆石εHf(t)值主要集中在12.32~1.88,而全岩εNd(t)值为13.29~9.60,可能是区域上新元古代早期的岩浆岩在高温低压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的产物。综合本文和前人的资料表明,南秦岭-桐柏-大别-苏鲁造山带在新元古代中期(780~635 Ma)的双峰式岩浆组合形成于一个软流圈上涌、岩石圈拉张减薄的大陆裂谷环境;高温-低压条件下的软流圈、岩石圈地幔和地壳的熔融及其相互反应,是这一时期不同性质岩浆形成的主要原因。
- 徐扬金鑫镖邓新刘浩刘浩王令占张维峰李宁宁
- 关键词:双峰式火山岩新元古代大陆裂谷
- 中扬子地区燕山期构造体制转换时限:来自白垩纪磨拉石建造的证据
- 本文认为黄陵背斜东侧的早白垩世挤压型磨拉石建造不是造山旋回结束的标志,而造山旋回结束的标志应为晚白垩世拉张型磨拉石建造的底界不整合面。进一步约束中扬子地区燕山期构造体制从挤压向伸展的转换时限为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
- 徐大良刘浩魏运许彭练红邓新
- 关键词:磨拉石建造造山旋回白垩纪
- 文献传递
- 大别贾庙新太古代花岗质岩石:对扬子克拉通形成与演化的制约被引量:5
- 2022年
- 太古宙是大陆地壳形成和演化最为关键的阶段,保存了早期地壳演化的重要线索.由于元古宙及显生宙地质过程的强烈叠加改造,太古宙岩石在当今地球出露较为有限,特别是对扬子克拉通而言,太古宙岩石主要小规模出露于其北缘崆岭及西南缘等地,制约了对扬子克拉通早期地壳演化的认识.基于在扬子东北缘北大别贾庙地区开展的详细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从原大别岩群中解体出3处新太古代片麻状花岗岩,获得成岩年龄分别为(2645±30)Ma(高钾二长花岗岩)、(2630±37)Ma(高钾正长花岗岩)和(2497±29)Ma(富钠花岗闪长岩).该发现证实了北大别地区存在约2.7~2.5Ga地质体,丰富了扬子克拉通基底岩石的分布范围.花岗岩样品锆石均具有弱富集到弱亏损的Hf同位素组成,对应的ε(2645Ma)=-0.9~+3.7,T_(DM2)=3186~2909Ma;ε_(Hf)(2630Ma)=-4.2~-0.4,T=3372~3141Ma;ε_(Hf)(2497Ma)=-4.7~+0.1,T_(DM2)=3297~3005Ma.岩浆锆石δ^(18)O值分别为(5.06±0.27)‰~(5.79±0.30)‰(平均5.59‰)、(6.14±0.24)‰~(7.35±0.26)‰(平均6.87‰)与(5.95±0.17)‰~(7.09±0.17)‰(平均6.55‰),考虑到Pb丢失可能造成δ^(18)O值降低,其初始δ^(18)O值应整体高于幔源岩浆锆石值(δ^(18)O=(5.3±0.6)‰).上述结果指示,贾庙地区新太古代岩浆事件主要是对古-中太古代基底岩石的再造,且包含少量表壳物质的贡献.对比发现,扬子克拉通各太古宙-古元古代基底岩石化学组成由富钠到高钾的转变时间、地壳生长过程以及经历的构造热事件时间等存在明显差异,但它们都经历了~2.0Ga的变质事件,由此推断扬子克拉通存在多个独立微陆块,并在古元古代中期发生了碰撞拼合事件,是哥伦比亚超大陆聚合的响应,但是否于该时期形成了统一的扬子克拉通尚需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
- 田洋王伟金巍王伟王晶邓新王晶
-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HF-O同位素新太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