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晓冬
-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大连市友谊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脑梗死与3个miniSTR基因座多态性的相关研究
- 2009年
- [目的]探讨miniSTR基因座D10S1248、D14S1434和D22S1045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荧光标记多重PCR扩增技术同时扩增3个基因座。310遗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用基因收集和分析软件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并确定基因型。用直接计数法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各基因座的各个等位基因间进行卡方检验,计算OR值,并对有意义的OR值进行假设检验。[结果]基因座D10S1248和D22S1045的各个等位基因频率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基因座D14S1434在病例组中的等位基因14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OR值为0.433。[结论]基因座D14S1434的等位基因14可能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一个保护基因。
- 迟晓冬李岩马威徐飞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MINISTR基因多态性等位基因
- 一种免疫荧光图像减影技术在鉴定drebrin E亚型的应用
- 2011年
- 目的:在缺乏drebrin E抗体的情况下利用一种新的免疫荧光计算机图像减影技术的方法鉴定drebrinE亚型。方法:应用drebrin非特异性抗体M2F6和drebrin A特异性抗体DAS2对成年大鼠脑冰冻切片进行双重免疫荧光染色,然后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对同一切片的两种染色照片进行图像减影技术处理,观察drebrin E在成年大鼠脑中的分布情况。结果:通过免疫荧光计算机图像减影技术得到了drebrin E亚型的图像,确认了drebrin E在成年大鼠脑中吻侧迁移流、海马齿状回、梨状皮质的分布。结论:利用免疫荧光图像减影技术可以实现对drebrin E亚型的鉴定,为类似drebrin这样存在两种亚型的蛋白质鉴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宋明桥迟晓冬郑文旭刘萍
- 关键词:免疫荧光染色DREBRIN
- 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腔隙性脑梗死病因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分析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腔隙性脑梗死(non-atherosclerotic lacunar infarction,NALI)患者可能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106例NALI患者。分析了其性别比例以及吸烟、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患者在所有NALI患者中所占的比例。结果所有NALI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58∶1,85例非吸烟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07∶1。本研究中的吸烟患者全部为男性,共21例,占所有男性患者的32.31%。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患者比例分别为70.75%(75例)、48.11%(51例)、36.79%(39例)和39.62%(42例)。结论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可能在NALI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吸烟可能与男性NALI有关。
- 迟晓冬苗树川李晓红
-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高血压吸烟血脂
- 舍曲林联合喹硫平治疗脑卒中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喹硫平治疗脑卒中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脑卒中抑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舍曲林治疗,观察组给予舍曲林联合喹硫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转归效果、抑郁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转归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6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时间为(4.11±1.42)周,短于对照组的(7.42±1.01)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治疗脑卒中抑郁效果肯定,可以降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减轻抑郁症状,改善患者病情,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迟晓冬李晓红
- 关键词:舍曲林喹硫平脑卒中抑郁
- 急性脑梗死与D1S1677、D2S441、D4S2364 miniSTR基因座多态性的相关研究
- 2009年
- 目的探讨miniSTR基因座D1S1677、D2S441、D4S2364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荧光标记多重PCR扩增技术同时扩增3个基因座。310遗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用基因收集和分析软件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并确定基因型。用直接计数法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各基因座的各个等位基因间进行卡方检验,计算OR值,并对有意义的OR值进行假设检验。结果基因座D1$1677的等位基因11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OR值为28.71;基因座D2S441的等位基因14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OR值为2.303;基因座IMS2346的等位基因7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OR值为6.828。结论D1S1677的等位基因11、基因座D2S441的等位基因14和基因座D4S2346的等位基因7可能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基因,与其他基因连锁致病。
- 迟晓冬李岩马威徐飞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MINISTR基因多态性
- 肾小球滤过率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肾小球滤过率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严重程度及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19年10月就诊于大连市友谊医院神经内科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同期入院的非卒中且无卒中病史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基线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判断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影响因素。另外,缺血性卒中组按照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分为eGFR正常组(eGFR≥90 mL/min)、轻度降低组(60 mL/min≤eGFR<90 mL/min)、中度降低组(30 mL/min≤eGFR<60 mL/min)和重度降低组(15 mL/min≤eGFR<30 mL/min),比较4组患者NIHSS评分、脑梗死体积及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研究共入组缺血性卒中患者181例,对照组133例。eGFR降低、HDL-C水平降低、收缩压升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糖尿病病史及年龄增加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eGFR正常组、轻度降低组、中度降低组和重度降低组分别为58例、75例、32例和16例,NIHSS及脑梗死体积均有随着eGFR降低而增加的趋势,其中,eGFR轻度降低组与正常组的NIHSS和脑梗死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中、重度eGFR降低组的NIHSS和脑梗死体积均显著高于正常eGFR组。另外,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也有随着eGFR下降而降低的趋势,其中eGFR轻度降低组与正常组的MMSE和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中、重度eGFR降低组的MMSE和MoCA评分均显著低于正常eGFR组。结论低eGFR为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轻度eGFR水平降低与梗死严重程度及认知功能损害无关,而eGFR中、重度降低与缺血性卒中神经功能缺损及认知功能损害有关。
- 迟晓冬冷昶木顾英李晓红
- 关键词:肾小球滤过率肾功能不全缺血性卒中血管损伤
- 急性脑梗死与HLA-DRB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
- 目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疾病已成为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脑梗死在脑血管疾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发生与环境、遗传等多方面因素相关,目前许多证据表明遗传因素和免疫因素在脑梗死的发病中有显著作用。HLA基因复...
- 迟晓冬
- 关键词:HLA-DRB1急性脑梗死
- 文献传递
- 急诊启动急性脑梗死静脉内溶栓治疗对开始溶栓平均时间的影响及其安全性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急诊启动模式对其到院至给药时间(DNT)和安全性造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病房启动溶栓模式,实验组采用急诊室启动溶栓模式,对比两组DNT与安全性。结果两组发病至就诊时间与住院天数无显著差别(P> 0.05),实验组DNT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在安全性指标方面,两组溶栓后1日内脑出血、7日内死亡及3个月内病死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急诊启动静脉溶栓模式能降低DNT,其安全性与常规病房静脉溶栓相比无明显差异,推荐临床中采用急诊启动治疗方式。
- 迟晓冬李晓红
- 关键词:急诊静脉溶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