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菊芳
- 作品数:22 被引量:25H指数:4
- 供职机构:乐山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乡间陌野中的安阳怀调戏班初探
- 2012年
- 戏曲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之所以能够一代接一代的传承下去,艺人个人的创作与体验,以及承载艺人的载体——戏班发挥了关键作用,而这也是常常被人忽略的问题。文章从人类学角度出发,通过介绍怀调历代戏班概况,结合怀调传承谱系,探析艺人(个人)与戏班(群体)的社会维持关系,以及对于怀调音乐传承具有的不可磨灭的作用。
- 路菊芳
- 安阳怀调音乐研究
- 本课题以流行于河南安阳一带的地方戏曲——怀调为研究对象,运用民族音乐学田野调查和资料分析的方法,从怀调音乐的来源着手,研究怀调从清朝末期到现在的演变规律,最后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出发对怀调音乐的演变及生存状态进行阐释。
...
- 路菊芳
- 关键词:地方戏曲民族音乐学戏曲文化
- 文献传递
- 百年遗响——安阳怀调的历史来源及现状探析
- 2012年
- 地方戏曲怀调是古老梆子腔家族中的一员,目前以河南安阳为中心流行于豫北、冀南一带。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怀调来源的多种说法及其现状,阐释怀调是梆子腔在豫北一带的首次分腔,安阳怀调是这种古老声响的一支;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已是强弩之末,处于现代文化的边缘区域。
- 路菊芳
- 关键词:怀梆
- 峨边彝族县舞之思考
- 2013年
- 峨边是四川小凉山脚下一个偏远的彝族自治县,地方政府较重视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根据彝族传统舞蹈和日常生活习俗编创了峨边彝族自治县县舞("佳支依达且别拉")。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县舞流传在峨边彝族的大小村寨,多少年后也许会被认为是彝族的传统乐舞,但由于其产生背景、传承手段等已失去传统音乐本身具有的自发性和惯性特征,这种音乐形式即使流传千年也只是"被发明的传统",由此引发有关传统音乐的思考。
- 路菊芳
- 关键词:音乐舞蹈
- 彝族诺苏火把节和祭祖送灵仪式体系的衍变关系
- 2021年
- 火把节和祭祖送灵仪式是现代彝族两类最大型规模的仪式活动,从节日的体系观察,两类仪式共处于诺苏的文化结构中;从当下诺苏宗教文化系统视之,两者分处不同文化层,发挥着不同的文化功能,相互之间存在必然关联;再从仪式音乐文化的表演情景分析,两者又具有源自不同时期社会时代的自反性特征。因此,文章根据两者在诺苏节日体系中,人类学主文化、亚文化的关系,运用比较的思维,从仪式要素、表演理论的自反性视角等方面论述两类仪式之间的衍变关系。
- 路菊芳
- 关键词:彝族火把节
- 小凉山彝族传统丧葬仪式及音乐探究被引量:2
- 2017年
-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集区,历史厚重,音乐文化丰富。据传,小凉山彝族是从大凉山经椅子垭口迁徙至此,逐渐发展成现在的马边、峨边、金口河等一带。本文即以四川省乐山市管辖范围内的小凉山彝族为研究区域,根据笔者多年考察的口述史资料,从彝族历史文化出发,研究彝族丧葬仪式及其仪式音乐特征;并与祭祖仪式中亲人哭丧调比较得出:小凉山彝族的亲人哭丧调歌唱音域比较窄,大致在七度或八度之内,即在四度框架上再上扬一个四度。调式特征多限于商、羽或两者调式混合,"角"音和"羽"两音占据要位等形成伤感的音调,与彝族人"怕羞不怕死"的乐观生死观形成明显对比。
- 路菊芳
- 关键词:丧葬仪式
- 西方民族音乐学音乐风格分析的方法被引量:1
- 2007年
- 西方民族音乐学家对于音乐风格的分析方法,走过了由实验室中的比较分析到走向田野中的实地考查,再到后来人类学的比较分析法的发展理路。事实上,这三种方法并非是孤立和绝对的,只是在某个时期更偏重于那一方。在比较音乐学盛行的时代,由于从事比较分析的学者多数非音乐学出身,研究对象也是以别人收集的二手资料为主,因此,对于音乐风格的分析更多的是横向单纯的比较。而当学者们走向田野去亲自采集音乐时,比较方法就演变为由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结合的模式了。同样,在更多涉入人类学理念和方法的现代研究中,风格分析同样可看作是人类学的比较分析方法。
- 路菊芳
- 关键词:西方民族音乐学田野调查法
- 四川越西彝族“尼姆撮毕”信仰、仪式和音声三重关系之探析被引量:6
- 2015年
- 仪式是人类生活中特定的行为模式,通常与一个群体的信仰和行为观念密不可分。彝族是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历经千年依然传承着民族特有的祭祖仪式"尼姆撮毕"。文章以四川越西彝族祭祖仪式为考察对象,从仪式观念、仪式行为、仪式效应三个方面探析信仰、仪式和音声的三重结构关系及仪式音声特征。
- 路菊芳
- 关键词:祭祖仪式信仰仪式音声
- 马边彝族年:传统与现代——一部采录自小凉山真实生活的音像报告被引量:2
- 2019年
- 文章为作者2015年11月20至22日,在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建设乡湾儿沟毕摩经师曲比阿五家体验彝族年过程所拍摄的音乐社会学文献片正本以录像截图加中文解说词为副本形式的报告。录像从到达到告别,记录了观察对象的生态环境、生活状况和宰猪、围炉守岁、祈福、聆听元旦教育经典等年俗活动,包括两首经文、一首古歌的诵唱和家庭综艺表演的音乐样品。报告展示出这个毕摩家族日常习俗和活动中仍原生性部分保留了朴素的中华上古农耕文明生活与文化形态,同时也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拥抱新时代和快速现代化。解说词从镜头所代表的音乐学者视角对发生在这个彝族同袍家庭中伴随微妙文化演变所表现出的音乐形态特征做了即时描述和简明评价。
- 周勤如路菊芳
- 关键词:彝族音乐
- 浅谈新课改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 2011年
- 众所周知,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对音乐美的理解就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即利用孩子们天生具有对美的感知兴趣,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学生对音乐的感、唱、画、创几个角度着手,全面探讨新课改在小学课堂上的运用。
- 周丽莎路菊芳
- 关键词:新课改感知歌唱舞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