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荣椿

作品数:374 被引量:2,183H指数:23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9篇期刊文章
  • 9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283篇自动化与计算...
  • 68篇电子电信
  • 17篇理学
  • 14篇医药卫生
  • 11篇天文地球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政治法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军事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127篇图像
  • 41篇小波
  • 40篇计算机
  • 35篇图象
  • 32篇波变换
  • 30篇语音
  • 30篇小波变换
  • 28篇纹理
  • 25篇语音识别
  • 23篇图像处理
  • 23篇滤波
  • 21篇图像分割
  • 21篇网络
  • 18篇遥感
  • 18篇神经网
  • 18篇神经网络
  • 17篇识别方法
  • 16篇视频
  • 16篇特征提取
  • 13篇遥感图像

机构

  • 368篇西北工业大学
  • 14篇西安交通大学
  • 11篇空军工程大学
  • 11篇布鲁塞尔自由...
  • 9篇南昌航空工业...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7篇香港理工大学
  • 6篇北京大学
  • 6篇悉尼大学
  • 5篇四川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北京工业大学
  • 3篇西安电子科技...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墨尔本大学

作者

  • 374篇赵荣椿
  • 60篇张艳宁
  • 32篇任金昌
  • 23篇郑江滨
  • 21篇蒋冬梅
  • 18篇王庆
  • 16篇王晓红
  • 16篇蒋晓悦
  • 15篇薛笑荣
  • 13篇柴艳妹
  • 12篇夏勇
  • 12篇江泽涛
  • 12篇贾静平
  • 11篇廖熠
  • 11篇岳思聪
  • 11篇王晓丹
  • 10篇王兵
  • 10篇吕国云
  • 10篇俞鸿波
  • 10篇冯大淦

传媒

  • 52篇西北工业大学...
  • 24篇计算机工程与...
  • 18篇中国体视学与...
  • 17篇计算机应用研...
  • 16篇计算机应用
  • 14篇中国图象图形...
  • 13篇信号处理
  • 11篇电子学报
  • 11篇数据采集与处...
  • 9篇电子与信息学...
  • 9篇计算机工程
  • 9篇第一届信号与...
  • 7篇计算机科学
  • 6篇计算机应用与...
  • 6篇测控技术
  • 6篇中国图象图形...
  • 6篇中国体视学学...
  • 5篇小型微型计算...
  • 5篇中国航空学会...
  • 5篇信号与信息处...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13篇2008
  • 31篇2007
  • 27篇2006
  • 36篇2005
  • 42篇2004
  • 29篇2003
  • 58篇2002
  • 44篇2001
  • 33篇2000
  • 11篇1999
  • 14篇1998
  • 5篇1997
  • 11篇1996
  • 4篇1995
  • 5篇1994
  • 1篇1989
3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改进的KL变换提高叠后地震记录信噪比被引量:5
2002年
常规KL变换叠后去噪仅能加强水平方向同相轴 ,对倾斜或弯曲同相轴处理效果较差 ,对能量较强的相干噪声去除效果不佳 ,且在处理大量数据时计算成本很高 ,在实际生产中难以广泛应用。本文针对常规KL变换的缺陷分别进行了三点改进 :使用倾角扫描叠加KL变换 ,可在有效压制地震剖面噪声的同时 ,较好保持倾斜同相轴和弯曲同相轴 ;使用本文提出的时空变 -倾角KL变换能去除能量较强的相干噪声 ;使用数据分块技术可减少运算量。模型测试和实际资料处理效果表明 :改进后的KL变换适应性强 ,去噪效果大大改善。
付燕赵荣椿
关键词:随机噪声相干噪声
一种改进的三维离散点生成非结构四面体算法
由3D离散点数据生成Delaunay四面体是构造曲面网格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算法针对常用的基于三角网递推原理的Delaunay四面体网格生成算法往往存在不相容问题,提出在构造四面体时,除了参考已计算出的总四面体集信息外,...
孔娟华郑江滨晏剑云赵荣椿
文献传递
基于几何特征的血管快速重建算法被引量:2
2006年
针对X光造影图像中血管三维重建的特殊性,提出了基于血管几何特征的快速重建算法。该算法依据双目视觉的重构原理,按照一定的顺序,选择并匹配具有分叉,转折,末梢等几何特征的点作控制点。使得连接控制点的血管可以简化成一条具有一定宽度的线段。提取并生成各个控制点的三维信息,然后采用“化曲为直,多线逼近”的方法进行三维绘制。达到了快速、简便、数据量小、精度可控性高的效果,非常适合成像质量有限的X光造影图像中血管这类线形几何体的重建。最后在微机平台上,通过实际测试验证了上述优点。
潘俊君张艳宁赵荣椿崔长琮
关键词:三维重建
一种结合空间信息的图像阈值分割新方法被引量:12
2002年
针对基于灰度分布的图像阈值分割方法的不足,本文通过结合使用灰度级和空间相关信息将分类像素的特征空间从一维推广到二维,利用二维Otsu方法得到稳健的初始分割,然后使用松弛迭代的区域增长技术来判决边缘像素的归属。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获得更好的阈值分割效果和更强的鲁棒性,并且大大降低了时间复杂度。
夏勇赵荣椿
关键词:阈值化OTSU方法二维OTSU方法
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自适应图像融合方法被引量:6
2002年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自适应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对原始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得到四个子图像。然后分别计算各子图像的区域边界强度,再根据不同图像的相应区域边界强度值赋予其不同的加权系数,从而实现自适应的信息融合。最后通过小波反变换,得到完整的融合结果。通过对SAR和TM图像的融合实验,证明了本方法在保持边界特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柴艳妹任金昌赵荣椿
关键词:小波变换
基于Viseme的连续语音识别系统及Talking Head被引量:3
2004年
为实现听觉/视觉驱动的说话人头部动画,该文给出了一个基于viseme(说话时的基本嘴形单位)的连续语音识别系统。它训练viseme隐马尔可夫模型(HMM),识别语音为viseme图像序列。建模采用triseme的概念来考虑viseme的上下文相关性,但它需要超大量的训练数据。该文根据viseme图像及其相似度权值(VSW)定义视觉问题集,用来建立triseme决策树,以实现triseme的状态捆绑及HMM参数共享。为比较系统性能,基于phoneme(听觉领域的语音基本单位)的语音识别结果也被映射为viseme序列。在评价准则上,定义viseme图像相似度加权识别精度,更全面地考虑输出和参考图像序列的差别,并用嘴形圆度和VSW曲线中的突变点来评估所得viseme序列的平滑性。结果表明,基于viseme的语音识别系统能给出更平滑和合理的嘴形图像序列。
蒋冬梅谢磊Ilse Ravyse赵荣椿Hichem SahliJan Cornelis
关键词:连续语音识别
一种基于插值的图像分割方法被引量:9
2005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插值的图像分割方法,采用自适应阈值方法,用局部最大类间方差法确定各个子图像的阈值,用一种新的插值法对阈值矩阵进行插值处理,使之成为与原图像像素数目相同的新矩阵,利用新的阈值矩阵对原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分割效果。
江泽涛朱颖赵荣椿吴俊安
关键词:图像分割最大类间方差法
基于三音素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大词汇量连续语音识别被引量:4
2009年
考虑连续语音中的协同发音现象,基于词-音素结构的DBN(WP-DBN)模型和词-音素-状态结构的DBN(WPS-DBN)模型,引入上下文相关的三音素单元,提出两个新颖的单流DBN模型:基于词-三音素结构的DBN(WT-DBN)模型和基于词-三音素-状态的DBN(WTS-DBN)模型。WTS-DBN模型是三音素模型,识别基元为三音素,以显式的方式模拟了基于三音素状态捆绑的隐马尔可夫模型(HMM)。大词汇量语音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在纯净语音环境下,WTS-DBN模型的识别率比HMM,WT-DBN,WP-DBN和WPS-DBN模型的识别率分别提高了20.53%,40.77%,42.72%和7.52%。
吕国云赵荣椿张艳宁樊养余Sahli Hichem
关键词:语音识别动态贝叶斯网络音素
基于内容的通用多媒体数据存储检索技术
基于内容的多媒体数据存储和检索技术目前已经成为信息领域研究的热点。首先对比了基于文字和基于内容两种信息检索方式的优缺点,进而结合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着重论述了基于内容的图像和视频存储、检索中的关键技术。在分析当前该领域技...
任金昌赵荣椿冯大淦
关键词:多媒体存储
文献传递
基于智能Agent的无人机发动机的自主控制策略被引量:1
2007年
利用智能Agent技术对自主飞行无人机发动机的控制进行研究。给出发动机控制Agent的分层结构。利用发动机领域专家的相关知识,提出了适用于小型无人机发动机自主控制的策略和协调算法。基于智能Agent技术的发动机实时控制系统能满足飞机爬升、巡航、待机、下滑俯冲等不同自主飞行阶段对动力系统的要求。针对飞行中动力及其它相关系统可能出现的异常状态,设计了相应的应急控制策略;并对发动机的正常工况实现了优化控制。通过十几架次小型无人机自主飞行试验表明该发动机自主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谭雁英王兴海祝小平赵荣椿
关键词:智能AGENT分层结构小型无人机
共3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