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斌娟

作品数:57 被引量:529H指数:12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农业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篇机械工程
  • 12篇农业科学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密封
  • 16篇机械密封
  • 12篇叶轮
  • 10篇数值模拟
  • 10篇离心泵
  • 10篇值模拟
  • 7篇端面
  • 6篇上游泵送
  • 5篇压力脉动
  • 5篇上游泵送机械...
  • 4篇动压
  • 4篇遗传算法
  • 4篇润滑
  • 4篇内部流场
  • 4篇粗糙度
  • 3篇动压效应
  • 3篇多孔端面
  • 3篇多孔端面机械...
  • 3篇液膜
  • 3篇润滑膜

机构

  • 57篇江苏大学
  • 8篇江苏科技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 3篇南京机电液压...
  • 1篇三重大学
  • 1篇江苏友谊汽车...
  • 1篇上海凯泉泵业...
  • 1篇应急管理部上...

作者

  • 57篇赵斌娟
  • 35篇陈汇龙
  • 19篇袁寿其
  • 9篇黄忠富
  • 9篇刘厚林
  • 7篇谈明高
  • 6篇仇晶
  • 6篇刘志斌
  • 5篇付燕霞
  • 4篇李红
  • 4篇翟晓
  • 4篇王瑜
  • 4篇李亚南
  • 4篇李同
  • 4篇张成虎
  • 4篇王彬
  • 3篇丛小青
  • 3篇侯多华
  • 3篇李述林
  • 3篇袁建平

传媒

  • 15篇排灌机械工程...
  • 8篇农业机械学报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4篇润滑与密封
  • 4篇水泵技术
  • 3篇机械工程学报
  • 3篇化工学报
  • 3篇排灌机械
  • 2篇中国农村水利...
  • 2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核动力工程
  • 1篇化工进展
  • 1篇农机化研究
  • 1篇课程教育研究...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流道泵叶轮边界涡量流分析与水力优化被引量:2
2016年
为优化双流道泵叶轮,对原始泵的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引入边界涡量动力学理论进行流动诊断,分析了叶轮表面的边界涡量流(BVF)、摩擦力线以及涡量线的分布规律,找到了叶轮内产生不良流动的位置及其动力学根源。根据流动诊断结果,有针对性地调整影响双流道泵叶轮内流状态的结构参数,得到优化后的双流道泵叶轮。联合CFD计算和边界涡量动力学流动诊断方法,对比分析了优化前后的双流道泵叶轮,结果表明:优化后叶轮表面的BVF、摩擦力线以及涡线分布得到明显改善,BVF峰值和均值均显著降低,均匀性指数更接近于1,流动分离被抑制,叶轮受力状况得到改善,扬程和效率等水力性能明显提高。研究结果证明了基于边界涡量动力学理论的流动诊断和优化方法在流道式叶轮机械中应用的可行性。
赵斌娟赵尤飞仇晶张成虎陈汇龙
关键词:水力优化
端面变形对液体动压型机械密封液膜瞬态特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建立动环-液膜-静环动压型机械密封双向流固耦合模型,针对逆流泵送状态,对密封环及液膜流场进行非定常耦合计算,分析了密封环变形和液膜压力的瞬态特性,并通过流固耦合前后流场对比,分析了密封环端面变形对液膜压力脉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未考虑变形时相比,双向流固耦合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静环端面变形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且越靠近内径出口处,变形量的波动程度越大;密封环端面变形对外径处压力脉动影响较小,但会明显增强内径处压力脉动,且转速越大,压力脉动增强的程度越大,介质压力在压力较低的工况下对变形后液膜压力脉动程度的影响不明显;密封环端面的变形只影响压力脉动的程度,不改变压力脉动的频率。
陈汇龙李同任坤腾王彬赵斌娟
关键词:瞬态特性压力脉动稳定性微尺度
基于流固耦合的隔舌位置对双流道泵综合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研究隔舌位置对双流道泵水力性能与结构性能的影响,针对3种不同隔舌安放角的双流道泵进行双向流固耦合计算,结果表明:水力性能方面,隔舌位置对扬程的影响较小,而对效率的影响较大,3种方案的最大扬程差仅为0.09 m,而最大效率差达1.1%;隔舌位置主要影响隔舌圆角及往第1断面方向附近与叶轮间隙处的压力脉动程度,隔舌安放角越大,压力脉动越强;叶轮旋转1周,蜗壳所受径向力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叶片扫过隔舌圆角时,蜗壳所受径向力最小,转过90°时径向力达到最大值.增大隔舌安放角可显著减小蜗壳所受径向力.结构性能方面,叶轮应力集中出现在出口吸力面,蜗壳应力集中出现在隔舌圆角附近靠后盖板处,增大隔舌安放角会增加蜗壳的最大应力值,但振幅减小;双流道泵发生10-5m量级的位移,最大位移出现在蜗壳出口处,主要受叶片通过频率的影响,呈周期变化趋势,且随着隔舌安放角的增大,蜗壳最大变形量增大,振幅减小;隔舌位置对泵的振动速度影响比较明显,增大隔舌安放角,有助于减小振动.
仇晶赵斌娟赵尤飞陈汇龙张成虎
关键词:压力脉动径向力
边界滑移对螺旋槽上游泵送机械密封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研究边界滑移对上游泵送机械密封性能的影响,建立液膜三维几何模型和计算模型,基于Navier线性滑移模型对液膜壁面边界条件进行修正,采用商用软件Fluent的SIMPLEC算法及层流模型求解三维Navier-Stokes方程,并分析相对滑移量对液膜静压分布、开启力、摩擦扭矩、泄漏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对于边界滑移发生的位置,滑移速度的大小对密封性能的影响更大;当相对滑移量较小时,存在边界滑移与无滑移的模拟结果无明显区别,能很好地解释宏观无滑移边界假设的应用,当相对滑移量较大时液膜动压效应随滑移的增加而减弱,开启力、摩擦扭矩、泄漏量都随边界滑移的增加而减小;相对于开启力的降低,边界滑移的减阻和降低泄漏的效果更为明显;当开启力较小,应避免边界滑移发生;当开启力足够大时,加工成超疏水表面形成边界滑移,可极大地减少摩擦扭矩,降低能耗.
陈汇龙徐成胡吉刘志斌赵斌娟李述林
关键词:上游泵送机械密封边界滑移开启力摩擦扭矩
混流式主泵模型泵内部流场压力脉动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采用ANSYS-Workbench与CFX实现的流-固热双向耦合技术对主泵模型泵内部流场的压力脉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流-固热耦合作用下反应堆冷却剂泵(简称"主泵")叶片的压力脉动特性。根据压力脉动时域和频域情况,探讨产生压力脉动的主要原因,同时对不同流量下的压力脉动情况进行对比。叶轮进出口、导叶中间和导叶出口4个截面的压力脉动幅值从轮毂到轮缘均升高;叶轮进口和出口的压力脉动主要由叶轮转动频率决定,随着流体不断远离叶轮,叶轮对流体压力脉动的影响逐渐减弱;对比不同流量工况结果,设计工况的脉动幅值最小。
王春林杨晓勇李长军贾飞赵斌娟
关键词:主泵压力脉动模型泵
混流泵叶片安放角对内涡结构及叶轮-导叶适应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转叶式混流泵的叶片安放角可以调节,当工况发生改变、叶片安放角调节后,叶轮-导叶的适应性将随之变化,进而影响到混流泵的水力性能.以一叶片安放角可取-4°,0°和4°的转叶式混流泵为研究对象,从涡结构的角度出发,探究叶片安放角改变对叶轮-导叶适应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叶片安放角的增大,叶轮内部涡结构的大小在逐渐增大,且环绕在轮缘处的涡带直径逐渐增大,而导叶内通道涡数量在逐渐减少,叶轮和导叶外缘后盖板壁上的涡结构大小和强度在逐渐增大;混流泵强度较高的涡主要集中在叶片表面以及壁面附近;通过对叶片安放角的调节,转叶式混流泵能在不同的流量区间内保持高效运行,但随着叶片安放角的增大,由于涡结构逐渐增多,转叶式混流泵效率逐渐降低;导叶内通道涡的数量随着叶片安放角的降低而增加,从而导致转叶式混流泵的扬程变小;转叶式混流泵叶轮-导叶适应性在叶片安放角调节后产生变化,叶片安放角为-4°时,叶轮与导叶匹配度最好,而越偏离-4°,从叶轮进入导叶的涡结构越多,叶轮-导叶适应性越差.
赵斌娟韩璐遥刘雨露廖文言付燕霞黄忠富
关键词:涡结构
双吸式叶轮内流三维数值模拟及性能预测被引量:35
2006年
以时均化的N-S方程和考虑旋转与曲率影响的修正的k-湍流模型为基础,在贴体坐标系中运用S IM PLEC算法,对双吸式离心叶轮内流进行三维湍流数值模拟。计算得到叶轮内的速度、压力场分布,预估了扬程、水力效率并与试验值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在双吸式叶轮中,从叶轮进口到出口压力逐渐增加;在叶片区域,处于前盖板和对称面之间的中间截面上,叶片工作面附近的压力明显大于背面附近的压力,且从对称面到前盖板各中间截面上的压力梯度显著增加;流动关于对称面对称,在对称面上不存在轴向速度;设计工况下叶轮出口断面上压力分布明显比其它工况均匀,因此水力效率最高。
赵斌娟袁寿其李红谈明高
水力消排烟机用水轮的正交优化设计被引量:1
2021年
为了提高水力消排烟机用水轮的效率,针对水轮的内流场进行全流道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水轮的主要几何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应用L9(33)正交表,选取喷口面积、喷管直径、喷管长度3个参数为试验因素,以效率为试验指标进行正交优化设计,并选用极差分析法对优化结果进行分析.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喷管长度对水轮效率的影响程度最显著,喷管直径次之,喷口面积最小.优化所得水轮的喷管长度为389.7 mm,喷管直径为30 mm,喷孔面积为92.57 mm^2.与优化前水轮相比,优化后水轮的喷管长度减小了10%.优化后水轮的效率提高了7.67%,水轮内部流体的速度分布更加均匀,降低了水力消排烟机的运行成本.验证了正交优化设计方法在水轮优化中的可行性.
陈汇龙谢晓凤廖文言桂铠谢昀彤张杰赵斌娟
关键词:水轮
非常规水轮机导水部件出口流动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根据非常规水轮机的特点及设计要点,对导水部件及其出口至转轮前的流动模型进行研究,并通过数值计算和性能试验加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非常规径流式水轮机采用流道式导水部件能够明显降低相对水力损失,非对称的斜切管嘴形流道会使出流方向发生偏转,本文研究对象的偏转角可取为射流扩散角,建立的流动模型与实际流动基本一致。所得研究结果为非常规径流式水轮机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陈汇龙袁寿其赵斌娟胡吉林厚强
关键词:导水部件
动压型机械密封气液固流动特性及性能被引量:4
2019年
为了探索动压型机械密封微间隙气液固流动特性及密封性能,建立了间隙润滑膜气液固多相流模型,对间隙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槽型参数和工况参数对流动特性及密封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槽宽比、螺旋角和转速的增大以及槽深的减小均会使润滑膜空化区域增大;随着槽宽比、槽径比和槽深的增大,润滑膜开启力先增大后减小,最佳槽型参数值分别是槽宽比0.3~0.6、槽径比0.7~0.8、槽深6~10μm(转速高、槽深取大值),较小的螺旋角能获得较大开启力;在所研究参数内密封主要为负泄漏,转速、槽径比的增大和螺旋角的减小均会使泄漏量绝对值增大,而槽深、槽宽比的增大使泄漏量绝对值先增大后减小;总体上固体颗粒主要聚集在槽堰区及坝区内侧,槽径比减小和螺旋角增大会使固体颗粒向槽堰区聚集,易造成螺旋槽堵塞失效.
陈汇龙孙冬冬吴远征陈妙妙张培林赵斌娟
关键词:机械密封液膜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