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彦敏

作品数:12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黄土区
  • 5篇陕北黄土区
  • 5篇土壤
  • 2篇陡坡
  • 2篇生物结皮
  • 2篇生物土壤结皮
  • 2篇土壤结皮
  • 2篇土壤微生物
  • 2篇微生物
  • 2篇林分
  • 2篇绿化
  • 2篇绿化方法
  • 2篇结皮
  • 2篇长根
  • 1篇地形
  • 1篇地衣
  • 1篇点格局分析
  • 1篇典型林地
  • 1篇新梢
  • 1篇新梢生长

机构

  • 11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中国水利水电...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国家林业局
  • 1篇教育部
  • 1篇榆林学院
  • 1篇安徽省水利水...
  • 1篇北京国电清新...

作者

  • 12篇赵彦敏
  • 11篇朱清科
  • 5篇王露露
  • 4篇秦伟
  • 4篇张岩
  • 4篇郑学良
  • 4篇李萍
  • 3篇赵磊磊
  • 3篇赵维军
  • 3篇马欢
  • 3篇聂立水
  • 2篇李萍
  • 2篇王蕊
  • 2篇刘广亮
  • 2篇卜楠
  • 2篇吴宗凯
  • 2篇朱松
  • 2篇王瑜
  • 2篇雷明军
  • 2篇王晶

传媒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土壤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土区封禁流域生物结皮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陕北黄土区封禁小流域中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的影响,为该地区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陕北黄土区吴起县合沟流域为研究区,以藻类地衣苔藓结皮、藻类地衣结皮、藻类苔藓结皮和物理结皮(对照)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生物结皮类型对结皮层及其以下土层(2~5cm和5~10cm)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的影响。【结果】与物理结皮相比,3种生物结皮均能显著提高结皮层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P<0.05),改善效果的大小顺序为藻类地衣苔藓结皮>藻类苔藓结皮>藻类地衣结皮>物理结皮。生物结皮对结皮层以下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减小,其改良效果为藻类地衣苔藓结皮最好,藻类地衣结皮和藻类苔藓结皮次之。生物结皮的不同发育阶段与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生物结皮的形成与发育能显著改善结皮层及其以下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提高表层土壤的生物活性。
赵彦敏朱清科张岩赵维军李镇马欢王露露郑学良王瑜梁非凡
关键词:生物土壤结皮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量氮黄土区
陕北黄土区油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究气候因子对油松径向生长的影响机制,为在半干旱黄土区构建稳定、可持续的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陕西吴起县典型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样地平均木的胸径和根茎处的圆盘样本,并从吴起县气象站获取当地1970-2009年的降水量和气温资料,利用树轮年代学和年轮气候学的相关方法,研究该地区气候因子对油松径向生长的影响机制。【结果】(1)生长季前降水量和生长季气温是影响研究区油松人工林生长及稳定性的关键限制性因子,且气温主要通过影响油松林土壤水分条件来影响年轮宽窄;(2)油松径向生长与前一年雨季中后期(8-10月)和当年1月降水量,尤其是当月>10mm的有效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对于当年3月,只与>10mm的有效降水总量显著相关(P<0.05);(3)油松径向生长与前一年9月及当年5,8月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当年4月的月平均最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陕北黄土区吴起县油松人工林对气候因子的敏感期为前一年生长季后期(8-10月)和当年生长季初期(4-5月)。
梁非凡朱清科王露露李萍郑学良赵彦敏
关键词:油松人工林气候因子径向生长陕北黄土区
陕北黄土区陡坡土壤水分变异规律研究被引量:19
2012年
土壤水分是制约陕北黄土区陡坡林草植被建设主要限制因素,深入系统的研究陡坡土壤水分变异规律是科学开展林草植被建设的重要前提。目前,陡坡不同季节、不同坡向、不同坡度的土壤水分变异规律尚未见系统的研究。为此,本研究通过观测陕北黄土区坡面尺度的自然恢复流域陡坡土壤含水量,研究分析了陡坡土壤水分季节变化规律、陡坡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陕北黄土区陡坡的土壤水分消耗期、土壤水分积累期、土壤水分消退期和土壤水分稳定期分别对应3-6、7-9、10-11和12月-次年2月;(2)0~120 cm土层中0~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活跃。土壤水分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各层间的差异也越来越显著;(3)基于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规律,陡坡的土壤水分弱利用层、土壤水分利用层、土壤水分调节层分别为0~40、40~60和60~100 cm。(4)在垂直于陡坡坡面方向上,深度大于40~50 cm的土壤层能为植被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水分环境,有利于人工植被建设在陡坡开展。
赵磊磊朱清科聂立水秦伟赵彦敏赵荟
关键词:陡坡土壤水分黄土区
陕北黄土区微地形土壤质量指标变异性及敏感性被引量:15
2014年
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陕北黄土区微地形土壤质量指标的变异性及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微地形土壤质量指标变异性及敏感性适中,无强变异性和高度敏感指标。最小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及pH为弱变异性指标或不敏感指标;非毛管孔隙度、碱性磷酸酶、速效氮、速效钾、含水量、过氧化氢酶、全磷、全钾、CaCO3和CEC为中等变异性指标或低度敏感指标;蔗糖酶、速效磷、全氮、有机质和脲酶为中等变异性指标或中度敏感指标,是土壤质量恢复与调控的主要目标。不同微地形对有机质、全氮、土壤含水量、非毛管孔隙度、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速效磷和速效氮等土壤动态质量指标的变异性起主导作用。在陕北黄土区土壤质量评价中,应充分考虑微地形类型,可选择中度敏感指标。
卜耀军朱清科包耀贤赵维军赵彦敏张宏芝
关键词:微地形陕北黄土区
一种土质极陡坡深植绿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质极陡坡深植绿化方法,首先确定需要绿化的目标坡面,根据绿化的预期要求在目标坡面确定种植孔的数量和规格,并在目标坡面布设绿化所需种植孔的位置;然后根据布设的种植孔位置,垂直于坡面打种植孔,所述种植孔突破目...
朱清科赵兴凯李增尧赵磊磊张岩吴宗凯聂立水秦伟周泽圆朱松刘广亮王蕊卜楠王晶雷明军李萍赵彦敏王露露
文献传递
陕北半干旱黄土区林分混交模式对沙棘生长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通过调查陕北半干旱黄土区不同立地类型下不同混交林中沙棘的各项生长指标,研究不同混交模式对沙棘生长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沙棘人工林的稳定性评价和改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在阴坡沙棘混交林的林分结构比纯林好,尤其是刺槐沙棘混交林和山杏沙棘混交林,而阳坡沙棘纯林的林分结构较合理;阴坡和阳坡枯立木密度与林分总密度相关性都较强,均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增大。(2)阴坡沙棘新梢生长量的大小顺序为:山杏沙棘混交林、刺槐沙棘混交林、沙棘纯林、油松沙棘混交林,阳坡为油松沙棘混交林最高、沙棘纯林最低;沙棘林的累积生物量在阴坡和阳坡分别以山杏沙棘混交林和刺槐沙棘混交林最大,都以油松沙棘混交林最小,与当年新梢生长量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898、0.585。(3)沙棘林分更新阴坡以沙棘纯林和刺槐沙棘混交林较好,阳坡以刺槐沙棘混交林和山杏沙棘混交林较好,与沙棘林分结构和生长状况的规律不一致。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阴坡还是阳坡,沙棘与刺槐混交均有利于沙棘的生长,且更新能力较强,可以做为沙棘纯林的改造目标,促进沙棘群落持续稳定发育。
郑学良朱清科赵彦敏王露露马欢刘蕾蕾
关键词:沙棘林分结构新梢生长量林分改造
极陡坡打孔造林绿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陡坡打孔造林绿化方法,首先在坡面上确定打孔造林的数量和规格,并布设造林打孔点的位置;然后根据布设的打孔点位,垂直于坡面打种植孔,种植孔打破坡面的干土层;之后采用包衣种子播种造林、容器苗植苗造林或长根容器...
朱清科赵磊磊张岩吴宗凯聂立水秦伟周泽源朱松刘广亮王蕊卜楠王晶雷明军李萍赵彦敏王露露
文献传递
陕北黄土区林分空间点格局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林分空间分布格局对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近自然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在陕北吴起县阴坡坡向选取约5.0hm2的林地测得山杏、小叶杨以及榆树等乔木树种的树高、胸径等指标.分析林分的树高与胸径分布特征,并采用空间点格局方法分析山杏、小叶杨、榆树等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种群间的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1)山杏、小叶杨及榆树均以中树和大树为主,幼树较少;(2)山杏、小叶杨及榆树种群在0—100m空间尺度内均为聚集分布,但山杏种群在r=70m时达到最大聚集强度,小叶杨与榆树种群在r=40m时达到最大聚集强度;(3)山杏与小叶杨种群在0—20m空间尺度内关联性不显著,在20—100m内呈显著正关联性,榆树与山杏、小叶杨种群在0—100m空间尺度内均呈显著负关联性.因此,该区近自然造林时小叶杨可混交在山杏林隙内,且山杏造林规模的最大半径为70m,混交在林隙内的小叶杨造林规模的最大半径为40m.山杏与榆树不可混交.
赵维军朱清科李萍张岩秦伟赵彦敏马欢王瑜
关键词:点格局分析黄土区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林地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和养分特征被引量:18
2016年
通过对陕西吴起县黄土沟壑区退耕还林地不同林分(沙棘、刺槐、油松、小叶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特征进行研究,比较4种典型林分及退耕草地"根际效应"及根际对养分的截留效应,评价根际效应对土壤特性产生不同改良效果,为黄土沟壑区退耕地人工林科学选择造林树种提供理论支持。研究表明:1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碱解氮含量和速效钾含量表现出显著差异,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呈现明显的根际聚集现象。2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总体高于非根际,仅油松样地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小叶杨样地中脲酶活性根际低于非根际。3根际土壤中脲酶活性与细菌和真菌数量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真菌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有机质含量与细菌、放线菌数量和脲酶活性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均与细菌、真菌数量和脲酶活性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在非根际土壤中,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明显降低。4从土壤肥力综合水平看,根际土壤肥力水平综合得分总体上大于非根际土壤,其中根际土壤中沙棘>小叶杨>油松>刺槐>草地。沙棘能大幅度提高土壤肥力,具有较好的土壤改良效果。
刘钊魏天兴朱清科陈珏赵彦敏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程根际土壤微生物
吴起县耕地面积变化对其产业结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为研究吴起县耕地面积的影响因素,尤其是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后的影响因素变化情况,基于吴起县1949-2007年统计资料,以主成份分析法对耕地面积的变化进行了分阶段的分析,并对当地的耕地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和产业结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耕地的影响因子越来越趋向于复杂化,包括全部信息所需要选取的主成份越来越多,但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后,包括全部信息所需选取的主成份减少;耕地面积的第一主成份影响因素贡献率呈现增长的趋势,分别为54.315%、52.857%、70.158%、82.704%。目前吴起县耕地面积的变化受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力度影响很大,并且当地经济对石油产业的依赖性过大。
李萍朱清科王露露王晶赵彦敏郑学良
关键词:土地利用耕地产业结构石油产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