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娴

作品数:42 被引量:94H指数:5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细胞
  • 8篇瘢痕
  • 8篇干细胞
  • 7篇纤维细胞
  • 7篇成纤维细胞
  • 6篇蛋白
  • 6篇血管
  • 6篇血管化
  • 6篇祖细胞
  • 6篇组织工程骨
  • 6篇面部
  • 6篇内皮
  • 6篇内皮祖细胞
  • 5篇缺损
  • 5篇充质干细胞
  • 4篇脂肪移植
  • 4篇体外
  • 4篇创伤
  • 3篇胸锁乳突
  • 3篇胸锁乳突肌

机构

  • 33篇昆明医科大学
  • 5篇昆明医学院第...
  • 3篇昆明医学院
  • 3篇中南大学
  • 2篇云南医学高等...
  • 1篇云南大学

作者

  • 41篇赵娴
  • 27篇刘流
  • 16篇代晓明
  • 16篇袁瑞红
  • 14篇李逸松
  • 13篇赫佳
  • 9篇王松梅
  • 4篇吴莉
  • 3篇李彩霞
  • 3篇陈泽谷
  • 3篇杨斌
  • 3篇董苑
  • 3篇黄文莉
  • 2篇孙家平
  • 2篇赵德萍
  • 2篇张承磊
  • 2篇王松梅
  • 2篇陆林
  • 2篇何波
  • 2篇韩雪松

传媒

  • 7篇昆明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皮肤病与性病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卫生软科学
  • 2篇科教文汇
  • 2篇2013年全...
  • 2篇第五届全国口...
  • 1篇大众科技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 1篇中国生物美容

年份

  • 3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腮腺B细胞淋巴瘤误诊为感染2例分析
2010年
例1男.59岁,因左腮腺区渐增性包块伴疼痛6月余入院。疼痛为持续性,火灼感,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腮腺脓肿.抗感染治疗,湿敷中草药1月余,症状未缓解。入我院10d前包块迅速增大,疼痛剧烈。专科检查:左面部明显肿胀.皮温稍高,皮面紧张,左侧腮腺区耳前至耳垂下区可触及约8cm×5cm×4cm肿物,不活动,质地中等,自发痛及压痛明显,左侧鼻唇沟较对侧稍浅。
赫佳刘流赵娴代晓明李逸松袁瑞红
关键词:抗感染治疗B细胞淋巴瘤腮腺区误诊医院诊断专科检查
农村初中学生的危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农村初中学生危险行为的发生率,研究农村初中学生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初中学生心理保健及危险行为的干预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永安中学的300名初中生,用青少年健康状况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用SPSS11.5对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方法和卡方检验。[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87份,结果显示该校男生吸烟率为39.3%,女生为9.9%;饮酒率男生为61.4%,女生为39.4%;拒食率男生为39.3%,女生为50.0%;攻击行为发生率男生为53.1%,女生为24.6%;逃学率男生为23.4%,女生为9.1%;不同的性别、年级、教养方式以及学校人际关系下学生危险行为的发生率不同。[结论]永安中学学生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情况不容乐观。性别、年龄、父母教养的方式以及老师关心的程度是学生危险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
王松梅赵娴
关键词:农村青少年影响因素
手术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颜面部基底细胞癌10例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在颜面部基底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和皮肤科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0例颜面部基底细胞癌(BCC)患者应用手术联合光动力的治疗方法.结果 48例颜面部BCC患者中28例采取直接缝合,切口均I期愈合;20例患者采取局部皮瓣转移修复,皮瓣无感染、坏死.手术切除配合后期光动力PDT治疗6-10次,病例随访3-24个月未见新生物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手术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颜面基底细胞癌近远期效果均好,降低术后复发率,减少不良并发症.
魏韩笑袁瑞红赵娴代晓明李逸松刘流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手术基底细胞癌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瘢痕疙瘩中核心蛋白多糖的表达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核心蛋白多糖的表达、含量,及其在瘢痕疙瘩形成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对瘢痕疙瘩、正常瘢痕以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光镜、透射电镜观察成纤维细胞形态、活性及凋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对核心蛋白多糖以及B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mRNA表达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线粒体增多,粗面内质网扩张呈囊,细胞核常染色质丰富,表明其合成蛋白的功能活跃;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核心蛋白多糖mRNA含量较正常瘢痕或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降低,而TGF-β1 mRNA表达则较正常皮肤及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升高。结论核心蛋白多糖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内含量较正常皮肤明显减少,提示其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合成的抑制作用随之减弱,同时使TGF-β1表达上调,导致成纤维细胞的大量增生、迁移,合成过量胶原。表明核心蛋白多糖是抑制瘢痕疙瘩形成的重要因子。
刘流赵娴赫佳袁瑞红赵德萍韩雪松
关键词:瘢痕疙瘩核心蛋白多糖
bFG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bFG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和病理学的影响及其对瘢痕的作用机制[1],为临床整形美容外科预防和治疗瘢痕提供分子及病理学水平的理论依据。方法对瘢痕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倒置显微镜、MTT测定、流式细胞术进行观察、分析,以研究细胞因子bFG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2]。结果体外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倒置显微镜、流式细胞术以及MTT测定结果显示,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加入细胞因子bFGF后,显示均对细胞起明显的促增殖作用。结论细胞因子bFGF对成纤维细胞的生长趋势与增殖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刺激了胶原纤维的合成、增生和沉积[3],这在创伤愈合的早期起到积极的作用,但过量的应用bFGF可导致病理性瘢痕的形成[4]。
赫佳刘流袁瑞红赵德萍孙家平赵娴
关键词:瘢痕细胞因子成纤维细胞创伤愈合
EG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通过探讨细胞因子EG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研究EGF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瘢痕提供分子学水平及病理学水平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倒置显微镜、MTT测定、流式细胞术,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分析细胞因子EG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倒置显微镜、流式细胞术以及MTT对体外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测定结果显示,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加入细胞因子EGF后,体外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均明显增殖,且凋亡水平降低,显示EGF对成纤维细胞起着明显的促增殖作用。结论细胞因子EGF对成纤维细胞的生长趋势与增殖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刺激了胶原纤维的合成、增生和沉积。因此,EGF可促进创伤的早期修复,但EGF的过量应用有可能导致增生性瘢痕的形成。
赵娴刘流袁瑞红赵德萍孙家平赫佳
关键词:瘢痕细胞因子成纤维细胞创伤愈合
超顺磁性氧化铁和绿色荧光蛋白双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类神经元样分化的生物学活性及MRI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及绿色荧光蛋白(GFP)双标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类神经元样分化的生物学活性及MRI信号强度fsI)变化特点。方法将GFP-BMSCs体外标记不同浓度SPIO(A~D组铁浓度分别为25、50、75、100μg/ml,E组未标SPIO为对照组),普鲁士蓝染色检测各组SPIO标记率,原子分光光度计测量铁含量,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率,PCR检测细胞周期;A~E组均将1×10^8个细胞置试管内行MRT2*W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测量2个序列图像sI变化并进行比较,找出最佳成像浓度组与E组共同诱导类神经元样分化,72h行茜素红、骨钙素及尼氏、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染色、神经丝蛋白200染色,实时定量PCR检测β-Ⅲ微管蛋白ftub3)、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微管相关蛋白2(MAP.2)、突触结合蛋白(Syt1)RNA表达量,比较两组细胞染色阳性率及RNA表达量,最终采用SWl分析SI差异。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两组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A~D组SPIO标记率为100%,A~E组细胞内铁含量分别为(14.36±7.61)、(21.73±3.42)、(30.54±8.73)、(33.65±9.62)、(2.31±0.32)pg/cell,A~D组均较E组高(F=3.852,P=0.003),C组与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P=0.267);CCK8实验4值D组最小(3.18±O.46);A~E组sI变化SWI序列均较T2*WI序列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WI序列SI变化C组(145.89±14.31)与D组(127.37±12.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P=0.064),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C组SWI和T2*WISI衰减百分率分别为48.15%、69.34%。C、E2组诱导向类神经元样分化,非神经元细胞比例、尼氏染色细胞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俨值均〉0.05)。tu
吴莉赵卫陈泽谷何波陆琳赵娴刘流
关键词:充质干细胞分子探针
一种辅助构建胶原蛋白超薄膜组织工程骨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构建胶原蛋白超薄膜组织工程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骨支架材料磨制成骨块,然后消毒后干燥放置;(2)、在生物安全柜内,将步骤(1)中的骨块置于0.07~0.13mg/ml的多聚‑D‑赖氨酸氢溴...
赵娴黄新伟周箐竹黄文莉王松梅甘凤山郑凡刘家杰刘旒金亮刘博言龚桌杨斌
文献传递
面部除皱切口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整复术在腮腺全叶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腮腺全叶切除术中,面部除皱切口减少面部瘢痕,胸锁乳突肌瓣修复面部凹陷的临床应用,为修复腮腺全叶切除术后的面部轮廓缺陷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挑选53例术前初步诊断为腮腺良性病变的患者,选择腮腺全叶切除,术中采用面部除皱切口,解剖面神经并切除腮腺全叶后,以胸锁乳突肌上端为蒂部,以乳突尖下1.5~2cm处为肌瓣旋转轴点,根据缺损大小切取肌瓣,向前旋转,远端缝合至咬肌,以填充修复缺损,分层缝合腮腺咬肌筋膜、皮下组织及皮肤。结果:53例患者术后面部瘢痕不明显,左右面部基本对称,患者均对面部轮廓外形满意。结论:在腮腺全叶切除术中采用面部除皱切口有瘢痕隐蔽,不影响面部美观的临床作用;胸锁乳突肌瓣血供丰富,易于成活,切取及转移方便,为自体组织,无排异反应,是腮腺全叶切除术后修复面部轮廓外形的理想组织。
赵娴刘流赫佳代晓明李逸松袁瑞红
关键词:胸锁乳突肌瓣修复术面部轮廓
结构性脂肪移植面部年轻化V-Line液态提升治疗
刘流赫佳赵娴袁瑞红刘博言李姝墨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