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元
- 作品数:47 被引量:93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艺术政治法律更多>>
- 640层3D-CTA在窦旁脑膜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 目的探讨640层3D-CTA在窦旁脑膜瘤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本科自2010年9月至今收治的10例窦旁脑膜瘤术前采用东芝Aqilion One 640层螺旋CT行3D-CTA检查,并利用Vitrea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
- 赵元元陈书达徐建林金晓楼林
- 文献传递
- 颅脑创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 探讨颅脑创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137例颅脑创伤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PC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TCH)水平,分析PCT的动态变化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137例颅脑创伤患者入院后第1~14天血清PCT感染低风险值的百分率从80.3%逐渐降至63.5%,感染高风险值的百分率呈升高-回落-再升高的趋势,感染中度风险值和感染基本确诊值的百分率则分别从13.9%和0.7%持续升高至27.0%和3.7%.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组,重型颅脑创伤组血清PCT水平的动态变化从入院后第1 ~14天呈升高-降低-再升高的双峰型趋势,中型颅脑创伤组逐渐升高后缓慢回落且血清PCT检测值与GCS呈显著正相关(r=0.463,P<0.05),轻型颅脑创伤组升高后降低再轻度回升,但各型颅脑创伤患者的GCS仅与入院第3天和第7天血清PCT检测的阳性结果密切相关(χ2=10.32,16.31,P<0.01);重型颅脑创伤组入院第1大的血清ATCH检测值明显高于同组入院第14天和轻型、中型颅脑创伤组入院第1天的血清ACTH检测值(P<0.01或0.05). 结论 血清PCT的阳性检测结果可能仅在颅脑创伤后第3~7天与颅脑创伤及其严重程度有关,其动态变化与特殊的颅脑创伤机制和神经内分泌有关,可作为判断颅脑创伤后机体应激反应的程度和病情转归的有效指标.
- 赵元元连玉峰顾云彪楼林卢刚
- 关键词:脑损伤预后降钙素原
- 实时超声检测在脑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 2013年
- 目的探讨术中实时超声检测在脑海绵状血管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9例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按术中是否采用实时超声检测引导手术分为两组。超声引导组20例,术中通过超声检测显示海绵状血管瘤的位置、大小、形态、深度及其与周围组织和血管的关系,制定最佳手术入路,并通过实时扫描,监测病灶的切除情况,病灶切除后再次超声探查有无残留病灶和血肿。另19例为对照组,术中不用超声引导,其他均按传统方法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病灶切除时间、脑组织切开次数、切13肿瘤直径比值以及患者症状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病灶均在手术显微镜下全切除。影像学与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达100%。(2)两组患者病灶在手术显微镜下均被发现,超声引导组患者术中病灶显示率为100%,并完整显示病灶的大小、位置、范围及形态,准确定位。(3)脑组织切开次数超声引导组均在3次以下,而对照组仅10例(52.63%)在3次以下,7例(36.84%)达3次以上;切口肿瘤直径比值超声引导组为1.22±0.22,低于对照组的1.45±0,36;病灶平均切除时间超声引导组为(55.70±12.66)min,少于对照组的(82.16±31.23)min;并发症发生率超声引导组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79%;两组上述数据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术中实时超声引导对脑海绵状血管瘤病灶的定位准确、可靠。能指导术者准确选择手术入路,避开重要的脑功能区、血管和其他重要结构,精准切除病灶,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神经组织损伤和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 楼林张健赵元元陈书达
- 关键词:术中超声海绵状血管瘤
- 640层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通过3D-CTA与3D-DSA的对比,评价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价值。方法本院神经外科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53例疑为颅内动脉瘤患者,均行3D-CTA与3D-DSA检查,确诊为动脉瘤后行开颅手术夹闭或血管内介入栓塞。比较3D-CTA与3D-DSA对动脉瘤诊断的价值。结果 3D-DSA准确检出所有动脉瘤57个,3D-CTA准确检出56个,遗漏1个,两者的检出准确率无明显差异(P>0.05)。将3D-CTA与3D-DSA影像上所测得的瘤颈、瘤体直径比较,检查结果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0层3D-CTA具有无创、经济、便捷的优点,诊断颅内动脉瘤有较高的准确率,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DSA,部分动脉瘤可以只凭3D-CTA指导手术。
- 杨开创赵元元张卫华王卫余雷兵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
- 颞叶癫痫附加症的临床诊治探讨
- <正>目的颞叶癫痫附加症(temporal plus epilepsies,TPE)是癫痫发作的起始累及到颞叶和其周边脑叶(额眶皮层,岛叶,岛盖,颞-顶-枕交界区)并具有复杂致痫网络的一种多脑叶癫痫。TPE的概念是Ryv...
- 徐炎楼林赵元元杨开创冯晓燕吴丽华陈书达
- 文献传递
- 人脑胶质母细胞瘤肿瘤干细胞的分离鉴定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从人脑胶质母细胞瘤中分离出肿瘤干细胞.体外培养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获取5例人脑胶质母细胞瘤肿瘤细胞,通过无血清培养基和悬浮培养法,观察肿瘤干细胞克隆球的形成.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原代肿瘤细胞和克隆球细胞中CD133阳性细胞的比例,分析克隆球细胞的抗原表达和多向分化能力.观察肿瘤干细胞子代分化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的逆向分化现象.结果 成功获取人脑胶质母细胞瘤肿瘤细胞,研究发现部分细胞具有克隆形成能力,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呈悬浮球状生长,并可稳定增殖、传代.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原代肿瘤细胞及克隆球细胞中均有CD133阳性细胞.克隆球细胞在含血清培养基中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其分化的子代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可逆向分化.结论 培养获得人脑胶质母细胞瘤肿瘤干细胞,证实其在体外具有自我更新、无限增殖、多向分化和逆向分化的生物学特性,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 赵元元陈书达张卫华金晓楼林沈罡朱君明
-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肿瘤干细胞CD133生物学特性
- 脑皮层及深部电刺激在神经外科功能区病变中的应用
- 目的:神经外科功能区病变的手术治疗是最具挑战的,术后出现神经功能缺失并发症极大,且要完整切除病变达到治愈的可能性较低。本文回顾性总结了单中心功能区病变的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探寻脑皮层及深部电刺激在神经外科功能区病变中的作...
- 楼林陈书达徐炎赵元元冯晓燕吴丽华
- 关键词:电刺激功能神经外科脑功能术中唤醒
- 文献传递
- 影像学微变化在精准癫痫外科诊治中的意义
- 目的:癫痫外科诊治需要精准定位,'精准医学'时代赋予癫痫外科医生更需要有术前的定位精准的理念,继而达到完整切除致痫灶并保留正常的脑组织。随着现代影像学设备及相应软件的开发应用,使得原来无法在影像学上表现的特征显现了微小的...
- 徐炎陈书达楼林赵元元冯晓燕吴丽华
- 关键词:癫痫外科
- 文献传递
- 17例无影像学显性病灶的枕叶癫痫的外科治疗
- 目的总结枕叶癫痫的临床、影像学、脑电图特点以提高对其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确诊为枕叶癫痫的病例,所有病例均经过磁共振(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头皮视频脑电监测(VEEG)、颅内电极埋藏脑电监...
- 楼林陈书达徐炎赵元元徐建林冯晓燕
- 文献传递
- 巨大颅底脑膜瘤合并动脉瘤的手术治疗2例报道
- 颅内肿瘤合并动脉瘤较罕见,发病率约0.2~0.7%,其中脑膜瘤约占30%。我科自今年1月至今收治2例巨大颅底脑膜瘤合并动脉瘤患者,均成功手术治愈,现简单报道如下:例1患者,女性,56岁,因"头痛头晕2月余加重1月"诊断左...
- 赵元元陈书达徐建林雷兵楼林王卫余张卫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