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红莲
- 作品数:16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中国传统哲学范式的近代转型被引量:1
- 2003年
- 自19世纪中叶,中国传统哲学范式发生了近代转型。传统哲学范式近代转型的基本路向有三个:一是今古文经学之争,二是“中体西用”之说的萌芽揭开了中西方哲学此消彼长的序幕,三是新的社会进步思潮相继出现,并与意识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宋明理学相颉颃。中国哲学史上这种哲学范式的近代转型的完成应该说是完整的。通过转型,传统哲学丧失了它的主体地位,经学、理学渐成为历史性的概念,由主题变为背景,它的存在退隐到思想界的边缘。而西方哲学的观念、问题、方法和典范逐一进入到学术话语的中心地位。通过近代在哲学范式上的启蒙、反省和清理,既带来了传统哲学的部分解构,也促成了新的哲学范式的建设。
- 贾红莲
- 关键词:中国传统哲学范式
- 哲学对话形式的历史检讨被引量:2
- 2005年
- 对话与阐释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正在广泛地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并进而使这一哲学走向多样性以至多元化,文本的客观性以及哲学自身的立场于是成了疑问。因此,怎样对话,如何阐释,就成为不能也不应回避的问题。2005年6月23—26日,由青年哲学论坛、《哲学研究》编辑部、《哲学动态》编辑部共同主办,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以“建构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题,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维度”、“文本研究与建构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对话与建构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分论题展开了讨论。下面一组文章就是本次会议的部分成果。
- 贾红莲
- 关键词: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维方式
- 哲学创新∶可通约的与不可通约的——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关系为例被引量:4
- 2004年
- 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否实现综合创新,涉及到与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通约性问题。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而言,在社会功能层面,二者具有不可通约性;在学理层面上,二者则具有可通约性,但这种可通约性是有限制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导的。目前,如何使马哲与中哲通过对话达到可通约,其理论研究的语境仍不成熟;话语的先前设定问题影响到通约研究的深入;寻求马哲与中哲通约的思想文化基础尚不充分。因此,做好马哲与中哲通约问题的研究,是实现马哲综合创新的前提。
- 贾红莲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
- 康德哲学传统观探微
- 1999年
- 传统文化是康德历史哲学的最核心部分。他从自然目的论出发,认为传统是符合目的性的产物,在整体上可以看作是大自然一幕隐蔽计划的实现。为了理解传统,必须借助追求善的理性,理性是既定传统的合法统治者,是人类传统文化进步的必要条件。而要寻找传统发展的推动力,则只能借助于情欲、激情、恶意等非理性因素。康德在他的传统观问题上发挥了他的辩证思想,也是他的实践理性的具体运用。梳理他的哲学传统观。
- 贾红莲
- 关键词:康德哲学历史哲学传统观人类历史文化进步
- 叙述·反思·分析——西方哲学传统观探寻被引量:3
- 1997年
- 从哲学和方法论的角度,通过个案分析各个历史时代的主要哲学家、思想家对“传统”的态度和认识方法,便可发现西方哲学传统观经历了古典叙述型——近代反思型——现代分析型的转化。这种演变是思维逻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实历史运动的客观反映。当然,各种类型的哲学传统观既具有合理性,又具有历史局限性。重审传统学方法论应成为文化学、哲学、历史哲学在现时代的主要课题。
- 贾红莲
- 关键词:西方哲学传统观
- 中国传统哲学范式的现代转型被引量:1
- 2003年
- 中国传统哲学范式在历史上经历了从古典范式、近代范式到现代范式的转型,“哲学范式转型”意味着哲学重心的转移和透视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根本的变迁。20世纪上半叶,可以称为传统哲学范式向现代转型的最初阶段。应当说,传统哲学范式的转型是与历史事件分不开的。传统哲学范式向现代的转型得益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有两个基本的转型路向:首先表现为由意识形态向学术资源或知识形态的转型。这种转型突出地表现为现代新儒学对传统儒学范式进行了新的思考和变革,确立了它的现代形态。其次是为传统哲学范式向现代的转型做了准备,表现在对传统哲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清理,并以新的哲学思想(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传统哲学的整体框架给以全面审视。20世纪初的传统哲学范式的转型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自此以后,传统哲学从语言表述到问题视阈,从内容到方法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 贾红莲
- 关键词:传统哲学哲学范式
-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研究的现状被引量:13
- 2003年
- 哲学理论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未来走向的探讨中形成了基本共识 :即融会“中西马”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综合创新。因此 ,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尤其是与中国儒学关系的现状就显得更为重要。如果说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曾经就某些具体内容或方面产生过碰撞、比较、对峙、融通的话 ,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后半叶 ,这种对话从背景、前提、方法到预设的结果都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其中 ,研究背景的变化就是功能论的被悬置与学理论的确立 ,即从意识形态的争论过渡到了学术的争论。研究思路与方法则显示出两大特点 :前提假设与话语膨胀。应当说 ,这些问题都关涉到马克思主义本身和儒学本身的发展。
- 贾红莲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儒学
- 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思想的架构及现代价值被引量:24
- 2004年
- 政治伦理是社会政治生活中调节、调整人们的政治行为及政治关系的道德规范和准则.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思想形成的历史线索很长,是与中国文化传统、中国历史相伴随的;但研究线索却不长,片断的研究也有,系统的研究则刚刚开始真正起步.从观念上,中国传统思想整体自始至终都表现为政治的伦理化和伦理的政治化倾向,其中又以儒家的政治伦理理念为核心.从方法上,中国传统的政治伦理理念是前后承接的,由此,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思想可划分为政治伦理基本理念的形成阶段、实践阶段、制度化阶段和解体阶段.其中呈现的中心问题是,在中国特有的政治文化传统下,在伦理政治与法理政治之间如何选择?伦理政治在当代的合法性如何?
- 贾红莲
- 关键词:政治伦理思想封建礼制人道主义
- 中青年学者谈人才机制
- 2000年
- 经济、科技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面对国际范围内日益激烈的人才争夺,尽快建立一套有效机制,培养大批出类拔萃的尖端人才,形成一套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实现人才有序、有效流动,是落实我国人才战略的重要环节。为此,民盟中央科技委员会和群言杂志社于4月18日联合召开座谈会,邀请部分科研一线的中青年学者就这方面问题进行探讨。民盟中央主席丁石孙、副主席吴修平、俞泽猷等出席了座谈会。会议由民盟中央科技委员会主任黎乐民院士主持。与会的中青年学者有(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仲礼:中科院地质所所长王玉富:中科院半导体所副研究员王道文:中科院遗传所研究员叶兴国: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副研究员田静:中科院声学所研究员陈友民:中国农科院农业气象所副研究员吴忠华: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副研究员张波屏: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教授(书面发言)
- 丁仲礼王玉富王道文叶兴国田静陈友民吴忠华张波屏贾红莲梁万国黄荣怀康小青谭会兵
-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若干热点
- 2002年
- 2000~2001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一方面延续了前两年的共同课题,即对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历程的反思、总结和对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前景的展望;另一方面在一些新的方向上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主要有: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问题、方法和形态,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等等.
- 朱葆伟杨学功贾红莲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