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生晖

作品数:72 被引量:273H指数:11
供职机构: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经济管理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8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经济管理
  • 4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8篇轧机
  • 35篇板形
  • 32篇连轧
  • 32篇冷连轧
  • 31篇连轧机
  • 31篇冷连轧机
  • 21篇板形控制
  • 17篇冷轧
  • 16篇带钢
  • 15篇辊形
  • 8篇轧辊
  • 6篇有限元
  • 5篇轧带
  • 5篇数学模型
  • 5篇冷轧带
  • 5篇冷轧机
  • 5篇磨损
  • 5篇边降控制
  • 5篇超宽
  • 4篇支持辊

机构

  • 65篇武汉钢铁股份...
  • 52篇北京科技大学
  • 5篇武汉钢铁(集...
  • 1篇北京航天动力...

作者

  • 72篇贾生晖
  • 32篇张杰
  • 30篇曹建国
  • 16篇李洪波
  • 12篇褚玉刚
  • 10篇杨光辉
  • 9篇曾伟
  • 7篇尹晓青
  • 7篇米凯夫
  • 6篇王聪
  • 6篇刘海军
  • 5篇鲁海涛
  • 4篇闫沁太
  • 4篇陈先霖
  • 4篇肖晟
  • 3篇谭仁伟
  • 3篇宫贵良
  • 3篇李秾
  • 3篇周富强
  • 2篇顾云舟

传媒

  • 8篇北京科技大学...
  • 7篇钢铁
  • 6篇冶金设备
  • 4篇工程科学学报
  • 3篇轧钢
  • 2篇机械工程学报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制造业自动化
  • 1篇现代制造工程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钢铁研究
  • 1篇武钢技术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经济与管...
  • 1篇2004中国...
  • 1篇2006年中...
  • 1篇2007年中...
  • 1篇第4届中国金...
  • 1篇第六届中国国...
  • 1篇第七届中国钢...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 9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6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考虑带钢压下率的冷连轧机最佳工作辊径配置被引量:1
2009年
在分析轧机工作辊径对轧机横向刚度和纵向刚度的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在考虑带钢压下率的情况下冷连轧机的最佳工作辊径配置问题。可以看出,通过优化冷连轧机的工作辊辊经配置有利于减小和消除热轧来料的厚度和板形扰动,提高冷轧成品的厚度和板形控制精度;同时易于冷连轧机来料的咬入,提高冷轧带钢出口轧制速度;配辊方案将冷连轧机工作辊辊径按机架分成两个部分,易于现场工作辊配辊的实现。
杨光辉曹建国张杰米凯夫王聪贾生晖
关键词:冷连轧机带钢平坦度
五机架冷连轧机组轧制无取向硅钢板形控制目标曲线设定中附加应力的补偿
板形是无取向硅钢产品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板形目标曲线是板形控制中的核心问题,它制定得合理与否,对轧机生产的顺行、后工序的生产乃至用户的使用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对附加应力的补偿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板形目标曲线的精度.
贾生晖欧阳金明
关键词:无取向硅钢冷连轧机组板形控制
文献传递
冷连轧机硅钢板形控制目标的改进被引量:8
2002年
提出了冷连轧机硅钢板改进板形控制目标的方法,并为此计算了实测带钢横向温度 分布,用4次多项式可较准确描述附加应力的补偿,提高了板形控制目标曲线设定精度.
贾生晖张杰曹建国何安瑞顾云舟黄涛
关键词:冷连轧机板形控制无取向硅钢
冷连轧机SmartCrown轧辊磨损辊形对板形调控能力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针对宽带钢冷连轧机首次应用的SmartCrown板形控制技术,通过对SmartCrown轧辊大量实测得到了轧辊磨损辊形,采用遗传算法建立了轧辊磨损预报模型,并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三维辊系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了磨损辊形对SmartCrown板形控制技术在服役过程中板形调控能力的影响,提出了新辊形使用工艺策略.
贾生晖曹建国张杰尹晓青鲁海涛杨光辉
关键词:冷连轧机板形控制轧辊磨损数学模型
超宽带钢冷连轧机板形模式识别被引量:3
2015年
引入以三次勒让德多项式表达的基本板形模式,并采用基于最小二乘原理的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板形模式识别模型.对某厂2180 mm CVC(continuously variable crown)超宽带钢冷连轧机和1550 mm UCM(universal crown mill)普通宽带钢冷连轧机的板形进行了识别与对比,结果表明对超宽带钢轧机板形而言,引入三次基本板形模式识别出的主要板形缺陷为"OS(operating side)单侧肋浪加DS(driving side)单边浪",未引入为"四分之一浪";对普通宽带钢轧板形,识别结果均为"中浪",验证了在超宽带钢冷连轧机板形模式识别中引入三次基本板形模式的必要性,并讨论了此模型在超宽带钢冷连轧机板形缺陷分析及非对称板形控制方面的应用价值.
包仁人张杰李洪波贾生晖刘海军肖晟
关键词:模式识别
冷连轧机轧制力在线计算模型被引量:12
2006年
通过将轧制变形区离散化的方法,在考虑变形区内横截面上张应力、摩擦应力等影响因素沿带钢轧制方向分布规律及其与带钢厚度及压下量的关系的基础上,采用数学模型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了金属变形抗力,建立了冷连轧机轧制力在线计算数学模型.经大型工业轧机生产实践数据检验,该冷连轧机在线轧制力计算模型预报误差控制在6·1%以内,满足模型在线控制要求,可提高在线控制轧制力模型的计算精度.
周富强曹建国张杰尹晓青贾生晖曾伟
关键词:冷连轧机带钢轧制力数学模型
基于“大数据”的冷轧板形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为充分利用冷轧过程中的工艺数据,总结板形控制过程中的规律,文章借鉴了"大数据"的相关思想,对板形检测结果和大量工艺数据进行了分析,找到边部板形缺陷难以控制的原因在于冷连轧机现有板形控制手段能力不足,进而提出了能提高轧边部板形控制能力的辊形优化方法,并进行了工业试验,证明此方案的有效性。
包仁人张杰李洪波程方武贾生晖
关键词:大数据板形冷连轧机
冷连轧机轧制力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0
2007年
通过将轧制变形区划分为微单元,对变形区内轧制力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根据微单元塑性变形方程式,建立单位轧制压力的计算模型。针对变形抗力、摩擦因数等非线性因素,建立基于神经网络校正系数和工作参考点方法的数学模型,分析其在变形区内的变化规律。针对轧辊压扁和轧制力计算的耦合现象,采用计算机迭代计算的模型完成轧制力的解耦计算。工业轧机实际数据验证了采用微单元方式计算轧制力预报精度高,可用于生产实践。
周富强曹建国张杰尹晓青贾生晖曾伟
关键词:冷连轧机轧制力变形抗力
支持辊"啃边"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本文通过对支持辊"啃边"问题的理论分析,采用二维变厚度有限元模型对辊系变形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发现了产生"啃边"问题的原因,结合现场实际运用变接触轧制技术的思想设计了支持辊辊形,上机使用后,效果良好,证明了其有效性.
贾生晖曹建国谭仁伟
关键词:支持辊有限元辊系变形
文献传递
轧辊表面电火花毛化凹坑形状及温度场分析
本文针对板带轧机工作辊表面电火花毛化过程中轧辊表面凹坑形状、温度场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高斯热流密度分布的热源,建立了单个脉冲放电通道的热传导模型,并运用积分变换法和有限差分数值方法进行求解。讨论了轧辊表面在不同峰值电流...
吴长春张杰汪磊川贾生晖郝建伟胡典章
关键词:电火花加工轧辊热传导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