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谷莹丽

作品数:12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亚低温
  • 4篇缺血
  • 3篇卒中
  • 3篇局部亚低温
  • 2篇序贯
  • 2篇血性
  • 2篇亚低温治疗
  • 2篇抑郁
  • 2篇治疗脑梗死
  • 2篇同型半胱氨酸
  • 2篇蚓激酶
  • 2篇硫酸镁
  • 2篇脑出血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脑缺血
  • 2篇激酶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梗死

机构

  • 9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作者

  • 12篇谷莹丽
  • 4篇张卓伯
  • 3篇张丽
  • 3篇杨子超
  • 3篇刘丽娜
  • 3篇陈团团
  • 3篇孙萍
  • 2篇宋荣蓉
  • 2篇王岩
  • 2篇刘彬
  • 2篇杨仁江
  • 2篇高冠群
  • 1篇张艳蕉
  • 1篇孙兴元
  • 1篇方力群
  • 1篇王岩
  • 1篇王永贵
  • 1篇张隽
  • 1篇杨子超
  • 1篇赵宏

传媒

  • 5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国外医学(脑...
  • 1篇第九次全国神...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6
  • 1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DNF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抗抑郁剂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模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大脑中动脉新线栓法建立局灶脑缺血模型;加以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结合孤养法建立PSD大鼠模型,并予以氟西汀干预。应用Western-blot、real time-PCR分别检测应激18天和25天时海马BDN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应激13天后PSD组较对照组大鼠体重与糖水消耗比例降低,水平、垂直试验得分下降(P<0.01)。第18、25天,PSD组BDNF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1)。PSD组BDNFmRNA的表达在应激18天时较正常组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至25d时,表达含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8、25天,氟西汀干预组BDNF蛋白及mRNA水平均较PSD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 BDNF对卒中后抑郁发生有促进作用,氟西汀能提高PSD中BDNF的表达。
方力群王永贵张征白静张隽谷莹丽
关键词:氟西汀
同型半胱氨酸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发病72 h内入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71例,将患者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空腹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4项生化指标,并对各组进行既往病史采集,记录病灶部位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析HCY水平与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TC、TG、LDL、梗死部位及NIHSS评分的关系,比较进展组和非进展组中HCY等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高HCY组(HCY>10.3μmol/L)患者男性比例、LDL水平、NIHSS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HCY组(HCY≤10.3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患者与非进展组比较,男性比例、TG、HCY水平、NIHSS评分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HCY水平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减低HCY水平可预防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所森张卓伯高冠群王岩谷莹丽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低温脑保护的降温方法被引量:4
2005年
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亚低温治疗对脑部疾病具有肯定的疗效。对亚低温脑保护的降温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不同部位的脑组织之间存在温度梯度,不同深度的脑实质对脑表面温度变化的敏感性也不一致,而且脑实质与躯体核心温度也存在显著差异,这给亚低温治疗的降温方法和温度监测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寻找一种操作简单和降温迅速的亚低温治疗方法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谷莹丽杨子超
关键词:脑保护脑血管病
病灶中心局部亚低温治疗实验性脑出血
本研究的目的是:①研究内囊区脑出血(ICH)模型给予一种新的局部亚低温方法,即病灶中心局部亚低温后,神经病理形态学的改变,探讨亚低温对神经组织的影响。②定量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定量分析脑组织内钠、钾含量。③观察IC...
谷莹丽
关键词:脑出血亚低温水通道蛋白-4病灶
文献传递
BRCA-1基因与神经干细胞
2012年
乳腺癌易感基因(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Brca-1)是肿瘤抑制基因家族中的一员,它是乳腺癌特异性抑癌基因,1994年Miki等[1]采用定位克隆方法首次将Brca-1分离出来。Brca-1能防止细胞过快地或失去控制地生长和分化,在调节细胞进程、DNA损伤修复、细胞生长与凋亡及转录活化和抑制等多种生物学途径都发挥重要作用,Korhonen等2003年报道Brca-1基因可促进体外培养的大鼠来源的神经干细胞的增殖。
杨仁江高冠群张卓伯王岩谷莹丽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增殖
血尿酸水平与缺血性卒中相关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血尿酸水平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缺血性卒中患者(病例组)100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100例,分别测定空腹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并对病例组进行颈部动脉超声检查、NIHSS评分、BI指数计算。比较两组尿酸水平及病例组不同血尿酸水平下UA、TC、TG、LDL-C、HDL-C的指标变化及NIHSS评分、BI指数、颈部血管斑块形成率的差别。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空腹血尿酸升高的例数,分别为46例和17例,分别占46%和17%;血尿酸平均浓度分别为485.96±76.03(μmoL/L)和343.12±61.4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尿酸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例组UA、TC、TG、LDL-C、HDL-C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对病例组血尿酸水平,颈部血管超声结果、NIHSS评分、BI指数进行分析。病例组患者血尿酸水平与病情及预后有平行关系,即血尿酸水平高,颈部血管斑块形成率高,病情重,预后差。结论:高尿酸血症(HUA)是缺血性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是防治缺血性卒中的综合因素之一。
高冠群杨仁江张卓伯王岩谷莹丽
关键词:血尿酸缺血性卒中血脂测定
蚓激酶序贯于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应用蚓激酶序贯于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并与对照组在凝血3项、血流变学及临床神经功能评分等方面进行比较。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蚓激酶序贯于巴曲酶治疗组及巴曲酶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d、7d、14d、21d、30d测定凝血3项、血流变学及神经功能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例在治疗前、治疗后3d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凝血3项、血流变学指标治疗后7d、14d、21d、30d上述指标存在显著差异,神经功能评分于治疗后30d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蚓激酶序贯于巴曲酶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的反弹,巩固和加强治疗效果。
杨子超宋荣蓉谷莹丽刘彬
关键词:巴曲酶蚓激酶急性脑梗死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帕金森病临床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及其与PD严重程度、运动、认知及抑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比较53例PD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浆Hcy及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并对血浆Hcy与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统一的Hoehn and Yahr(修正)分期量表(H&Y)、PD评价量表(UPDRS)运动分量表(UPDRS III)、简易智能精神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MDS)对PD患者进行评分,分析Hcy与PD患者严重程度、运动、认知功能及抑郁的相关性。结果:PD组及对照组的Hcy浓度分别是(16.2±3.1)、(10.1±2.6)μmol/L,PD组血浆Hcy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示被检者血浆Hcy水平与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存在负相关。PD患者Hcy水平与H&Y、UPDRSIII、MMSE、HMDS评分具有显著性相关(分别为r=0.483,r=0.525,r=-0.429,r=0.481,P均<0.05)。结论:PD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与维生素B12、叶酸呈负相关。PD患者Hcy水平和疾病严重程度、运动、认知程度、抑郁倾向相关。
张丽孙萍谷莹丽刘丽娜陈团团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帕金森病抑郁
亚低温联合镁剂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rt-PA溶栓为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脑血流再通后挽救濒临死亡的神经细胞同时,也可能发生更为严重而持久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本研究探讨联合应用局部亚低温(32-35℃)及硫酸镁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及再通模型,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组、亚低温组、硫酸镁组、亚低温+硫酸镁组,每组10例,采用Longa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干湿重法、TUNEL技术,检测和比较各组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的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及凋亡细胞数。结果:与常温组相比,亚低温组与亚低温+硫酸镁组的梗死体积、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凋亡细胞数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与亚低温组相比,亚低温+硫酸镁组局灶脑缺血大鼠的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凋亡细胞数均显著减少,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应用亚低温相比,局部亚低温与硫酸镁联合应用,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可发挥更有效的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凋亡及减轻脑水肿有关。二者联用可能为缺血性卒中患者提供一种减轻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的有效脑保护方法。
张丽孙萍谷莹丽刘丽娜陈团团
关键词:亚低温硫酸镁脑缺血再灌注
微创钻颅联合病灶中心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 观察微创钻颅术后病灶中心局部亚低温对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6例,随机分为常温组(20例)、病灶外侧组(20例)和病灶中心组(16例),3组均给予微创钻颅术及常规治疗,常温组未给亚低温治疗,病灶外侧组在钻颅后立即行病灶外侧局部亚低温治疗,病灶中心组钻颅后行病灶中心低温盐水持续灌注引流4h后给予病灶外侧局部亚低温,2组局部亚低温时间72h。比较3组治疗有效率、病死率,治疗前后脑水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3个月后Barthel指数。结果病灶中心组、病灶外侧组和常温组有效率分别为81.3%(13/16)、60.0%(12/20)和40.0%(8/20),病死率分别为12.5%(2/10)、15.0%(3/20)和20.0%(4/20);病灶中心组脑水肿体积小于其他2组(P均〈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于其他2组(P均〈0.05)、Barthel指数亦高于其他2纽(P均〈0.05)。结论病灶中心亚低温能有效地起到脑保护作用,微创钻颅术联合病灶中心亚低温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明里加快神经功能,晦茸隆低对砖牵.
孙兴元杨子超谷莹丽张卓伯赵宏蒋丽艳张艳蕉
关键词:局部亚低温脑出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