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振

作品数:39 被引量:168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5篇头坏死
  • 15篇坏死
  • 15篇骨头
  • 15篇骨头坏死
  • 15篇股骨
  • 15篇股骨头
  • 15篇股骨头坏死
  • 14篇关节
  • 11篇关节置换
  • 10篇置换术
  • 9篇膝关节
  • 8篇术后
  • 8篇全膝关节
  • 8篇全膝关节置换
  • 8篇膝关节置换
  • 7篇信号
  • 7篇信号通路
  • 7篇通路
  • 7篇全膝关节置换...
  • 7篇膝关节置换术

机构

  • 37篇四川大学华西...
  • 5篇广安市人民医...
  • 4篇华西医科大学
  • 3篇四川大学
  • 2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39篇谭振
  • 30篇康鹏德
  • 23篇谢小伟
  • 16篇裴福兴
  • 15篇邓立庆
  • 8篇沈彬
  • 7篇周宗科
  • 7篇王光林
  • 7篇杨静
  • 7篇马俊
  • 6篇刘雷
  • 6篇黄富国
  • 6篇王浩洋
  • 5篇黄仲
  • 4篇郭强
  • 4篇李亮
  • 2篇岳辰
  • 2篇张晖
  • 2篇黄强
  • 2篇李东海

传媒

  • 9篇中国矫形外科...
  • 9篇第二届海峡两...
  • 5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华西医学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6篇2017
  • 1篇2016
  • 17篇2015
  • 14篇2014
  • 1篇2013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闭口万向螺钉骶髂固定系统联合后路部分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型骶骨骨折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评价应用闭口万向螺钉(closed multi-axial screws,CMAS)骶髂固定系统联合后路部分脊柱内固定系统行腰椎-骨盆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1月采用CMAS骶髂固定系统联合后路部分脊柱内固定系统行腰椎-骨盆内固定治疗的25例(39侧)不稳定型骶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19~55岁,平均33.9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5例,高处坠落伤8例,挤压伤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13 d,平均3.5 d。骨折按Denis分型:Ⅰ型2侧,Ⅱ型20侧,Ⅲ型17侧。术前20例伴神经损伤,根据Gibbons评分Ⅰ级2例,Ⅱ级2例,Ⅲ级7例,Ⅳ级9例。术后2 d根据Matta标准对骨折复位质量进行评价,根据Majeed功能评分标准及Gibbons评分标准分别对临床功能和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手术时间80~15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量250~1 400 mL,平均570 mL。2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经清创术及抗生素治疗后愈合。2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22个月,平均18个月。X线片及CT复查示骶骨骨折均达临床愈合,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周。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获优32侧、良好6侧、一般1侧,优良率97.5%。术后12~20个月,平均13个月取出内固定物,无螺钉松动、断裂,内固定物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未见明显电解离现象发生。末次随访时,根据Majeed标准评价临床功能,为64~98分,平均84.7分;获优18例、良好5例、一般2例,优良率92.0%。20例神经损伤者其神经功能较术前明显恢复,Gibbons评分获Ⅰ级8例,Ⅱ级8例,Ⅲ级3例,Ⅳ级1例。结论应用CMAS骶髂固定系统联合后路部分脊柱内固定系统行腰椎-骨盆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骶骨骨折,不仅为骶骨骨折提供了坚强固定,实现早期完全负重,而且可进行术中骶神经探查及减压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黄仲孟维锟李亮谭振郭强刘雷黄富国王光林
关键词:骶骨骨折骨盆骨折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前疼痛的病因及其机制的研究现状被引量:7
2015年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目前已被临床验证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一种成熟技术,但由于膝关节解剖位置、结构特殊,术者技术水平不一以及髌股关节的特殊性,术后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而影响疗效。国外报道,TKA术后患者中膝前疼痛的发生率为8%-50%[1,2]。
李东海康鹏德谭振谢小伟杨周源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病因疼痛膝前膝骨关节炎
糖皮质激素对破骨细胞的影响及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对破骨细胞的影响及破骨细胞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探索二磷酸盐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对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防治作用.方法:(1)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因股骨头坏死和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
谢小伟裴福兴康鹏德谭钢王浩洋谭振邓力庆杨周源
关键词:破骨细胞糖皮质激素股骨头坏死阿伦磷酸钠
含rhBMP-2活性生物骨修复山羊胫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含rh BMP-2生物活性骨修复山羊胫骨缺损后的生物学性能和新成骨特点。评价其局部成骨活性及修复骨缺损的能力,为临床骨缺损的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24只健康成年山羊,雌雄不限,体重20~25 kg,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于双侧胫骨内侧正中,距平台下约20mm,制作成直径为10mm的圆形胫骨骨缺损模型,分组植入材料,A组:含rh BMP-2活性生物骨;B组:自体髂骨;C组:硫酸钙;D组: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术后4、8、12周时进行影像学及组织学检查以观察和评价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影像学显示:术后4周可见含rh BMP-2活性生物骨开始降解吸收,骨缺损区有新生骨形成;8周可见缺损区骨痂性愈合;12周可见骨愈合,髓腔再通,皮质骨增厚。组织学显示:4周时植骨区出现大量骨小梁,材料开始降解;8周可见骨小梁融合成片,材料大部分降解;12周时骨缺损基本修复,可见板层骨,骨髓腔再通,材料被完全降解、吸收。[结论]含rh BMP-2活性生物骨具有较强的诱导成骨活性和修复骨缺损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邓立庆谭振谢小伟康鹏德
关键词:RHBMP-2牛松质骨山羊骨缺损
雷奈酸锶对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雷奈酸锶对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 大鼠采用激素造模法造模(每日腹腔注射强的松20mg/kg,连续注射4周,同时灌胃阿莫西林溶液预防感染).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
谭振康鹏德谢小伟陈卓马俊邓立庆杨周源
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雷奈酸锶WNT信号通路
经皮股骨头头颈开窗死骨清除人工骨打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皮股骨头头颈开窗死骨清除人工骨打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塌陷前期)的近期疗效观察.方法 从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本组共26例(26髋)诊断为ONFH(Ficat Ⅱ期)患者接...
康鹏德谭振裴福兴谢小伟邓立庆杨周源沈彬杨静周宗科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糖尿病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及功能的影响
目的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已成为治疗晚期膝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手术方式.它不仅可以有效缓解膝部疼痛,而且也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然而TKA术后的疗效却受到多因素的影响,这...
杨周源刘慧芳谢小伟谭振邓立庆康鹏德
关键词:糖尿病
股骨头钻孔液氮冷冻法建立山羊股骨头坏死模型
[目的]研究通过股骨头钻孔液氮冷冻法建立山羊股骨头坏死模型.[方法]12只山羊24髋随机法分配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山羊采用股骨头钻孔液氮冷冻灌注法灌注山羊股骨头,对照组山羊采用股骨头钻孔灌注生理盐水法,术后80万IU...
谭振康鹏德谢小伟陈卓马俊邓立庆杨周源张东刚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液氮冷冻山羊
髌骨去神经化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前痛的影响: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髌骨去神经化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前痛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和VIP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为建...
谢小伟裴福兴康鹏德王浩洋黄泽宇谭振邓力庆杨周源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膝前痛META分析
股骨头钻孔液氮冷冻法建立山羊股骨头坏死模型
目的:研究通过股骨头钻孔液氮冷冻法建立山羊股骨头坏死模型。方法:12只山羊24髋随机法分配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山羊采用股骨头钻孔液氮冷冻灌注法灌注山羊股骨头,对照组山羊采用股骨头钻孔灌注生理盐水法,术后80万IU青霉...
谭振康鹏德陈卓谢小伟马俊邓立庆杨周源张东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液氮冷冻山羊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