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艳军
- 作品数:23 被引量:146H指数:7
- 供职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重症肝功能衰竭合并MODS临床研究
- 目的 观察三种组合的非生物性人工肝治疗急性重症肝衰竭伴MODS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按肝衰竭诊疗指南分期属肝衰中晚期并符合MODS评分中肝脏评分Ⅳ级的患者31例,随机选择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和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P...
- 李茂琴张先江李家琼史载祥许继元卢博王晓猛许艳军李琳莫逊
- 关键词:急性肝功能衰竭人工肝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 复温速度对亚低温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神经保护作用的影响
- 目的 探讨不同复温速度对亚低温神经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39例亚低温治疗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Ⅰ组(n=13,复温速度0.1℃/h)、Ⅱ组(n=13,复温速度0.2℃/h)及Ⅲ组(n=13,复温速度0.3℃/h)....
- 史载祥王晓猛李茂琴李家琼许艳军李琳莫逊
- 感染性休克复苏中血管活性药撤离对预后影响
-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复苏中有计划血管活性药撤离对组织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入ICU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1 8~28且Glasgow昏迷评分>7分的感染性休克患者,2006年10月至2009年6月为常规治疗组(A),...
- 李家琼李茂琴史载祥许继元张舟李琳卢飞莫逊许艳军
-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血管活性药病死率
- 文献传递
- 反复肺复张联合肺保护性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损伤的作用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评价反复肺复张联合肺保护性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损伤的作用。方法选择30例ARDS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双水平正压通气模式(BIPAP)实施肺复张(RM),高水平和低水平压力分别为40和20cmH2O,呼吸14次/min,吸:呼=1:1.5,时间持续2min;每2h复张1次,共复张3次(RM1、RM2、RM3)。监测肺复张前、每次肺复张后10min和反复复张后4h的血流动力学和肺气体交换及血管外肺水(EVLW)的指标;肺复张前、反复肺复张后10min和4h采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TNF-α、IL-6和IL-10浓度。结果每次肺复张后10min和反复肺复张后4h与肺复张前比较,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每次肺复张后10min和反复肺复张后4h与肺复张前比较,PaO2/FiO2明显增加,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明显减少,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RM3后10min与RM1后10min比较,PaO2/FiO2明显增加,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RM3后10min和反复肺复张后4h与RM1后10min比较,EVLWI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肺复张后10min和4h与肺复张前比较,细胞因子TNF-α、IL-6、IL-10均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肺复张联合肺保护性通气可提高ARDS患者PaO2/FiO2,减少EVLW,且不加重ARDS的肺损伤。
- 李茂琴李家琼许继元史载祥张舟卢飞李琳许艳军莫逊
- 关键词:血管外肺水肺复张
- 重症感染患者早期应用小剂量肝素治疗的效果初步观察与评估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研究重症感染患者早期应用小剂量肝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重症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ICU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期加用小剂量肝素,对比两组重症感染患者的各项血样指标、住院时间和生存率.结果 治疗1 d后,对照组重症感染患者的血小板计数高于实验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7 d后,对照组的PT和APTT均高于实验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住院时间更短,生存率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应用小剂量肝素治疗重症感染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 孙胜利卢博许艳军莫逊
- 关键词:重症感染肝素
- 局部枸橼酸抗凝在出血的危重患者血液净化中的应用
- 目的 观察局部枸橼酸抗凝在出血的危重患者血液净化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我科2013年1月-12月出血及存在高危出血风险的肾功能不全患者12例,共治疗22例次.在治疗原发病同时,给予CRRT,模式为CVVHDF...
- 许艳军李茂琴史载祥
- 关键词:枸橼酸出血连续血液净化
-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器官功能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5
- 2015年
- 目的:探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器官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徐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符合感染性休克诊断标准的患者84例,按随机信封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参附注射液治疗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参附注射液治疗组(参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100 mL,以微量泵20 mL/h连续静脉泵入,每日2次,共7 d。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6、12、24、48、72 h血流动力学状态、乳酸水平及血管活性药使用情况、器官功能、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脱离呼吸机时间、住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时间、无器官衰竭时间、28 d病死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均升高,心率(HR)、乳酸水平均下降(均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参附治疗组治疗后24 h MAP水平明显升高〔mmHg(1 mmHg=0.133 kPa):75.40±9.75比71.80±11.08,P<0.05〕,持续到48 h;治疗后6 h CI水平明显升高(mL·s^-1·m^-2:75.18±34.84比67.35±39.34,P<0.05),持续到48 h;治疗后6 h乳酸水平明显降低(mmol/L:2.03±0.82比2.24±0.97,P<0.05);两组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常规治疗组γ-谷氨酰转肽酶(GGT)治疗后1 d、3 d均升高,5 d开始降低,7 d时最低(U/L:26.75±16.74比46.96±25.85);而参附治疗组治疗后1 d升高,3 d开始降低,7 d时最低(U/L:22.41±17.87比51.23±27.74);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氧合指数(PaO2/FiO2)治疗后1、3、5、7 d均升高,尿素氮(BUN)、肌酐(Cr)治疗后各时间点均降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1、3、5 d�
- 李茂琴潘翠改王晓猛莫逊史载祥许继元许艳军韩冠杰
-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器官功能
- 局部枸橼酸抗凝在高危出血风险的危重患者血液净化中的应用
- 目的 观察局部枸橼酸抗凝在出血的危重患者血液净化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我科2013年01月至12月出血及存在高危出血风险的肾功能不全患者12例,共治疗22例次.在治疗原发病同时,给予CRRT,模式为CVVHD...
- 许艳军史载祥王志栋陈葶李茂琴
- picco指导的crrt液体管理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CRRT持续肾脏替代治疗中以PICCO指导液体管理对患者临床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至2016年我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在CRRT治疗中选择常规液体管理方式与PICOO指导液体管理。结果:患者复苏后6h乳酸<2mmo L/L以及Scv O2≥70%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48h复苏液体用量、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机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水肿发生率与28d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O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管理,可以提供患者血流动力学量化监测指标,有利于患者CRRT治疗的预后,减少药物及液体用量。
- 许艳军杨喆
- 关键词:PICCOCRRT液体管理感染性休克
- 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重症肝功能衰竭合并MODS临床研究
- 目的观察三种组合的非生物性人工肝治疗急性重症肝衰竭伴MODS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按肝衰竭诊疗指南分期属肝衰中晚期并符合MODS评分中肝脏评分Ⅳ级的患者31例,随机选择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和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PE+...
- 李茂琴李家琼史载祥许继元卢博王晓猛许艳军李琳莫逊张先江
- 关键词:急性肝功能衰竭人工肝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