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甲翔 作品数:18 被引量:110 H指数:5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p53和DNA损伤调控基因1促进结直肠癌细胞转移及上皮-间充质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检测p53和DNA损伤调控基因1(PDRG1)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探讨PDRG1在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癌(SW620)和正常结肠(NCM460)2种细胞中PDRG1 mRNA及蛋白的表达。转染PDRG1过表达载体和小干扰RNA(siRNA)感染序列至SW620细胞,实验分为3组,过表达转染组,阴性转染对照组,抑制组。Western blot检测PDRG1、锌指蛋白转录因子1(Snail1)、上皮型钙黏附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蛋白的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检测转染Snail1 siRNA感染序列对过表达PDRG1 SW620的影响。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或者Fisher′s精确检验,采用t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PDRG1 mRNA和蛋白在SW620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853±0.118、1.563±0.064,明显高于NCM460中的1.00±0.00、1.00±0.00(t=12.51、15.08,P<0.01)。SW620细胞转染PDRG1过表达载体后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t=20.073、16.842,P<0.01)明显升高,转染72 h后细胞增殖水平高于对照组(t=4.857,P<0.01),侵袭和迁移细胞数122.3±18.1、174.6±13.2,较对照组99.5±16.2、110.5±12.2明显增加(t=2.956、11.271,P<0.01)。Snail1、Vimentin的表达明显升高(t=9.756、10.950,P<0.01),E-Cadherin的表达明显降低(t=-6.060,P<0.01)。SW620细胞转染PDRG1 siRNA后mRNA和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8.072、12.704,P<0.01),转染48、72 h后增殖水平低于对照组(t=5.557、-4.782,P<0.01),侵袭和迁移细胞数(30.8±8.6、37.5±8.9),较对照组(117.6±12.8、126.9±11.9)明显降低(t=-17.734、-18.873,P<0.01)。Snail1、Vimentin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t=-7.588、-7.187,P<0.01),E-Cadherin的表达明显升高(t=13.239,P<0.01)。转染Snail1 siRNA感染序列逆转了PDRG1调节的上皮-间充质化(EMT)过程和细胞迁移和侵 袁甲翔 王佳辰 王群 沈新生 王钊 司亚卿 翟二涛关键词:结直肠癌 上皮-间充质转化 应激诱导磷酸化蛋白1调控分化抑制因子3表达在胃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及侵袭迁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应激诱导磷酸化蛋白1(STIP1)通过调控分化抑制因子3(ID3)的表达在胃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及侵袭迁移过程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Westernblot和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胃癌细胞(BGC803)和正常胃黏膜细胞(GES-1)2株细胞中STIP1、ID3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转染STIP1过表达载体和小干扰RNA(siRNA)感染序列至胃癌细胞,检测STIP1和ID3的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Westernblot检测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并与阴性转染细胞比较。结果STIP1mRNA和蛋白在BGC803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851±0.058,2.033±0.107,明显高于GES-1中的1.000±0.034,1.000±0.031(t=21.924,P=0.000;t=16.061,P=0.004)。ID3mRNA和蛋白在BGC803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629±0.063,2.374±0.096,明显高于GES-1中的1.000±0.025,1.000±0.029(t=16.074,P=0.004;t=23.731,P=0.002)。转染STIP1过表达载体后ID3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2.018±0.124,较对照组1.331±0.036(t=9.216,P=0.012)明显升高;转染48h和72h后细胞增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10.594,P=0.002;t=8.269,P=0.004);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t=5.669,P=0.011;t=5.265,P=0.013);Vimentin的表达明显升高(t=7.410,P=0.005),E-cadherin明显降低(t=-5.821,P=0.010)。转染STIP1siRNA感染序列后ID3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732±0.037,较对照组的1.252±0.051明显降低(t=-14.295,P=0.001);转染48h、72h后细胞增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19.851,P=0.000;t=-19.222,P=0.008);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t=-5.822,P=0.010;t=-4.859,P=0.017);Vimentin的表达明显降低(t=-6.244,P=0.008),E-cadherin明显升高(t=7.697,P=0.005)。结论STIP1调控ID3表达促进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上皮-间充质转化。 袁甲翔 王群 司亚卿 王钊 沈新生 翟二涛关键词:胃癌 上皮-间充质转化 肥胖症患者经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肥胖症患者经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的近期疗效。方法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5-07—2018-02间对18例肥胖患者实施LSG,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LSG。术后出现1例肺部感染,给予抗感染处理后治愈出院。未发生胃出血、胃漏等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术后6个月,患者体质量由(101. 72±11. 56) kg降至(77. 56±15. 6) kg。体质量指数(BMI)由(39. 56±7. 02) kg/m2降至(29. 4±4. 45) kg/m^2。腰围由(106. 23±10. 23) cm降至(93. 45±14. 87) cm。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随访过程中观察到与肥胖症相关的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关节痛、脂肪肝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症状均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 LSG治疗肥胖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肥胖症相关的疾病有显著改善作用,早期效果显著,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王立刚 司亚卿 王群 袁甲翔 王钊 王佳辰 徐云飞关键词:腹腔镜 袖状胃切除术 肥胖症 减重 大网膜部分切除在腹腔镜腹膜透析管置入术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大网膜部分切除术在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腹膜透析管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腹腔镜外科于2017-01—2019-08间收治的268例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其中190例行常规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管植入术(常规腹腔镜组)、78例行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管置入并大网膜部分切除术(大网膜切除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血红蛋白、术前肌酐值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8例手术均获成功,大网膜切除组手术时间长于常规腹腔镜组,手术费用多于常规腹腔镜组;常规腹腔镜组堵管10例,大网膜切除组无堵管病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管置入并大网膜部分切除术,对预防术后大网膜包裹腹膜透析管效果良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王涛 司亚卿 袁甲翔 王群 王钊 王佳辰 徐云飞 王怡关键词:腹腔镜 腹膜透析管 围手术期病人的血糖调控 被引量:21 2011年 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维持血糖稳定是一大难题。围手术期高血糖能引发病人术后感染和增加病死率。尽管如此,严格控制血糖(如胰岛素强化治疗)却能导致低血糖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合理目标和最佳方式仍无充分的依据。本文作者复习近年来的有关研究,并结合自己临床经验,现就围手术期病人的血糖控制作一探讨。 赵春临 袁甲翔 张谢夫关键词:围手术期 血糖控制 胰岛素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大鼠阑尾切除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大鼠阑尾切除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18月龄的老年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和治疗组,空白组不做任何操作;模型组和治疗组均使用七氟烷麻醉后行阑尾切除术;治疗组在术前和术后给予右美托咪定(100μg/kg)治疗。术后第2天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各组大鼠认知功能,取各组血浆、大脑海马组织;检测大鼠血浆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对3组海马组织进行病理染色及TUNEL染色分析,检测大鼠海马损伤情况。然后对3组海马组织中β-淀粉样蛋白(Aβ)、凋亡通路激活情况、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mRNA表达水平及核因子(NF)-κB激活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血浆IL-1β、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治疗组指标水平相比于模型组显著改善(P<0.05);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TUNEL染色显示模型组海马组织细胞损伤程度及凋亡细胞数目较空白组显著升高,治疗组海马组织指标水平较模型组显著改善(P<0.05);模型组海马组织中Aβ、剪切的半胱氨酸蛋白酶(cleaved-caspase)3和剪切的多聚ADP-核糖聚合酶(cleaved-PARP)1含量显著高于空白组,治疗组海马组织中指标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海马组织中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 mRNA表达、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α磷酸化及细胞核内NF-κB p65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组,治疗组海马组织中指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够通过作用NF-κB通路改善海马区炎症反应改善老年大鼠阑尾切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张臣 蔡灵乐 李浩田 王娜 谢毅 袁甲翔关键词:阑尾切除术 认知功能障碍 转录因子FOXP3参与肿瘤免疫逃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08年 袁甲翔 张谢夫 赵春临 郭晓磊关键词:FOXP3 CD4^+ CD25^+调节性T细胞 肿瘤免疫 完全腹腔镜下左肝蒂阻断行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 被引量:34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左肝蒂阻断法行完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月9月—2015年12月间行手术治疗(左半肝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探查、胆道镜探查取石、T管引流)的3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资料,其中18例患者应用左肝蒂阻断法行完全腹腔镜下手术(腹腔镜组),14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手术。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延长(273.0 min vs.214.0 min,P<0.05),手术费用增加(5 550.0元vs.3 962.0元,P<0.05),但术后丙氨酸转氨酶水平(术后1 d:158.2 U/L vs.291.5 U/L;术后7 d:33.3 U/L vs.52.2 U/L)、疼痛缓解时间(3.2 h vs.5.0 h)、术后排气时间(23.3 h vs.45.5 h)、术后住院时间(12.0 d vs.15.7 d)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均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226.7 m L vs.189.3 m L)、住院总费用(41 304.4元vs.41 399.8元)、总并发症发生率(11.2%vs.2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均无结石残留。结论:完全腹腔镜下左肝蒂阻断行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安全、可行、有效,虽然手术时间稍长,但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 陈洋 司亚卿 王钊 王群 王佳辰 袁甲翔 厉荣康关键词:胆结石 肝切除术 腹腔镜 高龄合并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及T管引流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高龄合并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及T管引流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and T-tube drainage,LCBDE-TD)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总结其手术方法与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3-12 28例65岁以上高龄合并上腹部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15例行LCBDE-TD,13例行开腹胆总管探查及T管引流术(open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and T-tube drainage,OCBDE-TD).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通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28例手术均获成功.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20.4 min±40.6 min、164.4 min±47.9 min(P=0.014<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2.0mL±33.4 mL、110.8 mL±52.8 mL(P=0.006<0.05);术后通气时间分别为3.9 d±1.0 d、4.9 d±1.1 d(P=0.022<0.05);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8.5 d±2.2 d和13.4 d±5.0 d(P=0.002<0.05);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合并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LCBDE-TD,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 刘阳 王钊 王群 袁甲翔 王佳辰 申云端 司亚卿关键词:腹腔镜 高龄 上腹部手术 核转录因子FOXP3在胃癌患者体内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检测核转录因子FOXP3在胃癌患者体内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RT-PCR检测30例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肿瘤组织淋巴细胞中FOXP3mRNA表达,与20例健康志愿者PBMC及20例病灶旁正常胃组织淋巴细胞中FOXP3mRNA的表达进行对比和统计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胃癌组织和20例正常胃组织中FOXP3蛋白表达.结果:FOXP3mRNA在胃癌患者PBMC和胃癌组织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健康对照组PBMC和正常胃组织淋巴细胞中的表达(t=25.615,23.894,均P<0.01).FOXP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的表达显著其在高于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t=4.868,P<0.01).结论:高表达的FOXP3可能导致胃癌细胞免疫逃逸,参与胃癌的发展过程. 袁甲翔 张谢夫 赵春临 吕新全 郭晓磊关键词:FOXP3 调节性T细胞 肿瘤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