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巧平

作品数:10 被引量:12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泡桐
  • 3篇泡桐丛枝病
  • 3篇白杨
  • 3篇MLO
  • 3篇丛枝病
  • 2篇芽分化
  • 2篇优良无性系
  • 2篇体细胞胚
  • 2篇组培
  • 2篇无性系
  • 2篇毛白杨
  • 2篇核桃
  • 2篇不定芽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变化
  • 1篇兴安落叶松
  • 1篇选育
  • 1篇芽形成
  • 1篇杨派
  • 1篇腋芽

机构

  • 6篇中国林科院
  • 4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10篇袁巧平
  • 7篇黄钦才
  • 5篇董茂山
  • 3篇田国忠
  • 2篇张锡津
  • 1篇顾万春
  • 1篇林静芳
  • 1篇李玲

传媒

  • 3篇林业科技通讯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林业实用技术

年份

  • 3篇1994
  • 2篇1992
  • 4篇1990
  • 1篇198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泡桐微茎尖培养脱除泡桐丛枝病原(MLO)的研究被引量:6
1994年
以感染丛枝病原(MLO)的泡桐组培苗为试材,大量切取长度在0.3mm~0.5mm范围内的微茎尖,在MS和附加0.1mg/LIBA和1~7mg/L6-BA的培养基上进行脱毒试验。根据外植体培养过程的病状有无.病源MLO的DAPI荧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检查结果,证明微茎炎培养能够获得脱除泡桐丛枝病原MLO的试管苗,其脱毒率在14.29~28.57%之间。脱毒的两个无性系试管苗经连续继代培养一年以上,其生长性状正常且稳定。试验还显示了微茎炎培养脱毒率受采用的茎尖大小、切割技术、培养基中的激素比例及无性系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黄钦才田国忠袁巧平张锡津
关键词:泡桐
兴安落叶松组织培养中丛生芽形成的研究被引量:8
1992年
15年生兴安落叶松当年枝条上的休眠芽经离体培养,其丛生芽发生频率最高为31.3%,使外植体利用率比用顶芽的大幅度提高。研究发现SH培养基对丛生芽的诱导频率高于MS培养基。在SH培养基上外植体产生的玻璃化苗少,其丛生芽分化率提高。如果利用较高浓度的激素处理,丛生芽发生的时间还可以缩短。
杜晓光袁巧平李玲
关键词:兴安落叶松
毛白杨优良无性系腋芽快速繁殖新工艺被引量:2
1992年
为了保持优良无性系的遗传特性,研究腋芽直接形成芽的快速增殖方法,对基本培养基N、K等营养元素进行优选试验,筛选出最佳的初次培养基:改良的MS(1/4NH_4NO_3,1/4KNO_3,其他成分不变)+BA0.2mg/L+NAA0.01mg/L+蔗糖2.5%;继代培养基:改良的MS(1/4NH_4NO_3,1/4KNO_3,增加KH_2PO_450mg/L,其它成分不变)+BA0.2mg/L+蔗糖2.5%和生根培养基:改良的MS(1/4NH_4NO_3,其他成分不变)+NAA0.03mg/L+蔗糖1.5%。组培苗芽苗不发生玻璃化,生长粗壮,1个芽一年可增殖近2万株;生根率98%以上,根系良好;全光喷雾移栽,成活率达83.06%。
黄钦才董茂山袁巧平
关键词:毛白杨无性系腋芽
离体培养条件下核桃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胎发生被引量:27
1990年
采自幼树、成年树及成年树伐根萌条的嫩梢腋芽,在改良DKW培养基+6-BA1.0mg/L中可伸长生长;在加有6-BA1.0mg/L+IBA 0.01mg/L的继代培养基中,可保持腋芽的生长并形成不定芽。芽增殖率为每月600%左右。芽苗经5.0mg/L IBA处理7天,然后在含活性炭的无激素培养基中培养20天,有54%可生根成苗。5月中旬至6月上旬的幼胚,在改良DKW培养基+6-BA1.0 mg/L中,黑暗培养30天左右可产生体细胞胚,并可连续多代保持胚性分生能力。体胚在无激素的发芽培养基中黑暗培养7天左右可发芽成苗。胚性愈伤组织在悬浮振荡培养中可保持分生能力。
袁巧平董茂山Christian Jay-Allemand
关键词:核桃离体培养体细胞胚
培养基pH值与白杨派树种不定芽分化关系研究被引量:2
1989年
通过对几种常用培养基的pH 值在高压灭菌前后变化的研究,以及对不同pH 位条件下的白杨派树种不定芽分化诱导试验,发现高压灭菌可使培养基pH 值发生相向性变化。在培养过程中,不同树种外植体材料对培养基pH值具有不同的影响。试验发现培养基pH 值较高时有利于不定芽的兮化,较低时则有利于不定根的分化。毛白杨、河北杨、741杂种杨和新疆杨不定芽分化最佳pH 值为6—7.2。
袁巧平林静芳董茂山黄钦才刘颂
泡桐丛枝病病原MLO在寄主离体培养组织中的保存与增殖被引量:16
1994年
感染丛枝病病原MLO的泡桐幼苗茎梢,经表面灭菌后,置于附加0~3mg/1 6-BA的MS培养基中进行离体培养,由腋芽或顶芽直接伸长生长所形成的试管苗或经不定芽发生途径所形成的试管苗在1个月内均表现出典型的丛枝症状。在高浓度6—BA(2~3mg/1)处理培养基中,丛枝试管苗1月左右病死。当外植体为0.5mm长的微茎尖时,试管苗的丛枝症状有所减轻。DAPI荧光染色镜检结果表明,这种已表现出丛枝的试管苗的根、茎、叶柄的韧皮部筛管,以及已具维管束分化的愈伤组织的筛管部位发出很强的MLO特异荧光。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发现,离体培养组织中的MLO形态具有较多处于活跃增殖期的哑铃形和芽殖形。以30天为一个继代周期,在无激素培养基或低浓度6—BA(lmg/1)与无激素培养基交替继代培养1年之后,来源于染病愈伤组织和试管苗中的MLO深度一直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试验表明,利用寄王组织进行离体培养是保存、繁殖并进一步深入研究泡桐丛枝病病原MLO的一条良好途径。
袁巧平田国忠黄钦才
关键词:泡桐扫帚病
生物技术与林木试管微型选育被引量:22
1990年
本文对生物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潜力、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林木试管微型选育系统的一般原理及各主要方面。
袁巧平
关键词:林木选育生物技术
毛白杨无性系组培芽分化效应与离体选种的研究被引量:3
1990年
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是我国华北地区的重要用材和绿化树种。从70年代开始,采用常规方法经无性系大田多点对比试验,已选出一些优良无性系,并进行了组培繁殖。离体培养条件下毛白杨不同无性系的器官分化能力存在着明显差异。本文采用8个毛白杨无性系为材料,在分析离体组织的生长分化特性与植株大田生长特性的关系的基础上,探索毛白杨生长性状的试管微型选择的可能性,并找出各无性系的最佳分化培养基,提高组培繁殖效率。
袁巧平董茂山黄钦才刘颂顾万春
关键词:毛白杨不定芽优良无性系
核桃体细胞胚诱导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7
1990年
将5月中旬至6月上旬的核桃未成熟幼胚在改良DKW培养基+6-BA1.0mg/L中黑暗培养30天左右,从外植体表面直接产生或通过胚性愈伤组织间接形成体细胞胚。在体细胞胚诱导培养基上连续多代培养,培养材料仍可保持胚性分生能力。发育正常的体细胞胚在无激素的发芽培养基中黑暗培养15天左右可发芽成苗。
袁巧平董茂山黄钦才刘颂
关键词:核桃体细胞胚
感染MLO泡桐组培苗代谢变化与致病机理的关系被引量:35
1994年
感染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PWB-MLO)的泡桐组培苗表现出典型的丛枝症状。电子显微镜和DAPI荧光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病苗的症状严重度与其韧皮部筛管内MLO密度成正相关。HPLC分析病与健株内源激素和酚类物质含量,发现病株游离IAA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并且IAA含量变化与邻苯二酚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性(r=0.90,n=11)。细胞分裂素(Z+ZR,iPA)、GA_3和ABA含量变化与MLO侵染关系不密切。病健株抽提液过氧化物酶、IAA氧化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裂解酶(PAL)活性的差异,以及外源NAA和邻苯二酚处理对病苗与健苗生长的不同影响进一步反映了MLO、邻苯二酚和IAA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本质。
田国忠黄钦才袁巧平张锡津
关键词:MLO病理泡桐丛枝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