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盼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油气
  • 2篇油层
  • 2篇松辽盆地
  • 2篇盆地
  • 2篇扶余油层
  • 2篇成藏
  • 1篇断裂密集带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油气成藏
  • 1篇油气聚集
  • 1篇油气运聚
  • 1篇油气运聚成藏
  • 1篇油气运移
  • 1篇运聚
  • 1篇运移
  • 1篇天然气
  • 1篇主控因素
  • 1篇成藏模式

机构

  • 4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4篇薛盼
  • 2篇孙同文
  • 1篇姜贵璞
  • 1篇娄洪
  • 1篇吕延防
  • 1篇罗鹏
  • 1篇付广
  • 1篇杨威
  • 1篇张桐
  • 1篇张梦迪

传媒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岩性油气藏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源外隆起区油气成藏与分布主控因素及模式——以松辽盆地杏北地区扶余油层为例被引量:15
2013年
在油气藏类型及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油气分布与成藏条件叠合分析方法,对杏北地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与分布主控因素及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杏北地区扶余油层油气主要分布于中央背斜带北部和南西斜坡区。中央背斜带北部扶余油层油气成藏与分布主控因素为:①断裂侧向输导为油气聚集提供了运移通道;②北部背斜构造高部位是油气聚集成藏的有利部位。南西斜坡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与分布主控因素为:①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油气侧向输导并聚集提供了运移通道;②反向断裂规模控制着油气富集程度。油气成藏有2种模式:①断裂侧向输导背斜构造高部位油气聚集成藏模式,主要分布于中央背斜带北部;②砂体侧向输导反向断裂遮挡油气聚集成藏模式,主要分布于南西斜坡区。
付广薛盼孙同文张利
关键词:主控因素成藏模式扶余油层松辽盆地
断—砂配置对油气运移与聚集的控制作用
本文从断裂和砂体两个方面双管齐下,在研究其各自对油气运移和聚集的控制作用的基础上,对断-砂配置对油气的运移与聚集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考虑油气运移方向的影响,将断-砂配置对油气运移与聚集的影响分为侧向运移和垂...
薛盼
关键词:油气运移油气聚集
文献传递
断裂密集带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以松辽盆地杏北扶余油层为例被引量:7
2017年
为了明确断裂密集带在油气运聚成藏中的控制作用,选取松辽盆地杏北扶余油层断裂密集带为研究对象,以三维地震为基础,结合断裂密集带平面、剖面特征,总结杏北地区扶余油层断裂密集带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同时,利用油藏解剖技术,结合断裂密集带分布特征、油气分布规律及砂体分布特征,对断裂密集带在油气运聚成藏中的控制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杏北地区扶余油层断裂密集带广泛分布,主要包括伸展成因机制的平行地堑带和耦合成因机制的混合式密集带;(2)横向断裂密集带的遮挡作用导致中央背斜带南部和东部缓坡带无油气富集,断裂密集带外油气主要富集在密集带边界反向断裂上盘,反向断裂断距规模越大,油气富集程度越高;(3)顺向断裂密集带边界断裂可以作为油气沿断裂走向运移的通道,受构造反转作用影响,中央背斜带发育的断裂密集带内部形成"堑中隆"构造,断裂密集带内部油气主要富集在"堑中隆"构造发育部位。
刘峻桥张桐吕延防张梦迪孙同文姜贵璞薛盼
关键词:断裂密集带油气成藏扶余油层松辽盆地
天然气扩散系数影响因素的定量模拟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在分析天然气扩散机理的基础上,利用自行设计了可控温压的天然气扩散系数测定仪,分别测定了天然气通过人造石英粉砂岩干岩样的天然气扩散系数,并利用斯托克斯-爱因斯坦方程对实测天然气扩散系数进行了温度校正,对实测天热气扩散系数进行饱和介质条件转换,通过对校正后地层条件下的天然气扩散系数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天然气扩散系数与其影响因子的综合定量模型。
娄洪罗鹏薛盼杨威
关键词:天然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