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利 作品数:12 被引量:188 H指数:7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应用长期随访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与金属裸支架(BMS)相比,Cypher支架(Cordis公司,美国)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安全性和长期有效性。方法连续选择2002年12月至2005年3月间STEMI患者407例,均于发病12h内行急诊PCI治疗,于梗死相关血管靶病变置入Cypher支架或BMS。对所有病例随访1.5~4.0年(平均28.7±11.7个月),比较两类支架院内及出院后严重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死亡、再发心肌梗死、靶病变重建等)发生的差异。结果407例患者中置入Cypher支架者131例,置入BMS者276例。Cypher支架组所置入支架的直径明显小于BMS组(3.0mm与3.2mm,P=0.00)。两组在随访期间心因性死亡(1.5%与6.9%,P=0.02)以及随访期间总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6.1%与12.7%,P=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应用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计算Cypher支架组在随访期间发生总MACE的相对危险度为0.45(P〈0.05)。两组的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以及靶病变重建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但Cypher支架较之BMS有明显降低的趋势。结论在STEMI的急诊PCI治疗时,置入Cypher支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长期有效性,与BMS相比可以降低远期复合MACE以及心因性死亡的发生率。 葛永贵 张大鹏 杨新春 王乐丰 王红石 李惟铭 徐立倪 祝华 连勇 薛永利关键词:心肌梗死 西罗莫司 利用射频消融法拔出起搏电极导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04年 探索利用起搏电极导线直接释放射频能量到心肌组织是否可拔出起搏电极 ,多少能量合适。取新鲜猪心脏 ,切成条状心肌组织块 ,放置于盛有 37~ 38℃生理盐水的不锈钢碗中 ,碗底接射频背部电极 ,将单极导线(MedtronicCapsureSP 4 0 2 3)顶端压在心肌组织上 ,释放射频能量 ,方案为 1,2 ,3,4 ,5W ,时间为 3,6 ,9…… 2 1s,双极导线的顶端电极消融方案同单极电极。双极导线 (MedtronicCapsureSP 4 0 92 ,4 5 92 )的环圈电极放电为 8,10 ,12W ,时间为 5 ,10 ,15 ,2 0s消融后测损伤范围。结果 :单极导线放电 1W、12s,损伤范围是 2 .0± 0 .5mm× 1.7± 0 .6mm ,2W、6s,3W、3s其损伤范围分别是 2 .6± 0 .4mm× 2 .2± 0 .3mm ,2 .3± 0 .3mm× 2 .2± 0 .6mm ,4W、5W ,3s可引起明显心肌损伤。双极导线的顶端电极消融损伤范围与单极导线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心室双极导线的环圈电极放电 8W、2 0s ,10W、10s ,其损伤范围分别是 6 .3± 0 .6mm× 5 .0± 0 .0mm ,5 .5± 1.3mm× 4 .3± 0 .6mm。心房双极导线的环圈电极消融损伤范围与心室双极导线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利用起搏电极导线直接释放射频能量到心肌组织体外实验是可行的 ,这有可能成为拔除永久起搏导线的一种简单实用方法。 汪爱虎 杨新春 王培宁 张建军 陈明 周鹏 薛永利 赵惟廉关键词:起搏电极 双极 心肌组织 消融 心室 可降解聚合物涂层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在治疗冠状动脉弥漫性长病变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价重叠置入可降解聚合物涂层雷帕霉素洗脱支架(EXCEL支架)在治疗冠状动脉弥漫性长病变中(所需置入支架长度总和〉60 m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0-08至2012-05期间在我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重叠置入EXCEL支架的冠状动脉弥漫性长病变患者71例,平均年龄为(62.85±10.26)岁,其中74.56%为男性患者。研究终点为住院期间和术后2年随访期间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71例患者,平均每个靶病变置入支架(2.61±0.52)个,平均支架直径为(3.21±0.35)mm,平均每个病变总支架长度为(73.34±13.11)mm。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为4.23%。院外2年随访期间的靶血管血运重建率和MACE发生率分别为9.86%和18.31%。Cox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风险比:12.102,95%可信区间1.460-100.309,P=0.021)、既往心肌梗死史(风险比:11.948,95%可信区间1.144-124.726,P=0.038)和既往PCI史(风险比:0.097,95%可信区间0.010-0.990,P=0.049)是影响院外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XCEL支架在治疗冠状动脉弥漫性长病变中的应用是安全和有效的,但远期随访显示MACE和靶血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李晓涛 王乐丰 杨新春 王红石 孙浩 高京宏 夏昆 薛永利 薛静 徐超关键词: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不良的发生率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状态不良的发生率及其对近、远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398例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行急诊PCI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资料与心电图,以ST段回落程度与TIMI心肌灌注(TIMIMyocardialPerfusion,TMP)分级等指标评估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状态,患者分为4组,A组为ST段回落率>50%并且术后TMP分级为Ⅲ级;B组为ST段回落率<50%而术后TMP分级=Ⅲ级;C组为术后TMP分级≤Ⅱ级而ST段回落率>50%;D组为ST段回落率<50%并且术后TMP分级≤Ⅱ级。分析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不良患者的发生率及其对近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STEMI急诊PCI术后梗死相关血管(infarctionrelatedartery,IRA)前向血流达到TIMIⅢ级而TMP分级为Ⅱ级以下者占37.2%,心电图ST段回落小于50%者占37.2%,均接近1/3。12.5%的患者具有远端栓塞。术后ST段回落率>50%并且TMP分级为Ⅲ级者占总人数的39.8%,ST段回落率<50%,并且术后TMP分级≤Ⅱ级占总人数的14.3%。心肌组织灌注状态不良者与心肌组织灌注状态良好者相比平均住院日更长,左室EF值更低,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更高,远端栓塞发生率更高,IABP辅助应用比率更大,心功能恶化、心脏性死亡更高。与D组相比,随访期间MACE的发生风险在C组为43%(P=0.11),在B组为24%(P<0.01),在A组为2.7%(P<0.01)。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治疗后IRA再通者仅有不到40%的患者其心肌组织水平得到了良好的再灌注,其近、远期预后较好,而剩余约60%的患者其心肌组织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再灌注障碍,其中有大概约超过10%的患者其心肌组织水平存在较差的再灌注状态,这些患者在住院期间以及远期随访期间有着极高的MACE发生风险。 王红石 张大鹏 王乐丰 葛永贵 李惟铭 徐立 倪祝华 夏昆 连勇 薛永利 杨新春关键词:心肌梗死 心肌再灌注 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单导联ST段回落不良对预后的影响及其预测因素 被引量:21 2007年 目的探讨单个导联 ST 段回落程度不良对临床预后的影响并筛选其相关的预测因素,以早期识别高危患者,从而积极防止心肌无复流的发生。方法回顾性收集964例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 PCI 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资料与心电图,分析单导联 ST 段回落不良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的差异,应用统计学软件筛选 ST 段回落不良的预测因素。结果急诊 PCI 后梗死相关血管(IRA)前向血流达到 TIMIⅢ级而心电图 ST 段回落小于50%者占27.42%。ST 段无回落组其年龄更大、前壁心肌梗死比率更多、心功能分级≥Killip 2级更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更高、糖尿病比率更多、纤维蛋白原浓度更大、C 反应蛋白(CRP)升高比率更多、人院白细胞水平更高、胸痛至急诊室时间更长、冠状动脉病变更复杂,临床预后比较显示,ST 段无回落组平均住院日更长,左室射血分数更低,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更高,术后 IRA血流 TIMIⅢ级达标率更低,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脏性死亡以及总的 MACE 事件发生率更高(25.5%对4.4%,P<0.001)。Cox 回归分析显示 ST 段回落不良是住院期间发生 MACE 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RR=3.33,P<0.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ST 段回落不良的预测因素有前壁心肌梗死、入院心功能分级2级以上(Killip)、胸痛至急诊室时间(h)、入院白细胞计数。结论 ST 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急诊 PCI 后 IRA 达到 TIMIⅢ级血流者仍会有近1/3的患者其心电图 ST 段回落小于50%,反映其心肌组织水平灌注不良,这些患者住院期间发生 MACE 的风险明显升高。前壁心肌梗死、入院心功能较差、入院白细胞计数较高、胸痛至急诊室时间较长等均与 ST 段回落不良高度相关,对具备以上情况的高危患者应采取更加积极的干预方案。 张大鹏 杨新春 王乐丰 葛永贵 王红石 李惟铭 徐立 倪祝华 栾与英 薛永利关键词:血管成形术 心电描记术 无再流 冠状动脉内应用国产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心肌灌注和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5 2007年 目的探讨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 PCI 时国产替罗非班的不同应用途径(静脉内/冠状动脉内)对心肌组织水平灌注与临床预后影响的差异。方法连续选择60例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拟行急诊 PCI 的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静脉内应用组(静脉组,n=30)与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应用组(冠状动脉组,n=30),比较两组术后即刻造影结果、住院期间以及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的差异。结果共有54例完成试验,其中男性43例,女性11例,年龄29~75(58.80±12.57)岁,冠状动脉组在术后心外膜 TIMI 分级、TIMI 心肌灌注分级(TIMI MyocardialPerfusion,TMP)、心电图 ST 段回落、梗死相关血管远端末梢栓塞、以及治疗后5~7天的心脏彩超射血分数值、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等方面均显著优于静脉组,虽然心脏肌钙蛋白 I(cTnI)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浓度两组无差异,但是冠状动脉组 CK-MB 达峰值的时间显著缩短,两组院内 MACE 事件发生未达到统计学差异,平均住院日亦相同,但是30~90(平均57±21)天随访期间冠状动脉组总的 MACE 事件发生显著少于静脉组(7.1%与30.8%,P=0.02)。应用 Cox 回归比例风险模型在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吸烟等危险因素以及心肌梗死部位、胸痛至球囊扩张时间后,计算冠状动脉组在平均57天随访期间发生总的 MACE 事件的相对危险度为0.14(P=0.03)。冠状动脉组发生轻度出血与严重出血并发症有增多的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 PCI 治疗的患者,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安全、有效,与静脉内应用相比可以进一步改善心肌水平再灌注状态并能提高临床预后,这对于在急诊室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提前应用替罗非班的患者来说具有特殊的临床意义。 杨新春 张大鹏 王乐丰 徐立 葛永贵 王红石 李惟铭 倪祝华 夏昆 连勇 薛永利 马利祥关键词: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心肌再灌注不良对近、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再灌注状态不良的发生率及其对近、远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964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PCI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资料与心电图,以ST段回落程度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心肌灌注(TMP)分级等指标评估心肌再灌注状态.患者分为4组:A组为ST段回落率≥50%并且术后TMP分级为Ⅲ级;B组为ST段回落率〈50%并且术后TMP分级为Ⅲ级;C组为ST段回落率≥50%并且术后TMP分级≤Ⅱ级;D组为ST段回落率〈50%并且术后TMP分级≤Ⅱ级.以A组代表心肌灌注状态良好者,D组代表心肌灌注状态不良者.分析心肌再灌注不良患者的发生率及其对近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STEMI急诊PCI术后梗死相关动脉前向血流达到TIMIⅢ级而TMP分级为Ⅱ级以下者占27.3%(237/964),心电图ST段回落小于50%者占30.6%(266/964).11.31%(109/964)的患者发生远端栓塞.A组占总例数的48.9%(425/964),D组占总例数的10.5%(91/964).与A组比较,D组患者在住院期间(RR=64.63,P〈0.01)以及随访期间(RR=11.69,P〈0.01)均有较高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风险.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后不到50%的患者心肌再灌注良好,心肌再灌注状态与近、远期临床预后显著相关. 张大鹏 葛永贵 王乐丰 王红石 李惟铭 徐立 倪祝华 夏昆 连勇 薛永利 杨新春关键词:心肌梗死 心肌再灌注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不良的靶病变冠状动脉造影特征 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不良的靶病变冠状动脉造影特征,以早期识别高危患者,从而积极防止心肌无再流的发生。方法回顾性收集964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资料与心电图,应用统计学软件筛选心肌组织水平灌注不良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预测因子。结果心肌组织灌注状态不良的发生随胸痛至球囊扩张时间延长、心功能Killip分级的增加、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程度的增加以及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冠状动脉病变闭塞处影象学为Ⅰ型病变、Ⅱ型病变、Tapered病变、Cut-off病变以及Tapered-cutoff病变与心肌灌注不良的发生均为负相关,OR值分别为0.25、0.84、0.65、0.23与0.75,Fade—out病变、Floating-thrombus病变、Dye.stasis病变以及Big病变与心肌灌注不良的发生均为正相关,OR值分别为4.78、1.19、1.16与1.7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肌组织灌注状态不良的预测因素有非前壁心肌梗死、入院心功能分级(Killip)Ⅱ级以上、胸痛至球囊扩张时间、fade-out病变等。结论梗死相关血管闭塞处有大量血栓并向近段延伸的病变为心肌组织灌注状态不良发生的造影影像独立预测因素。非前壁心肌梗死、入院心功能较差、胸痛至球囊扩张时间以及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程度等为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不良发生的临床独立预测因素。具备以上临床与造影影像特征的患者为发生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不良的高危患者。 张大鹏 王乐丰 杨新春 葛永贵 王红石 李惟铭 徐立 倪祝华 夏昆 连勇 薛永利关键词:心肌梗死 无再流 冠状动脉钙化对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影响 被引量:38 2007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 CT(MSCT)诊断伴钙化斑块的冠状动脉狭窄的正确性。方法60例患者同期行64层 MSCT 冠状动脉扫描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CA)。用 MSCT 的平扫图像行钙化积分测定,以 CCA 结果为金标准,得出64层 MSCT 诊断有意义病变(冠状动脉狭窄率≥50%)的正确性,并分析钙化对诊断正确性的影响。结果分析797个可以诊断的冠状动脉节段,得出 MSCT 诊断的敏感性为96%(174/182),特异性为98%(601/615),阳性预测值为93%(174/188),阴性预测值为99%(601/609)。对于钙化积分≥100分(Agatston 评分)的冠状动脉节段,MSCT 诊断的特异性为63%(12/19),阳性预测值为81%(30/37)。结论对于冠状动脉无钙化或者轻度钙化者,64层MSCT 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手段应用于临床。对于严重钙化者,其诊断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明显下降。 孙昊 高明明 马展鸿 张镭 杨新春 迟永辉 薛永利 巫琳 王彦江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钙质沉着症 数字冠脉造影与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辐射剂量对比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对比临床中数字冠脉造影与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患者辐射剂量的差异。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间接受数字冠脉造影检查的80例患者为A组,并选取同期接受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的80例患者为B组,对比两组射线剂量。结果 A组辐射有效剂量为(5.5±2.1)m Sv,B组辐射有效剂量为(9.8±1.8)m Sv,A组有效剂量明显的低于B组有效剂量,且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图像质量评分为(3.6±0.3)分,B组图像质量评分为(3.5±0.4)分,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数字冠脉造影与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方法中图像质量比较并无明显的差异,而应用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辐射风险明显的要高于数字冠脉造影检查。但是,由于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属于无创检查,从而使得CT在冠心病诊断中得到广泛的普及。工作人员应重视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受检患者的辐射损害。 薛永利关键词:多排螺旋CT 冠脉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