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恒江

作品数:48 被引量:216H指数:10
供职机构:大连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UV-B辐射
  • 12篇赤潮
  • 10篇赤潮异弯藻
  • 9篇亚历山大藻
  • 8篇石莼
  • 7篇孔石莼
  • 6篇微藻
  • 6篇UV-B辐射...
  • 5篇中肋骨条藻
  • 5篇活性
  • 5篇扁藻
  • 4篇氧自由基
  • 4篇生物滤料
  • 4篇提升管
  • 4篇青岛大扁藻
  • 4篇种间
  • 4篇种间竞争
  • 4篇自由基
  • 4篇滤料
  • 4篇抗氧化

机构

  • 25篇中国海洋大学
  • 24篇大连海洋大学
  • 3篇青岛大学
  • 3篇曲阜师范大学
  • 2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作者

  • 48篇蔡恒江
  • 23篇唐学玺
  • 16篇张培玉
  • 10篇肖慧
  • 9篇张俊新
  • 8篇张瑞瑾
  • 8篇张燕
  • 8篇于娟
  • 5篇魏海峰
  • 4篇杨震
  • 4篇冯蕾
  • 4篇李明智
  • 4篇李晓丽
  • 4篇潘强
  • 4篇连云
  • 3篇刘长发
  • 3篇李博
  • 3篇谢志浩
  • 3篇王仁君
  • 2篇田继远

传媒

  • 5篇海洋环境科学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海洋科学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海洋科学进展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Acta B...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广州化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高教学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10篇2005
  • 3篇2004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种赤潮微藻对UV-B辐射处理的敏感性被引量:13
2005年
通过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akashiwo)、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tamarense)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的生长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结果表明,UV-B辐射处理对赤潮异弯藻的生长始终表现出抑制效应,而低剂量的UV-B辐射处理对亚历山大藻和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有刺激作用,高剂量的UV-B辐射处理对亚历山大藻和中肋骨条藻的生长仍然显示出抑制作用。UV-B辐射对赤潮异弯藻、亚历山大藻和中肋骨条藻的96h半抑制剂量分别为1.63、2.34和2.58J/m2。
蔡恒江唐学玺张培玉
关键词:敏感性
角叉菜对两种赤潮微藻的克生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共培养的方法,研究了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新鲜组织、干粉末、水溶性抽提液和培养水的过滤液对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和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的克生效应。结果表明:新鲜角叉菜、干粉末及水溶性抽提液对米氏凯伦藻和微小原甲藻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且新鲜组织和干粉末在较高浓度下对赤潮微藻的生长具有致死效应;采用一次性及半连续培养方式时,角叉菜的培养水过滤液对微小原甲藻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P<0.05),而采用一次性添加方式时,角叉菜的培养水过滤液对米氏凯伦藻的生长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但采用半连续添加方式时,米氏凯伦藻的生长受到了显著抑制(P<0.05),表明角叉菜分泌了非常容易降解的克生物质。
李博蔡恒江刘长发
关键词:角叉菜米氏凯伦藻微小原甲藻
C02加富对UV-B辐射胁迫下亚心形扁藻光合作用和膜脂过氧化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04年
在CO2浓度分别为当今CO2浓度(360μL/L)和加富浓度(5000μL/L)条件下,研究了UV-B胁迫对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Wille)Hazen)的光合作用、膜脂过氧化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UV-B单独作用下,亚心形扁藻的干重、光合速率、叶绿素a(Chl a)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显著降低,CO2加富单独作用下,亚心形扁藻的干重和光合速率显著升高,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变化,而UV-B与CO2共同作用则使亚心形扁藻的干重和光合速率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变化,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降低。(2)UV-B单独作用和CO2加富单独作用都使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UV-B与CO2共同作用下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比UV-B单独作用的要高。高CO2对藻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Rubisco蛋白的降低。(3)UV-B单独作用下,O2产生速率、H2O2含量和MDA含量显著升高,而C02加富单独作用下,O2产生速率、H2O2含量和MDA含量显著降低,与UV-B单独作用相比,UV-B与CO2共同作用使02产生速率、H2O2含量和MDA含量显著降低。说明CO2加富可以减少活性氧对亚心形扁藻的氧化胁迫,同时减少UV-B对亚心形扁藻的膜脂过氧化伤害。(4)UV-B单独作用下,SOD、POD、CAT、GR和GPx活性显著升高,高CO2单独作用使SOD、POD和GR活性显著降低,而CAT和GPx活性与对照相比稍有所降低,但降低不明显,而UV-B与CO2共同作用则使SOD、POD、CAT、GR和GPx活性比UV-B单独作用少得多。结果表明,高CO2对UV-B胁迫所造成的氧化胁迫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因此CO2浓度升高可能对增强海洋微藻的抗逆能力有利。
于娟唐学玺张培玉田继远蔡恒江
关键词:CO2加富UV-B辐射亚心形扁藻光合作用膜脂过氧化
孔石莼和赤潮异弯藻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选用大型海藻——孔石莼Ulva pertusa和赤潮微藻——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为试验材料,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藻体、培养液滤液和胞内物质对生长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孔石莼和赤潮异弯藻二者之间存在克生效应,孔石莼培养液滤液和胞内物质对赤潮异弯藻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而赤潮异弯藻培养液滤液和胞内物质对孔石莼生长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可以推测:孔石莼可能是通过分泌次生物质来抑制赤潮异弯藻的生长,而赤潮异弯藻可能是通过细胞的直接接触和分泌次生物质完成对孔石莼生长的抑制,其抑制物均存在于藻体和培养液中。
蔡恒江唐学玺
关键词:孔石莼赤潮异弯藻
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种间竞争及UV-B辐射胁迫对其影响被引量:10
2007年
采用共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塔玛亚历山大藻和中肋骨条藻种群竞争关系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的接种密度对塔玛亚历山大藻和中肋骨条藻种群竞争有明显的影响。当塔玛亚历山大藻和中肋骨条藻的接种比例为A∶S=1∶4时,中肋骨条藻在竞争中占优势;当接种例为A∶S=1∶1时,虽然塔玛亚历山大藻在竞争中占优势,但也受到了中肋骨条藻的抑制;接种比例为A∶S=4∶1时,塔玛亚历山大藻的生长竞争优势更加明显。UV-B辐射增强(在预备实验的前提下,选择1.4J/m2)可改变塔玛亚历山大藻和中肋骨条藻种群竞争的关系,使塔玛亚历山大藻种群竞争能力降低,中肋骨条藻种群竞争能力大大提高,从而导致处理Ⅰ(A∶S=1∶4)中,中肋骨条藻在竞争优势更加明显,在处理Ⅱ(A∶S=1∶1)中,中肋骨条藻在竞争中占一定的优势。
张培玉唐学玺董双林蔡恒江肖慧冯蕾
关键词:UV-B辐射种群竞争中肋骨条藻塔玛亚历山大藻
UV-B辐射对亚历山大藻生长及其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通过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了UV-B辐射对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生长及其可溶性蛋白、叶绿素a、H2O2、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会抑制亚历山大藻的生长并对其生理生化特征产生明显的影响;经过UV-B辐射后,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a含量呈现降低的趋势;H2O2、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呈现升高的趋势;UV-B辐射产生过量的活性氧自由基是导致亚历山大藻受损伤的主要原因。
蔡恒江唐学玺张宇红谢志浩王仁君
关键词:亚历山大藻生理生化活性氧自由基
3种海洋赤潮微藻抗氧化酶活性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被引量:16
2006年
利用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了赤潮异弯藻、亚历山大藻和中肋骨条藻抗氧化酶活性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赤潮微藻的抗氧化酶活性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变化是不同的。(2)不同的抗氧化酶活性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变化同样存在明显的差异。(3)与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相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最敏感,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的响应变化最不明显。3种赤潮微藻SOD活性的变化是指示UV-B辐射增强的优选生物学指标。
蔡恒江唐学玺张培玉肖慧于娟
关键词:抗氧化酶
不同起始密度对3种赤潮微藻种群增长的影响被引量:11
2005年
研究了不同起始密度下,赤潮异弯藻、亚历山大藻和中肋骨条藻种群增长的特征。结果表明:3种赤潮藻的生长曲线可用逻辑斯谛增长模型拟合。不同的起始密度(0.2×104mL-1、0.4×104mL-1和0.8×104mL-1)对3种藻生长过程中进入指数生长期和静止期的时间、所达到的种群最大密度均有影响。随着起始密度的提高,3种藻进入指数生长期和静止期的时间缩短,但所达到的种群最大密度有降低的趋势。
蔡恒江唐学玺张培玉杨震
关键词:种群密度赤潮异弯藻亚历山大藻中肋骨条藻
孔石莼与2种海洋微藻的胞外滤液交叉培养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海洋大型海藻石莼(Ulva pertusaKjellm.)和海洋微藻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helgolandicaKylin var.tsingtaoensis)、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Lebour)Balech)的滤液做了交叉培养研究,初步探索藻间的克生机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下,2种微藻滤液对石莼生长的影响均有显著的差异。不同温度处理的石莼滤液对青岛大扁藻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而对亚历山大藻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可以推测:石莼对亚历山大藻的抑制作用很可能是通过细胞的直接接触来完成的;而石莼对青岛大扁藻的抑制作用和两种微藻对石莼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分泌胞外产物(Extracellular products,ECP)来实现的,至于其它的方式和途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张培玉蔡恒江肖慧于娟冯蕾唐学玺
关键词:KYLIN
工厂化水产养殖无扰动曝气除沫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工厂化水产养殖无扰动曝气除沫系统,包括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在养殖池的底部设置有吸水管路,吸水管路的吸水口位于养殖池的下部并与养殖池的内腔相通,吸水管路的另一端与纵向设置的提升管连通,并且在提升管的底部设...
张俊新刘长发上官子昌魏海峰蔡恒江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