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宗发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炎症相关因子IL-1β、TGF-β及MCP-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变化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究炎症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HCC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体检正常者40例为对照组研究对象,使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96例HCC患者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及40例体检正常者正常组织中IL-1β、TGF-β及MCP-1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6例HCC患者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及40例体检正常者正常组织甲醛固定石蜡包埋标本中IL-1β、TGF-β及MCP-1的表达。结果: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结果显示,IL-1β、TGF-β及MCP-1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IL-1β、TGF-β及MCP-1三种炎症相关因子在正常组织中均为阴性;在HCC肿瘤组织中IL-1β阳性率为8.33%,TGF-β阳性率为6.25%,MCP-1阳性率为10.42%;在HCC癌旁组织中IL-1β阳性率为91.67%,TGF-β阳性率为89.58%,MCP-1阳性率为97.92%。IL-1β、TGF-β、MCP-1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肿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L-1β与HCC发生呈正相关关系(r=0.785,P<0.05)。结论:IL-1β、TGF-β、MCP-1在HCC癌旁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且与HCC肿瘤的发生和转移密切相关,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 蔡宗发邵孔健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Β转化生长因子-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肝细胞肝癌
- 肝非可控性炎症与肝癌的相关性研究
- 2017年
- 目的:应用炎症因子与肿瘤指标联合检测找出乙肝患者肝癌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科室诊治的患者160例,分为原发性肝细胞癌伴HBV阳性组,原发性肝细胞癌且HBV阴性组,健康组,无肝癌症状HBV携带组,分离患者血清,检测血清中ALT、AST、IL-2、IL-6。结果:原发性肝癌伴HBV(+)组ALT、AST、IL-2水平最高,原发性肝癌伴HBV(-)组次之,无肝癌症状HBV携带组再次之,健康组最低。无肝癌症状HBV(+)组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的表达水平则为原发性肝癌伴HBV(+)组最高,原发性肝癌伴HBV(-)组次之,无症状HBV(+)组再次之,健康组最低,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与IL-6结合AST、ALT诊断可提高肝癌的诊出率。
- 邵孔健蔡宗发郑硕林昇翁陈凌
- 关键词:炎症因子肿瘤指标肝细胞癌
- 纤维胆道镜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二医院收治的94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7例。对照组进行传统胆道探查术治疗,试验组进行纤维胆道镜取石治疗。比较两组取石效果、并发症及结石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结石取尽率(93. 62%)高于对照组(63. 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结石复发率(8. 51%)低于对照组(42. 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可提升结石取尽率,降低结石残留及复发率,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安全可靠。
- 蔡宗发邵孔健
- 关键词: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纤维胆道镜
-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31例诊治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是原发性肝癌严重并发症之一.患者往往急诊入院,如不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死亡率高.我院2000年7月至2012年12月收治31例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现就其诊治回顾性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1例,其中男23例,女8例,年龄32~82岁;右肝26例,左肝5例.既往无症状16例,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12例,乙型肝炎并肝硬化病史1例,肝癌史2例.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诊治分类号:R735.7
- 刘锋蔡宗发林昇郑硕萨本仲田立平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诊治
- 胆管黏液腺癌5例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胆管黏液腺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以来收治的5例胆管黏液腺癌诊治的病历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5例均依靠术中探查和脱落细胞细胞学检验及胆管壁活检确诊,急诊行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其中,2例分别存活了5年和8年;2例分别已术后1年和2年有余,仍在维持治疗中;1例术后第2天死于感染性休克。结论胆管黏液腺癌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验,术中彻底清除胆管内胶冻样物,术后定期冲洗、保持胆道通畅尤其重要,且预后较好。
- 郑硕黄奕红田立平邵孔健蔡宗发
- 关键词:胆管黏液腺癌印戒细胞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求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二医院胆总管结石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胃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同组手术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效果确切,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蔡宗发邵孔健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道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