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乐苏
- 作品数:43 被引量:103H指数:6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试论习近平扶贫开发思想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
- 2017年
- 习近平扶贫开发思想是当前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思想武器,其形成过程脉络清晰,理论来源多元,内涵十分丰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本文以立体视角来研究习近平扶贫开发思想,以形成过程和理论来源两个维度构建形成平面,动态展示这一思想的形成过程,描绘其丰富的理论源泉。在此基础上,用形成平面对反贫困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行剖析,从而更好地解构这一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旨在使人们从整体上对这一思想有更清晰的理解和把握。
- 蔡乐苏谭啸宇
- 关键词:扶贫开发共同富裕
- “五四”后马列派对发展中国实业的制度设定被引量:1
- 1999年
- 究竟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方式来发展中国实业, 还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方式来发展中国实业? “五四”过后的1920 年底, 知识界对这一关系20 世纪中国历史命运的重大问题展开讨论。马列派由此确立了以社会主义公有制方式发展中国实业的理想。长期以来, 理论界一直认为, 这场讨论中, 马列派是完全正确的, 但近几年对讨论双方的认识已发生较大的变化, 不过研究者的视野仍基本局限于讨论双方内部观念的层次清理与对错辨析。本文采用最新出版的共产国际档案史料, 从这场讨论的直接语境, 揭示马列派在讲座中为什么要彻底否定资本主义、为什么不重视中国国情、为什么要把主权独立与外国在华投资混为一谈, 以图有助于我们认清本世纪以来, 在对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问题上曲折迂回的历史根源和症结所在。
- 蔡乐苏
- 关键词:共产国际张东荪
- 蒋廷黻史学理念释要被引量:2
- 2008年
- 蒋廷黻是20世纪中叶曾与胡适齐名的史学家、政论家和外交家,他的史论史著中提出许多重要史学理念,如史学是科学、识世知彼、国际平等、开放通商、整体现代化等。蒋廷黻认为当时中国的近代史研究有以宣传代学术的不良风气,提出应严格区分两者才能达到科学的研究目的。他从挖掘中国自己的外交史料入手来丰富和完善西方建立起来的中国近代外交史体系,同时重视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经济因素,结合两者得出了"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现代化史"、"中国近代史的根本问题是实现现代化"的结论。他在外交史研究中,重视中外外交观念的冲突,大胆地给一些所谓"卖国贼"翻案,这些做法都是由于他肯定"平等互利"、"国际通商"等价值倾向的结果。他在清华历史系的一系列改革也打上了他这种史学风格的烙印,力图使大学的历史教育科学化、国际化与现代化。
- 蔡乐苏尹媛萍
- 关键词:蒋廷黻史学理念新史学
- 陈独秀对义和团的认识变化及其政治意涵被引量:2
- 2006年
-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提倡科学,批判传统,认为义和团是拳匪作乱,是迷信、宗教的产物。1924年以后,陈独秀运用唯物史观,对义和团重新评价,充分肯定其反帝国主义性质。陈独秀认识转变的主要原因是1924年兴起的废约运动。
- 金富军蔡乐苏
- 关键词: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
- 论中共创始人思想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思想因素被引量:5
- 2014年
- 中国共产党及其信仰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学术界、理论界长期以来一直都在关注的问题。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立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不仅要看他们是否在所发表的文章中批判或表彰了传统,更重要的是要看他们在实践中是否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他们之所以能够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优秀成分起了重要作用。历史证据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其创立时期,确实忠实地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 蔡乐苏王宪明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儒学墨学
- 时代精神、主体地位与中国近现代史书写
- 2010年
- 本期各个栏目的文章,除《1930年代北平白云观的住持危机》一文外,均选自本刊编辑部去年10月组织召开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学术会议论文。召开这次学术会议的目的,在于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丰富成果和经验教训,评估现状,探讨今后的可能发展方向,因此,观点的开放多元、讨论的异见纷呈成为会议的特色。这一点,读者或许可以从本期发表的各篇文章中感受到。我们相信,严肃认真、宽容平和、建设性的学术讨论是学术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术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我们希望,这样生动活泼的讨论,不仅出现于学术会议的场合,而且更多地贯穿于日常的学术活动中。
- 蔡乐苏
-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精神风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
- 《中国革命史通论》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 1996年
- 《中国革命史通论》的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了解,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是怎样根据历史的必然,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革命救国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同时培养他们开拓进取的能力,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 朱育和蔡乐苏
- 关键词:教学新模式社会主义道路史通录像教学
-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
- 2018年
- 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马克思的光辉一生,总结提炼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深入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为新时代更好地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思想指南。5月11日,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清华大学善斋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研讨会。参会专家学者就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进行了深入研讨。本刊选取部分内容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 蔡乐苏
- 关键词:总书记中国人民
- 时代精神、主体地位与中国近现代史书写
- 每一个时代,不仅是一个特定的时间上的含义,也不只是由某些凸显的物质外貌来界定,它更具某些特定的精神风貌即"时代精神"。中国近现代,它的精神风貌是什么?或者说时代精神是什么?我想用这样六个字来概括是较为确切的,那就是:"独...
- 蔡乐苏
- 唯实唯民 胜利之本——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思想的内核与意义被引量:2
- 1996年
- 本文试图以超越的视域,即:不是仅从中国共产党一党的范围,而是从敌、我、友三个方面;不是仅从军事斗争的角度,而是从政治和军事的整体;不是仅从抗日战争一个阶段的任务,而是从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全部使命,来阐释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思想的内核与意义。通过此种阐释,意在使读者既能更深刻地领略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本质所在,同时也可进一步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力量何以能在抗日战争中成长壮大起来,抗日战争何以能成为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
- 蔡乐苏
- 关键词: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