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丽伟

作品数:8 被引量:109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精神分裂症
  • 5篇分裂症
  • 2篇药物
  • 2篇抑郁
  • 2篇症状
  • 2篇治疗精神分裂...
  • 2篇疗效
  • 2篇静息态
  • 2篇抗抑郁
  • 2篇抗抑郁药
  • 2篇成像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B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药物性
  • 1篇药物性肝损伤
  • 1篇抑郁症
  • 1篇抑郁症患者

机构

  • 8篇北京大学第六...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河北省第六人...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蔡丽伟
  • 5篇阎浩
  • 5篇张岱
  • 5篇闫俊
  • 5篇刘琦
  • 3篇廖金敏
  • 2篇岳伟华
  • 2篇王力芳
  • 2篇袁慧书
  • 2篇姜思思
  • 2篇张晓
  • 1篇杜波
  • 1篇吕路线
  • 1篇孙伟
  • 1篇田霖
  • 1篇许珂
  • 1篇张红星
  • 1篇卢天兰
  • 1篇张鸿燕
  • 1篇栗克清

传媒

  • 2篇中国心理卫生...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精神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精神分裂症白质损害与发病年龄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与正常人群间的差异,并探究各向异性比值(FA)的改变与发病年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9名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头颅磁共振检测。患者组按照发病年龄分为早发组(发病年龄<18岁)和成年发病组(发病年龄≥18岁)。采用基于体素的分析方法,分别比较患者组和对照组、早发组和成年发病组之间FA值的差异,并在控制性别、病程和药物剂量影响的前提下,分析FA值与患者发病年龄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比较,患者组在右侧上纵束、右侧放射冠上部的FA值降低;患者组中早发组和成年发病组间FA值的差异无显著性。患者组FA值与发病年龄呈正相关的脑区包括右侧放射冠前部(r=0.70,P<0.01)、右侧胼胝体膝部(r=0.65,P<0.01);未发现呈负相关的脑区。结论:本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右侧脑区上纵束及放射冠部位存在白质损害,发病年龄愈早,右侧放射冠及胼胝体膝部白质纤维的受损愈重。这对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改变及脑结构异常的进一步研究具有提示作用。
蔡丽伟田霖刘琦闫俊孙伟卢天兰阮燕燕王力芳岳伟华赵强袁慧书张岱阎浩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白质弥散张量发病年龄
中医定向透药物疗法联合抗抑郁药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评价中医定向透药物疗法联合抗抑郁治疗对抑郁症患者心理躯体症状的积极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将入组的抑郁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抗抑郁药治疗(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或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药);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中医定向透药物疗法治疗,药液主要成分是炙甘草、桂枝、麦冬。2组均每周治疗5 d,早晚各1次,共治疗4周。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评分、中医症状积分量表评分、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各入组22例。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和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SSS评分分别为(35.45±1.37)和(40.35±2.45)分;SAS评分分别为(49.61±1.13)和(51.57±2.18)分;SDS评分分别为(48.03±1.08)和(51.22±2.24)分;中医症状积分量表评分分别为(10.38±1.03)和(15.62±2.3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中医定向透药物疗法联合抗抑郁药方案可用于抑郁症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躯体症状,较单用抗抑郁药治疗疗效更佳。
许珂沈晓旭周书喆蔡丽伟
关键词:抗抑郁药抑郁症
自拟平衡针灸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及血清GABA水平对老年失眠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自拟平衡针灸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及血清氨基丁酸(GABA)水平对老年失眠的治疗作用。方法以老年失眠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取阿普唑仑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采取自拟平衡针灸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4 w。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改善指标、PI3K-AKT信号通路及GABA、多导睡眠监测仪指标、睡眠质量之间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睡眠潜伏期、睡眠总时间及觉醒次数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总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PI3K、AKT及GABA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PI3K、AKT显著低于对照组,GAB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效率(SE),第一(TS1)、二(TS2)、三(TS3)及四期(TS4)睡眠、快速眼动睡眠时间(REM)、觉醒期时间(WASO)、睡眠潜伏期时间(SL)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以上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日间功能障碍、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及入睡时间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日间功能障碍、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及入睡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平衡针灸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及血清GABA水平,有效降低局部炎性反应,优化神经系统的递质传递,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许珂蔡丽伟周书喆刘晨刘淑清马学红
关键词:平衡针灸失眠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受损和阴性症状的关系被引量:33
2015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受损和阴性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服用单一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8例为病例组。同期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本市社区的10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基线时分别采用数字符号转换测验、动物流畅性测验、韦氏记忆量表修订版(甲式)评定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信息处理速度、词语流畅性和记忆能力(认知功能),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病例组患者精神症状。6周后再次评定42例仍服用单一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精神症状。结果病例组患者信息处理速度评分、词语流畅性评分、记忆能力评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基线时患者精神症状各项评分及PANSS总分与6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时患者信息处理速度评分、词语流畅性评分及记忆能力评分均与阴性症状评分呈负相关,信息处理速度评分与PANSS总分呈负相关(P<0.05)。6周后患者认知功能各项评分与疾病特征、精神症状各项评分均无线性相关关系(P>0.05)。6周后阴性症状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模型的变量有基线时氯丙嗪当量、基线时信息处理速度评分、基线时阴性症状评分(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受损和阴性症状之间关系是相对独立而又存在联系的。
廖金敏阎浩刘琦闫俊张兰兰姜思思张晓董铮杨文蔡丽伟张岱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受损阴性症状因果律
氟哌啶醇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47
2012年
目的比较氟哌啶醇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按照1:2比例随机分为氟哌啶醇(n=120)和奥氮平治疗组(n=252),进行为期6周的治疗观察;于基线及治疗2、4、6周末评定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 scale,PANSS),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ating scale for extrapyramdal side effects,RSESE)、静坐不能评定量表(barnes akathisia rating scale,BARS)和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bnormal involuntary movement scale,AIMS);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基线及治疗4、6周末测定空腹血糖、血脂和肝功能等指标。结果氟哌啶醇组与奥氮平组基线PANSS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6周末氟哌啶醇组PANSS总分低于奥氮平组(53.31±1.64 vs.58.05±1.02),减分率高于后者(60.63±2.86%vs.52.45±1.80%),均P<0.05;两组有效率(66.7%vs.6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6周末氟哌啶醇组BMI较基线的变化值(0.08±0.20 kg/m2vs.0.91±0.12 kg/m2)、谷丙转氨酶异常病例数比例(16.98%vs.28.07%)均低于奥氮平组(P<0.05);第4周末氟哌啶醇组甘油三酯较基线的变化值低于奥氮平组(0.24±0.12 mmol/L vs.0.57±0.07 mmol/L),P<0.05。氟哌啶醇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率(73.3%)明显高于奥氮平组(10.71%),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氟哌啶醇治疗有效率与奥氮平相当,对体重、血脂、转氨酶的影响较小,但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汪艳蔡丽伟张红星杜波金超阎浩李玲芝刘琦闫俊马文斌栗克清吕路线张鸿燕岳伟华张岱王力芳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氟哌啶醇奥氮平疗效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对静息态脑功能网络节点度中心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应用基于体素的节点度中心度(DC)技术探讨精神分裂症(SZ)患者经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静息态下脑功能网络连接属性的改变。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SZ患者38例为SZ组,同时期通过广告招募北京市社区健康志愿者31例为正常对照组。于基线时、随访6周后评估受试者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临床症状,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计算全脑DC值,检测基线时SZ组与正常对照组、SZ组基线时与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6周后DC值存在差异的脑区,并与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做偏相关分析。结果基线时SZ组双侧中央后回、右侧扣带回、右侧丘脑、左侧小脑、双侧舌回的DC值低于正常对照组[错误发生率(FDR)矫正,P<0.05];左侧中央后回DC值与阳性症状因子得分呈负相关(r=-0.361,P=0.033)。SZ组治疗6周后双侧中央后回DC值高于基线时(FDR未矫正,P<0.001);右侧中央后回(z=48 mm)DC值与首次发病年龄呈正相关(r=0.484,P=0.003),与总病程呈负相关(r=-0.491,P=0.003)。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能改善SZ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网络连接的异常,中央后回可能是抗精神病药物作用的重要脑区。
闫婧张晓刘琦闫俊姜思思蔡丽伟袁慧书阎浩廖金敏张岱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精神治疗药物
药物性肝损伤与抗抑郁药物综述被引量:2
2021年
药物性肝损伤是一种临床常见和较为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需要谨慎地识别、治疗和管理。新型抗抑郁药物存在或有潜在肝脏损害风险,有必要对此提高认识和警惕,降低抗抑郁药物的肝损害风险。本文主要就药物性肝损伤以及新型抗抑郁药物导致的肝损伤进行综述,希望为临床实践者提供合理处方的循证依据。
蔡丽伟司天梅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抗抑郁药物
精神分裂症幻听的静息态脑网络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使用独立成分分析法(ICA)研究精神分裂症幻听相关的脑网络特征性表现。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修订版(DSM-IV-TR)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患者,30例伴频繁幻听(AVH),24例不伴幻听(non-AVH),以及年龄、性别匹配的60例正常对照(HC)纳入统计分析。采用Hoffman幻听量表评估幻听的严重程度。采集所有受试者静息态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利用ICA方法提取听觉网络、语言网络、突显网络、右额顶网络及默认网络,采用协方差分析比较三组受试者脑区活动在上述各网络内部的差异及网络间连接强度的差异,进一步评估AVH与non-AVH组间差异与幻听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与non-AVH组相比,AVH组听觉网络中的左侧颞上回和左侧中央后回的活动增强(P<0.05,FDR校正),左侧颞上回脑区活动强度与幻听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3,P<0.05);AVH组突显网络中的右侧前扣带回的活动减弱(P<0.05,FDR校正),且与幻听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48,P<0.01)。网络间连接强度分析显示,与non-AVH组相比,AVH组语言网络-听觉网络连接强度减弱[(-0.29±0.21)vs.(-0.16±0.17),P<0.05,未校正],突显网络-语言网络连接强度减弱[(-0.09±0.22)vs.(-0.06±0.18),P<0.05,未校正],突显网络-听觉网络连接强度增强[(0.30±0.18)vs.(0.15±0.24),P<0.05,未校正]。结论:本研究显示伴频繁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听觉网络、语言网络及突显网络存在异常,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幻听的产生可能和语言的产生、语音的感知及自我识别有关。
廖金敏刘琦姜思思张晓董铮蔡丽伟闫俊张岱阎浩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幻听功能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