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海辉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胶质
  • 7篇细胞
  • 5篇细胞瘤
  • 4篇肿瘤
  • 4篇母细胞
  • 4篇母细胞瘤
  • 4篇胶质瘤
  • 4篇胶质母细胞
  • 4篇胶质母细胞瘤
  • 3篇预后
  • 2篇免疫
  • 2篇脑胶质母细胞...
  • 2篇胶质细胞
  • 2篇病理
  • 1篇星形
  • 1篇星形细胞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循

机构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 1篇青岛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作者

  • 10篇蒋海辉
  • 10篇林松
  • 7篇任晓辉
  • 4篇崔勇
  • 3篇张哲
  • 1篇娄平阳
  • 1篇曾炜

传媒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神经肿瘤...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影响幕上WHOⅢ胶质瘤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国外开展了多宗关于胶质瘤预后因素评估的临床研究,而此类研究在国内尚为数不多。本文旨在以中国人群为样本,分析影响胶质瘤预后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四病区外科手术治疗的109例原发性WHOⅢ胶质瘤患者的资料。生存分析中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比较;多因素分析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年龄、1p/19q、IDH1、MGMT与患者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年龄、1p/19q为独立预后因素,而IDH1、MGMT则不能作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病理类型、年龄、1p/19q可作为评估幕上WHOⅢ胶质瘤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1p/19q共缺失可能是MGMT低表达作为评估患者预后因素的前提条件,而1p/19q共缺失则很可能是通过降低MGMT表达量而增加了患者化疗、放疗敏感性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蒋海辉任晓辉张哲林松
关键词:胶质瘤预后
间变星形细胞少枝胶质细胞肿瘤分子病理亚型分类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 探讨应用分子标记物拟对间变星形细胞少枝胶质细胞肿瘤进行分子病理亚型分类.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手术治疗、具有完整病历记录及可靠随访资料的原发性WHO Ⅲ级间变性胶质瘤患者共161例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0例,女性61例;年龄17~68岁,平均(43±12)岁.组织学病理均通过2位资深病理科专家会诊确定,其中间变少枝胶质细胞瘤(AO)36例、间变少枝星形细胞瘤(AOA) 66例、间变星形细胞瘤(AA)59例.手术全切除116例,次全切除37例,部分切除8例.分子标记物包括:1p/19q、IDH1、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比较.结果 生存分析结果显示:AO患者术后各时间点无进展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均显著优于AOA(x2=12.812和6.557,P<0.05)及AA(x2=19.125和10.206,P<0.05),而AOA与A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分子标记物1p/19q、IDH1、MGMT表达状态,AOA可细分为2个亚型AOA1和AOA2;AOA1具备1p/19q联合缺失、IDH1突变、MGMT阴性表达中的1个或1个以上预后良好因子,其生存期与AO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OA2不具备1p/19q联合缺失、IDH1突变、MGMT阴性表达中任何1个预后良好因子,其生存期与A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O+ AOA1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无进展生存率(x2=25.180,P<0.001)及总体生存率(x2=15.649,P<0.001)均优于AA+ AOA2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子病理亚型分类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无进展生存率:OR =0.499,95% CI:0.381 ~0.653,P<0.001;总体生存率:OR=0.605,95% CI:0.450 ~0.814,P=0.001).结论 此针对间变星形细胞少枝胶质细胞肿瘤的分子病理亚型分类可协助对间变性胶质瘤患者预后进行评估,指导临床更加合理的个体化治疗.
蒋海辉任晓辉张哲林松
关键词:生物学标记免疫表型分型
脑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3
2020年
脑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恶性肿瘤。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是改善GBM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最大范围地安全切除是当前新诊断的GBM的手术原则。本文回顾过去20年GBM在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新诊断GBM与复发GBM在治疗策略方面的异同点,分析了老年GBM患者的治疗、假性进展、假性有效等临床难点问题,并对未来GBM治疗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蒋海辉林松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预后
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临床病理与影像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Ep-GBM)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0例Ep-GBM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病理及影像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结果Ep-GBM患者发病年龄为(43.2±19.7)岁,年龄范围4~70岁。影像学上可见明显强化及坏死灶,约40.0%患者合并嚢变;灌注加权成像呈高灌注表现,波谱分析提示肿瘤区域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下降,胆碱(Cho)峰升高。分子病理学检测发现BRAF V600E阳性率33.3%,整合酶相互作用分子(INI-l)阳性率87.5%,中位细胞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为50%,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率及染色体1p/19q缺失率为0%。本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8.0个月,中位总体生存期为15.0个月。生存分析显示肿瘤未全切及端粒酶反转录酶(TERT)突变是预后危险因素。结论Ep-GBM作为一种新胶质母细胞瘤亚型,其预后不良,肿瘤全切是其治疗的关键;TERT突变是提示Ep-GBM预后极差的分子标志物。
娄平阳蒋海辉郭杨林松
关键词:病理学影像学
成人幕上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临床预后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成人脑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8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肿瘤四病区收治的635例GB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86例,女性249例,年龄(48.7±11.8)岁(范围:18~75岁)。按就诊年份将患者分成3组,其中2007—2010年组174例,2011—2014年组237例,2015—2018年组224例。采用Kaplan-Meier法对不同治疗时期的GBM患者的生存期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结果2007—2010年组、2011—2014年组、2015—2018年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体生存期(OS)分别为9.0个月(95%CI:7.5~10.5)、10.0个月(95%CI:8.8~11.2)、12.0个月(95%CI:10.7~13.3)和17.0个月(95%CI:13.2~20.8)、20.0个月(95%CI:16.9~23.1)、23.0个月(95%CI:17.5~28.5),随着年份推移,患者PFS和OS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93,P=0.008和χ^2=8.616,P=0.01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切除程度、放疗和肿瘤远隔播散为独立预后因素(P值均<0.05)。结论随着临床治疗方案不断更新,国内GBM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改善,年龄、切除程度、放疗和肿瘤远隔播散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
蒋海辉任晓辉崔勇李铭孝杨凯元雷逸斐林松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预后
间变少枝胶质细胞瘤血管内皮细胞1p/19q缺失与生存期的关系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间变少枝胶质细胞瘤(AO)血管内皮细胞1p/19q缺失情况,并分析其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原发性AO标本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3~61岁,平均45.9岁。免疫荧光技术定位血管内皮细胞,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1p/19q缺失状态。配对t检验统计血管内皮细胞1p/19q缺失率,生存分析法评估其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AO血管内皮细胞的检测信号1p36缺失率显著高于其参照信号1q25(t=8.823,P〈0.001),检测信号19q13缺失率显著高于其参照信号19p13(t=8.316,P〈0.001)。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血管内皮细胞1p/19q共缺失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体生存期(0s)均显著优于血管内皮细胞1p/19q未缺失的患者(PFS:X^2=16.199,P〈0.01;OS:X2=8.666,P〈0.01)。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管内皮细胞1p/19q共缺失是独立预后因子(PFS:HR=0.063,95%CI:0.013—0.313,P=0.001;OS:HR=0.145,95%CI:0.310~0.678,P=0.014)。结论AO血管内皮细胞存在1p/19q缺失现象。血管内皮细胞1p/19q共缺失提示预后良好。
蒋海辉任晓辉张哲曾炜林松
关键词:少突神经胶质瘤内皮细胞染色体缺失
基于SEER数据库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的预后因素及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75年1月至2016年12月美国SEER数据库中4812例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831例,女性1981例,男女比例为1.4∶1.0;发病年龄<60岁者2236例(46.47%),60~<75岁者1718例(35.70%),≥75岁者858例(17.83%);幕上肿瘤2417例(50.23%),幕下肿瘤299例(6.21%),脑内多发肿瘤554例(11.51%),其他或未指明部位的脑部肿瘤1542例(32.04%);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3513例(73.00%),非DLBCL 234例(4.86%),其他或未指明类型的淋巴瘤1065例(22.13%);治疗方式为单独活检的2010例(41.77%),单独部分切除61例(1.27%),单独完全切除54例(1.12%),活检+化疗2384例(49.54%),部分切除+化疗159例(3.30%),完全切除+化疗144例(2.99%)。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总体生存的预后因素;采用Fine-Gray检验与竞争风险模型研究影响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的预后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通过Log-rank进行比较。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影响PCNSL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包括年龄、种族、婚姻状态、肿瘤部位、病理学亚型、手术、化疗、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合并HIV感染等。Fine-Gray检验与竞争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肿瘤特异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包括年龄、种族、婚姻状态、肿瘤部位、病理学亚型、手术方式、化疗、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合并HIV感染,而性别与放疗均与肿瘤特异生存无明显相关性。与活检相比,PCNSL患者可能从手术切除中获益(部分切除:HR=0.805,95%CI:0.656~0.989,P=0.04;完全切除:HR=0.521,95%CI:0.414~0.656,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活检+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8个月(95%CI:24.497~31.503),单独活检组为2个月(95%CI:1.756~2.244),单独部分切除组为2个月(95%CI:1.410~2.590),单独完全切除组为19个月(95%CI:
杨传维任晓辉蒋海辉李铭孝赵叙喆朱庆辉崔勇林松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利用异倍体细胞鉴定技术鉴定胶质瘤患者血循环中肿瘤细胞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通过鉴定血液中染色体异常的细胞,探索异倍体细胞检测技术在检测胶质瘤患者血液中循环肿瘤细胞(CTC)的可行性。方法对2016年1至12月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术前诊断考虑为胶质瘤的88例患者及10例健康人各抽取6 ml外周血,应用差相富集(SE)-免疫荧光原位杂交(iFISH)技术,检测血液中8号染色体异常细胞数目。同时对10例肿瘤组织与10名健康人脑组织进行8号染色体异常细胞鉴定。比较不同类型、不同级别胶质瘤之间CTC数目差异。结果10例肿瘤组织中存在大量8号染色体异常细胞,而健康脑组织中未发现此类细胞(P<0.01)。在90.9%(80/88)的胶质瘤患者血液中检测到CTC,远高于正常组(1/10),P<0.01。96.1%(763/794)CTC不表达胶质酸性蛋白。IDH基因野生型胶质瘤中,高级别胶质瘤较低级别者CTC数目明显增加(12.0比2.2),P<0.01。少突胶质瘤中超五倍体CTC比例低于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56.0%比75.9%),P<0.01;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世界卫生组织(WHO)Ⅱ级)]低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WHO Ⅲ~Ⅳ级)(51.7%比62.7%),P=0.016。结论异倍体细胞检测技术可以检测到胶质瘤患者血CTC,CTC数目、超五倍体比例与肿瘤级别、肿瘤分子病理学类型存在一定关联。
李铭孝任晓辉蒋海辉杨凯元林松崔勇
关键词:胶质瘤循环肿瘤细胞异倍体
脑胶质瘤继发癫痫持续状态合并横纹肌溶解症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一例
2019年
1例脑胶质瘤继发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入院后出现Ⅱ型呼吸衰竭、肺部感染、横纹肌溶解症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经抗癫痫、抗感染、机械通气、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等一系列治疗后康复。后再次入院接受开颅肿瘤切除术,病理学结果证实为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杨凯元任晓辉蒋海辉李铭孝崔勇林松
关键词:横纹肌溶解症癫痫持续状态脑胶质瘤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放化疗对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抗肿瘤免疫功能影响及治疗启示被引量:1
2019年
胶质母细胞瘤(GBM)作为恶性程度最高的原发颅脑恶性肿瘤,预后极差。近年来,免疫治疗日渐成为人们攻克恶性肿瘤的研究热点。在传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运用免疫治疗可能会使GBM的诊疗取得一定进步。现通过对传统放化疗影响机体抗瘤免疫机制的阐释及标准化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现状进行综述,探究传统放化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免疫治疗对GBM治疗的受益前景。
李铭孝蒋海辉林松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免疫疗法放射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