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昌丽
- 作品数:21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省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 刚健不挠 抱诚守真——萧军延安时期文艺活动评述被引量:1
- 2009年
- 蒋昌丽冯常荣
- 关键词:延安时期文艺活动鲁迅研究个人话语
- 李元昌“生产力眼光”及其实践
- 1999年
- 李元昌提出的“初中语文教学要为当地两个文明服务”的口号,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指出了奋斗目标,在教改实践中李元昌站在发展生产力的角度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热爱家乡的情感,使语文教学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 蒋昌丽
- 关键词:语文教育改革生产力素质教育
- 论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色彩
- 2009年
- 色彩作为艺术作品的一种造型元素,表面看只是为影片内容服务的艺术表现手段,即“形式”。但这种“形式”是“有意味的形式”,体现着导演独特的审美心理与审美追求。影片的导演充分利用色彩所独具的美学价值,在色彩的选择与创造上独树一帜。
- 蒋昌丽
- 关键词:电影语言
- 比较法在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被引量:1
- 2018年
- 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是为一年制民族预科生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探究其内在的独特性,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是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教学面对的核心问题。运用比较法,有助于解决这一核心问题,使课程开设的质量和水平得以提升。
- 蒋昌丽
- 关键词:大学语文比较法民族预科
- 一切为了学生——高师院校“中国现代文学史”课堂教学刍议被引量:1
- 2008年
-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学科的重要基础课,其开设水平直接关系到本学科学生的培养质量。教育教学的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作为教学链条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主渠道。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夯实根基,探索实现最优化的课堂教学途径,是每个教师的责任。
- 蒋昌丽范秀玲
-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史课堂教学高师院校
- 以人为本 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二届“全国十杰中小学青年教师”李元昌语文教改实验评介
- 1999年
- 蒋昌丽
- 关键词:语文教改实验以人为本语文教学人文学科大文化
- 荣与衰:中国现代小诗被引量:1
- 1999年
- 中国现代小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审美样式,是一种即景抒情和哲理抒情的自由体小诗,表现诗人特定情境中独特的审美情感和人生哲理体验。它勃兴于1921-1924年间,是文学研究会"为人生"诗歌流派的一个分支,对"五四"时期的诗歌发展起过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小诗的作者们在"五四"后革命低潮时期游离于社会革命的主潮,小诗在总体上表现为对黑暗现实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慨叹,难以完成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很快便走向衰落。
- 蒋昌丽
- 关键词:中国现代小诗
- 抒情哲理化 哲理抒情化——中国现代哲理抒情小诗审美论被引量:1
- 2009年
- "五四"时期出现的哲理小诗,是一种托物寓理、融情于理的抒情小诗。它的审美特征,在于从哲学层面表现人们对社会生活"刹那间"富有诗情的内心体验和主观感受,具有浓厚的哲学意味。同时表现为哲理、形象、感情三者的有机交融。哲理小诗创作最负盛名的是宗白华和冰心。
- 蒋昌丽
- 关键词:小诗
-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构建高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笔谈(二)被引量:1
- 2011年
-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通过规模上的扩张确立了自己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并逐步被社会所接受。然而,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下,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即使在今天,也无法与普通高等教育"平起平坐",缺乏普遍的社会认同感,在有些地区甚至被看作是"二流教育",这些观念直接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如何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成为摆在我们每个高职院校面前的严峻课题。为使我院的课程计划能主动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吉林省教育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借鉴国内外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教学研究的成果,学院研究决定,对我院高职专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构建我院高职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为此,我们邀请了部分高职教育专家、学者,结合我省和我院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次笔谈,已于第7期刊发了部分内容,现将另一部分内容刊登于此,以期对高职教育的未来发展有所借鉴。
- 刘力赵德全蒋昌丽安铁王英高云
-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高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高等教育大众化普通高等教育
- 高职教育应注重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以文秘专业中国现代文学教育教学的实践为例
- 2011年
-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社会职业的变换和人员流动随之加快,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提出了崭新的要求:既要具备从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关涉高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后劲的大小,加强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共识与关切的重要命题。
- 蒋昌丽
- 关键词:社会职业高职教育中国现代文学教育教学文秘专业职业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