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洁敏 作品数:5 被引量:7 H指数:2 供职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TLR4在C3H/HeJ小鼠军团菌感染模型中的作用 目的 1.建立军团菌感染的小鼠模型,探讨TLR4与军团菌感染的关系。 2.通过比较TLR4蛋白及其信号转导通路中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初步阐明TLR4在军团菌感染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1. TLR4基因突变型小鼠C3H/H... 董洁敏关键词:军团菌 细胞因子 文献传递 Toll样受体4在C3H/HeJ小鼠军团菌感染模型中作用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在军团菌感染中作用。方法用C3H/HeJ小鼠、C3H/HeN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实验设C3H/HeJ、C3H/HeN染菌组及C3H/HeN对照组,染菌组气管注射军团菌悬液建立军团菌感染模型,对照组气管注射无菌生理盐水;观察主要脏器系数及肺组织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LR4蛋白表达量变化。结果肺组织病理切片显示染菌组均有炎性细胞浸润并出现肺泡血管出血现象;与C3H/HeN对照组比较,染菌72 h C3H/HeJ、C3H/HeN染菌组小鼠肺脏、脾脏脏器系数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菌12 h时,C3H/HeJ染菌组小鼠PBMC中TLR4蛋白表达量为(48.31±5.22),低于C3H/HeN染菌组的(113.70±17.74)(P<0.05),C3H/HeN染菌组与C3H/HeN对照组TLR4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R4基因突变使小鼠对军团菌反应性降低,但TLR4对军团菌的抗感染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邬惟为 王素萍 张帆 董洁敏 高向东关键词:军团菌 小鼠 TLR2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军团菌感染中作用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Toll样受体2(TLR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在军团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分离30名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将每名健康人PBMC分为对照组和军团菌刺激组,军团菌刺激组加入500μL 2×107/m L军团菌悬液,对照组加入500μL磷酸盐缓冲液(PBS),分别在18、24、72 h时获取细胞及上清液,采用real-time PCR法测定细胞中TLR2、My D88 mRNA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IL-6、IL-1β及TNF-α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8h军团菌刺激组My D88 mRNA△Ct值(1.414 0±0.044 9)低于对照组(1.684 4±0.042 6),24h军团菌刺激组TLR2 mRNA△Ct值(1.347 9±0.056 2)低于对照组(1.425 9±0.038 7),72h军团菌刺激组TLR2 mRNA和My D88 mRNA△Ct值[(1.504 9±0.018 9)和(1.540 0±0.031 9)]均高于对照组[(1.410 5±0.025 5)和(1.339 2±0.032 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8、24、72h军团菌刺激组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LR2及TNF-α、IL-1β、IL-6等相关炎性因子可有效抵制军团菌感染,TLR2介导的天然免疫可能是军团菌感染的保护因素。 张帆 王素萍 高向东 邬惟为 董洁敏关键词:军团菌 军团菌体外刺激对人PBMC TLR2 mRNA表达影响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嗜肺军团菌活菌刺激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达TLR2 mRNA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嗜肺军团菌活菌悬液刺激体外培养的健康人PBMC,收集细胞运用RT-PCR方法测定TLR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析因分析结果显示,时间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26.06,P<0.05);时间与浓度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11.39,P<0.05);24 h时,MOI 1、MOI 10刺激组TLR2 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呈现随菌液浓度升高表达量也逐渐升高,48 h时,各组之间TLR2 mRNA的表达量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表达量随浓度升高呈现下降趋势,72 h时,各组之间TLR2 mRNA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菌液浓度升高表达量反而降低。结论用军团菌体外刺激人PBMC,其TLR2 mRNA的表达在一定范围内呈一定的时效与量效关系,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有益的时间和剂量参考。 高向东 张帆 王素萍 史晓红 王伟刚 王芳芳 董洁敏 雷智关键词:军团菌 MRNA 母儿HBeAg的相关性及乙肝疫苗效果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HBeAg与其子代HBeAg、HBsAb的关系。方法:从太原市传染病院收集的表面抗原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共84对母儿作为研究对象,将84例HBsAg阳性孕妇分为HBeAg阳性组和HBeAg阴性组,出生24 h内的新生儿定义为新生儿组,并对其进行随访,随访结果进入婴儿组。收集孕妇分娩前或分娩后24 h内的肘静脉血和出生24 h内的新生儿及其随访时的股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标志物。结果:母亲HBeAg阳性组的宫内感染率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HBeAg阳性组新生儿HBeAg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χ2=17.336,P<0.01)。婴儿的HBeAg阳性率与母亲HBeAg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母亲、新生儿的HBeAg均与婴儿HBsAb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婴儿HBeAg与婴儿表面抗体有统计学差异(χ2=5.687,P<0.05)。结论:母亲HBeAg可能是宫内感染的重要因素。新生儿HBeAg阳性可能与母亲HBeAg阳性有关,婴儿HBsAb与母亲、新生儿的HBeAg无关联,婴儿HBeAg阳性可能会降低婴儿HBsAb水平。 董洁敏 阎娟娟 高向东 冯丽萍 汪波 王素萍关键词:HBEAG 乙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