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怡华

作品数:62 被引量:236H指数:10
供职机构:沈阳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文化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废水
  • 11篇光合细菌
  • 9篇污泥
  • 9篇菌丝
  • 9篇菌丝球
  • 8篇氯苯
  • 8篇氯苯酚
  • 8篇好氧
  • 8篇反应器
  • 8篇苯酚
  • 7篇絮凝
  • 7篇降解
  • 7篇2-氯苯酚
  • 6篇生物反应
  • 6篇生物反应器
  • 6篇污染
  • 6篇环境工程
  • 6篇教学
  • 5篇絮凝剂
  • 5篇脱氮

机构

  • 53篇沈阳大学
  • 25篇东北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辽宁省生态环...
  • 2篇沈阳师范大学
  • 2篇秦皇岛首秦金...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沈阳市环境保...
  • 1篇沈阳圣泰环保...
  • 1篇深圳市朗坤建...

作者

  • 62篇董怡华
  • 26篇李亮
  • 22篇胡筱敏
  • 14篇王英刚
  • 13篇张玉革
  • 13篇林静雯
  • 10篇高丹
  • 10篇冯治宇
  • 3篇姜勇
  • 3篇和英滇
  • 3篇李继宏
  • 2篇肖敏
  • 2篇陈志英
  • 2篇姜中佳
  • 2篇尚进
  • 2篇冯钟敏
  • 2篇郑琳子
  • 2篇张书源
  • 2篇单士亮
  • 2篇赵丽静

传媒

  • 6篇安全与环境学...
  • 4篇环境工程
  • 3篇沈阳教育学院...
  • 3篇环境保护与循...
  • 3篇沈阳大学学报...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东北大学学报...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环境科学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节能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广东化工
  • 1篇广州化工
  • 1篇环境保护科学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4篇2005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境学导论”课程双语教学实践探析被引量:5
2012年
分析了"环境学导论"课程的学科特点,通过对该课程双语教学实行"模块式"教学方法、优选双语教材,采取适应学生特点的考核形式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了该课程双语教学的新思路,为普通高校开展双语教学,解决双语教学中学生英语水平差异较大等问题提供了借鉴。
林静雯季颖董怡华陈志英
关键词:环境学双语教学普通高校
一株2-氯苯酚降解菌的紫外诱变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为获得高效降解2-氯苯酚的菌株,以红假单胞菌1D为出发菌株进行紫外诱变处理,确定了紫外诱变时间,考察了诱变前后菌株对2-氯苯酚的耐受性与降解能力的变化。紫外诱变时间与致死率效应试验确定该菌株的最佳诱变时间为50 s。不同质量浓度2-氯苯酚对出发菌株和诱变菌株脱氢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出发菌株与诱变菌株脱氢酶活性随2-氯苯酚浓度增加都逐渐降低,而诱变菌株脱氢酶活性下降程度明显小于出发菌株。在此基础上运用化学品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的标准方法研究了2-氯苯酚对出发菌株和诱变菌株生长的安全质量浓度、半致死质量浓度(IC_(50))。结果表明,2-氯苯酚对诱变菌株的安全质量浓度和半致死质量浓度较出发菌株分别提高700%和60.4%。此外,经紫外诱变后菌株对2-氯苯酚的降解率可达到67.1%,较诱变前提高了98%。因此,经过紫外诱变处理后的菌株对2-氯苯酚的耐受性及降解能力均得到明显改善。
董怡华胡筱敏尚进李亮冯钟敏姜中佳
关键词:环境微生物学紫外诱变2-氯苯酚脱氢酶活性
一种碳纳米管促进好氧污泥颗粒化处理有机废水方法
一种碳纳米管促进好氧污泥颗粒化处理有机废水方法,涉及一种处理有机废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配制氯苯胺模拟废水、碳纳米管在SBAR反应器中的投加、反应器的启动与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该方法以碳纳米管作为诱导凝结核,利用其特殊结构...
董怡华陈峰尹志文李亮
电凝聚法处理三次采油废水的试验研究
2012年
采用铝铁电极对三次采油废水进行电凝聚试验研究,以聚丙烯酰胺(HPAM)和含油量去除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了极板材料、电流、电解时间、极板间距和pH值对电凝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极板材料、电流、pH值等对电凝聚效果有明显的影响.采用铝板作阳极材料,铁板作阴极材料,在电流为75mA,电解时间为20min,极板间距为1cm,pH值为5的条件下,对三次采油废水电凝聚效果最好,废水中HPAM和含油量的去除率分别可达74.2%和96.0%.
李亮董怡华胡筱敏马洪超
关键词:电凝聚含油量HPAM去除率
甲壳素—壳聚糖处理造纸废水的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研究由甲壳素的制备壳聚糖对造纸废水处理的效果。方法考察了pH值、壳聚糖用量、搅拌速率及絮凝时间等对COD去除率和透光率的影响。结果得出最佳实验条件:pH值6.5~6.7,搅拌速率120r/min,絮凝时间12h,壳聚糖用量为50ml废水中加入2ml1%的壳聚糖醋酸溶液,在此条件下废水COD去除率可达65%以上,透光率为98%以上,处理效果明显优于无机絮凝剂硫酸铝;[将壳聚糖与硫酸铝进行配比制得复合净水剂处理废水,可进一步提高COD的去除率,去除率可达85%以上。结论该絮凝剂既可有较高COD去除率,又可以避免二次污染,有较好的环保效果。
张福宁董怡华李亮
关键词:甲壳素壳聚糖硫酸铝造纸废水COD去除率
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生物降解2-氯苯酚的研究
氯苯酚类废水污染环境且难以处理,是当前国内外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本论文以2-氯苯酚/(o-chlorophenol,2-CP/)为研究对象,从某农药厂排污口底泥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可降解2-CP的野生菌...
董怡华
关键词:沼泽红假单胞菌光合细菌2-氯苯酚生物降解共代谢
文献传递
微生物絮凝剂的筛选及其培养条件优化
从河水底泥、土壤、活性污泥中筛选分离出一株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D-5,以0.1ML/L为絮凝高岭土悬浮液的用量,培养时间为32小时,通过优化培养条件实验,确定微生物产生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可溶性淀粉为碳源,NANO...
董怡华李亮胡筱敏王磊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高岭土悬浮液可溶性淀粉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光合细菌PSB-1D对2-氯苯酚的降解特性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从农药厂排污口下游底泥中分离筛选出1株可降解2-氯苯酚的光合细菌PSB-1D,经过菌落形态特征、细胞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实验和特征吸收光谱扫描分析后,初步鉴定该菌株为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sp.).PSB-1D生长和2-氯苯酚降解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菌能在含2-氯苯酚(50mg/L)的PSB液体培养基中降解2-氯苯酚,培养7d后降解率可达57.26%.进一步实验研究表明不同供氧光照组合、培养基初始pH值、温度、光照度等环境因素对PSB-1D生长和降解2-氯苯酚效果的影响较为显著.在初始pH值为7.0,培养温度为30℃,光照度为4000lx的条件下,将PSB-1D置于含2-氯苯酚质量浓度为50mg/L的PSB培养基中厌氧光照培养7d后,2-氯苯酚降解率可达到62.08%.在此基础上采用Andrews方程对PSB-1D降解2-氯苯酚的动力学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PSB-1D降解2-氯苯酚符合高浓度底物抑制的酶促反应类型,其降解动力学参数为rmax=0.309d-1,Km=2.733mg/L,Ki=230.15mg/L.
胡筱敏董怡华李亮卢娟和英滇高阳
关键词:光合细菌2-氯苯酚生物降解降解特性降解动力学
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本发明设计污水处理,具体的说是一种处理非传统生活污水(即不包含冲厕水的生活污水)的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包括反应容器、生物填料和微滤膜组件,反应容器5内一侧设有进水管10,进水管10一端向反应容器5内底部延伸、并与反...
卓君臣李培军董怡华韩艳萍郭艳丽
文献传递
耐低温好氧反硝化菌Aeromonas sp.的分离鉴定及脱氮条件优化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从冬季活性污泥和河水底泥中分离筛选得到耐低温好氧反硝化菌,并对影响脱氮的关键因子进行优化,以提高低温条件下的脱氮效果。【方法】采用富集纯化法分离筛选耐低温好氧反硝化菌株。通过形态观察和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等方法对筛选菌株进行菌种鉴定。以NO3–-N去除率为响应目标,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回归分析法优化影响脱氮效果的关键因子(C/N、温度、pH和摇床转速),确定最佳培养条件。【结果】从东北寒冷地区冬季河水底泥样品中分离得到的一株耐低温好氧反硝化菌Z6,菌落呈白色半透明圆形,菌体细胞为短杆状,大小为(0.8–1.6)μm×(0.6–0.8)μm,革兰氏染色阴性。与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的16S rRNA基因序列高度同源,鉴定该菌为气单胞菌。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得到菌株Aeromonas sp.Z6的最佳脱氮条件为:C/N 5.9,温度12°C,pH 6.8,摇床转速155 r/min,在此条件下对NO_(3)^(–)-N的去除率为89.72%,与预测值(90.34%)无显著差别。【结论】首次报道气单胞菌(Aeromonassp.)在低温条件下具有高效反硝化脱氮性能,为寒冷地区低温废水的生物脱氮提供思路、借鉴和菌种资源。
董怡华张雪莹邹立安王子洋陈锋李亮
关键词:好氧反硝化响应面法生物脱氮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