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娟

作品数:10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妊娠
  • 2篇单精子
  • 2篇单精子注射
  • 2篇妊娠率
  • 2篇生殖
  • 2篇生殖技术
  • 2篇授精
  • 2篇受精
  • 2篇体外
  • 2篇体外受精
  • 2篇胚胎
  • 2篇胚胎移植
  • 2篇种植率
  • 2篇注射
  • 2篇卵胞浆内单精...
  • 2篇精子注射
  • 2篇胞浆
  • 2篇胞浆内
  • 2篇胞浆内单精子...
  • 2篇IVF

机构

  • 10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刘嘉茵
  • 10篇董娟
  • 9篇蔡令波
  • 9篇马龙
  • 5篇千日成
  • 4篇夏梦
  • 3篇曾桥
  • 2篇严正杰
  • 2篇张燕
  • 2篇钱晓乔
  • 2篇冯婷
  • 1篇马翔
  • 1篇王守林
  • 1篇冒韵东
  • 1篇印惠荣
  • 1篇杨晓玉
  • 1篇刁飞扬
  • 1篇陈小青
  • 1篇王玮

传媒

  • 3篇生殖医学杂志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国际生殖健康...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胚胎移植策略对体外受精临床结局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比较人类胚胎体外培养第3天4种胚胎移植策略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中心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5岁患者的第3天胚胎移植周期,均为第一次促排卵周期,采用控制性促排卵长方案和短方案,排除供精周期和遗传性疾病患者,获卵数≥2个。根据移植胚胎数及评分(评为Ⅰ、Ⅱ、Ⅲ、Ⅳ级,Ⅰ、Ⅱ级为高评分胚胎,Ⅲ、Ⅳ级为低评分胚胎)分为4组:A组移植1枚高评分胚胎,B组移植2枚高评分胚胎,C组移植1枚高评分胚胎和1枚低评分胚胎,D组移植2枚低评分胚胎。比较4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双胎率、流产率和活产率。结果:4组的流产率分别为8.67%、10.34%、13.54%、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46,P=0.246);B组的每周期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分别为55.94%、49.38%,均高于A组(32.05%、28.63%)和C组(42.86%、3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C组的每周期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然而,B组的双胎率(36.31%)高于A组(0.67%)和C组(2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选择1枚高评分胚胎与1枚低评分胚胎协同移植,可获得可接受的每周期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亦未提高双胎率。
董娟蔡令波曾桥马龙夏梦刘嘉茵千日成
关键词:胚胎移植
非男性因素不孕高龄患者IVF和ICSI治疗的临床结局比较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非男性因素不孕的高龄患者常规体外受精(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临床结局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中心行IVF/ICSI治疗的非男性因素不孕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3107个周期,包括2876个IVF周期和231个ICSI周期。根据受精方式不同分为IVF组和ICS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受精和胚胎发育情况及临床妊娠结局。结果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子宫内膜厚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IVF组基础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显著高于ICSI组(P<0.05),IVF组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窦卵泡数(AFC)、获卵数均显著低于ICSI组(P<0.05)。受精和胚胎发育情况:IVF组正常受精率显著低于ICSI组(P<0.05),异常受精率显著高于ICSI组(P<0.05),两组患者的完全受精失败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临床妊娠结局情况: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非男性因素不孕高龄患者,ICSI并不能改善辅助生殖技术的助孕结局。
马龙董娟夏梦孟慧蔡令波刘嘉茵
关键词: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受精率妊娠率
短时授精结合早期补救ICSI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Rescue-ICSI)在体外受精完全失败或受精率低于30%的常规IVF周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中心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体外受精治疗的周期...
夏梦蔡令波曾桥马龙董娟刘嘉茵千日成
IVF/ICSI-ET术后双胎妊娠的临床结局及预防对策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分析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卵细胞浆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ICSI-ET)术后双胎妊娠的临床生殖结局,探讨降低辅助生殖技术中多胎率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IVF/ICSI-ET术后获得双胎妊娠的425例孕妇的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和围产期结局。结果:1行IVF/ICSI-ET 4 603个治疗周期,双胎率23.35%,流产率9.18%,妊娠并发症发生率13.41%,出生缺陷发生率1.60%;2活胎双胎组孕周[(29.66±3.64周)vs.(30.69±3.47周)]、出生体重[(2.64±0.45)kg vs.(3.12±0.64)kg]低于活胎单胎组,剖宫产率(97.68%vs.77.38%)、早产率(41.06%vs.16.67%)、低体重儿发生率(42.05%vs.19.05%)高于活胎单胎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多胎减胎组和自然减胎组比未减胎组获得良好的生殖结局,孕周[(38.00±2.03)周、(37.89±2.46)周vs.(36.43±1.77)周)]和出生体重[(3.05±0.65)kg、(3.15±0.63)kg vs.(2.64±0.45)kg]、早产率(13.64%、15.71%vs 37.24%)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双胎较单胎妊娠发生早产、低出生体重不良风险高,需重视其围生期保健和产前检查。临床早期预测并进行减胎等补救性手段是安全有效的干预措施。
张燕董娟蔡令波马龙千日成刘嘉茵
关键词:辅助生殖技术双胎
供精人工授精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供精人工授精(AI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在本中心治疗的258对夫妇共行480个AID治疗周期,根据女方年龄分成≤30岁和≥31岁两组。结果:480个AID治疗周期共获得120例临床妊娠,周期妊娠率为25.00%,累积妊娠率达46.51%。≤30岁和≥31岁两组在自然周期方案中周期妊娠率分别是29.65%、13.33%,累积妊娠率分别是51.00%、25.00%,两者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促排卵方案中,两组周期妊娠率分别为24.02%、23.81%,累积妊娠率分别为48.86%、43.48%,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随着女性年龄增长,不孕年限延长,两组AID的周期妊娠率和累积妊娠率下降,但是无统计学差异。前4个周期的周期累积妊娠率分别为24.03%、24.94%、24.69%和25.00%,无明显差异(P>0.05);第一周期与后三个治疗周期的累积妊娠率分别是24.03%、39.53%、45.74%和46.51%,有显著升高趋势(P<0.01)。结论:①在AID治疗中女方年龄增高,促排卵授精方案优于自然周期授精方案。②AID至少应进行3~4次,未成功者再求助于试管婴儿等其他辅助生殖技术。
张燕陈小青杨晓玉董娟钱晓乔王玮冒韵东刘嘉茵
关键词:无精子症供精人工授精自然周期促排卵
IVF周期中女性体重指数对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女性体重指数(BMI)对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中心首次行单个复苏囊胚移植的3424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按照女方BMI值(中国标准)分为4组:偏瘦组(BMI<18.5 kg/m2)248个周期、正常组(18.5 kg/m2≤BMI<24.0 kg/m2)2300个周期、超重组(24.0 kg/m2≤BMI<28 kg/m2)742个周期、肥胖组(BMI≥28 kg/m2)134个周期,再根据不同内膜准备方案将4组分为自然周期、促排卵周期和人工周期3个亚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活产率、流产率,以及各亚组临床结局的差别。结果偏瘦组、正常组、超重组及肥胖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77.8%、76.7%、74.8%及74.6%,种植率分别为76.6%、76.0%、73.9%及73.9%,活产率分别为67.7%、66.4%、62.9%及61.9%,流产率分别为11.9%、12.8%、14.1%及16.0%,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组中各亚组比较显示,偏瘦组、正常组和肥胖组中各亚组临床结局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超重组中促排卵周期亚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活产率均显著高于自然周期组和人工周期组(P<0.01)。结论在调整了患者子宫环境的FET周期,使用高质量的复苏囊胚移植,超重和肥胖并不会降低种植率和活产率,也不会增加流产的风险;且超重患者使用促排卵周期内膜准备方案临床结局较佳。
马龙董娟夏梦孟慧马翔刁飞扬蔡令波刘嘉茵
关键词:冻融胚胎移植种植率
细胞筛网作为载体运用于玻璃化法冻存人卵巢组织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细胞筛网作为载体运用于玻璃化冷冻人卵巢组织的效果,并寻找合适的冷冻剂浓度。方法:选择来自卵巢切除、子宫内膜异位、卵巢浆液性囊肿患者的卵巢组织共10例,以细胞筛网为载体,以二甲基亚砜、乙二醇和蔗糖为冷冻保护剂进行玻璃化冷冻。分别以二甲基亚砜和乙二醇等浓度混配(12%、15%、18%和20%)和0.5 mol/L的蔗糖配成4组不同的冷冻液,并以新鲜组织及常规程序化冷冻组织为对照,观察不同冷冻液组合对卵巢组织始基卵泡的形态学、凋亡以及体外培养后雌激素、孕酮和乳酸脱氢酶的影响,评价冷冻效果。结果:与新鲜组相比,细胞网筛玻璃化冷冻的卵巢组织冻融后,始基卵泡正常率虽有所降低,但优于常规程序冷冻组,其中18%组和15%组的正常率显著增高。组织细胞的凋亡率比新鲜组有所增加,但低于常规程序冷冻组,其中15%组和12%组明显降低。因此,15%组的冷冻效果最好。比较了该浓度组合对卵巢组织培养后的雌激素、孕酮、乳酸脱氢酶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新鲜组和程序化冷冻组相比,培养液中雌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孕酮水平略好于程序组,但乳酸脱氢酶与新鲜组的变化完全一样,都显著优于程序化组。结论:细胞筛网玻璃化冷冻法优于程序化冷冻法,可作为临床卵巢组织冷冻的一种方法,15%的二甲基亚砜和乙二醇等浓度组合效果最佳。
马龙蔡令波严正杰冯婷董娟刘嘉茵王守林
关键词:卵巢组织玻璃化冷冻
显微穿刺时机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临床结局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周期不同的授精时间对妊娠率、种植率及流产率的影响。方法将本中心2010年行ICSI治疗的342个周期分为三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后38~40 h行ICSI治疗的128个周期为A组,HCG后40~42 h行ICSI治疗的154个周期为B组,HCG后42~44 h行ICSI治疗的60个周期为C组,观察和比较三组的妊娠率、种植率以及流产率。结果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在A组分别为42.2%、26.8%、9.3%;B组为41.6%、26.6%、9.4%;C组为25.0%、16.1%、20.0%。A组与B组的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的妊娠率、种植率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C组的流产率高于A组和B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CSI治疗周期不同的授精时间对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均有影响,HCG注射42~44 h授精的周期,妊娠率和种植率均显著低于HCG注射38~42 h授精的周期,且流产率有增加的趋势。
马龙钱晓乔蔡令波冯婷严正杰印惠荣董娟刘嘉茵
关键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授精时间妊娠率种植率
囊胚移植解冻前囊胚培养?解冻后囊胚培养?
孟慧曾桥蔡令波马龙董娟刘嘉茵千日成
长方案IVF/ICSI周期中获卵数与临床结局的关系
马龙蔡令波董娟刘嘉茵千日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