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芳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博士启动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真菌
  • 2篇症状
  • 2篇病原
  • 2篇病原菌
  • 2篇赤松
  • 1篇代谢产物
  • 1篇信息化学物质
  • 1篇杨树
  • 1篇油松
  • 1篇幼虫
  • 1篇幼虫发育
  • 1篇针叶
  • 1篇散斑壳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树种
  • 1篇松树
  • 1篇天牛
  • 1篇切梢小蠹
  • 1篇青杨

机构

  • 6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辽宁林业职业...
  • 1篇辽宁省实验林...
  • 1篇吉林省林业科...

作者

  • 6篇葛芳
  • 4篇高国平
  • 3篇李庚
  • 3篇祁金玉
  • 3篇孙守慧
  • 3篇王丽丽
  • 2篇信雯
  • 2篇李从心
  • 2篇张伟
  • 1篇魏振宏
  • 1篇宋丽文
  • 1篇任凤伟
  • 1篇王敏
  • 1篇王月
  • 1篇张浩洋
  • 1篇高长启
  • 1篇吴建军
  • 1篇孙红
  • 1篇吕长利

传媒

  • 4篇辽宁林业科技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年份

  • 4篇2009
  • 2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辽东地区赤松落针病病原真菌的分类鉴定被引量:6
2009年
对辽东主要地区发生落针病的赤松针叶上采集病害标本,室内进行分类鉴定,确定了在赤松针叶上有5种真菌,均是活体寄生。按照Minte(r1981)分类标准进行了形态学种的分类鉴定,最后确定了5种真菌的分类地位,5个种分别为针叶树散斑壳菌、松散斑壳菌、光亮散斑壳菌、雪松散斑壳、小环绵盘菌。其中有3个种为我国赤松寄主上新记录种。
高国平葛芳王丽丽李庚孙守慧王月祁金玉
关键词:赤松病原菌
沈阳地区京桃树种主要病害调查研究
2008年
京桃是沈阳城市景观绿化中大量栽植的优良观赏树种。通过采用随机抽取样地,对沈阳市区内的病害全面普查,调查结果显示:在京桃树木上共发现9种病害,可分为真菌类、细菌类、缺素类3大类,真菌类病害是京桃的主要病原,京桃每种病害的症状和虫害的危害状都有各自典型的特征,因此易于鉴定和区分9种病害。通过严格培育健康苗,选择土壤条件好的地段栽培,合理控制水分,清除病树并处理,药剂使用等,大多数京桃病害的发生是可以控制的。
吴建军李庚高国平王丽丽葛芳王敏孙红任凤伟
关键词:京桃病害种类症状
油松枯枝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该文采用室内纯培养的方法,对油松枯枝病病原菌不同的培养基、温度、碳源、pH值进行培养试验,结果显示:PDA培养基最适合病原菌的生长,其次是燕麦片琼脂培养基(OA)、松针煎汁琼脂培养基(PA)和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A),在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A)上几乎不能生长;病原菌对蔗糖碳源利用较好,其次为葡萄糖、D-果糖和乳糖,对麦芽糖的利用最差;菌落在pH 5.0~10.0均能生长,在pH 5.0~7.0时生长较好,为最适生长范围,pH 6.0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病原菌在10~30℃均能形成可见菌落,20~25℃生长较好,其中25℃为最适生长温度,大于35℃时不能生长。
葛芳张瑶琦张浩洋高国平张伟信雯魏振宏
关键词:油松枯枝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不同信息化学物质对4种松树小蠹虫的野外诱集效果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为了对小蠹虫进行野外监测和防治,采用人工合成的缓释性信息化合物诱芯和国产漏斗式诱捕器,研究了α-蒎烯(Alpha-pinene,AP)、壬醛(nonanal,NL)、反式马鞭草烯醇(Trans-verbernol,TV)和桃金娘烯醇(myrtenol,MT)信息化学物质对黄色梢小蠹、纵坑切梢小蠹、横坑切梢小蠹和红松根小蠹4种松树小蠹虫的林间诱集效果。结果表明:信息化学物质处理对4种小蠹虫的诱集效果显著,2AP诱芯对黄色梢小蠹的诱集量(17.5头)显著高于CK和其他处理,诱集效果最好,是CK的25倍;信息化学物质处理对纵坑切梢小蠹、横坑切梢小蠹和红松根小蠹的诱集量显著高于CK,不同信息化学物质处理间诱集量差异不显著;2AP+NL+TV诱芯对纵坑切梢小蠹的诱集量最高,诱集效果是CK的612倍;2AP+NL+TV诱芯对横坑切梢小蠹的诱集量最高,诱集效果是CK的1085倍;2AP+NL+MT+TV诱芯对红松根小蠹引诱效果最好,是对照的136倍。2005~2006年,千山风景区黄色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的虫口密度较大。
孙守慧原忠林王中钰刘筱彧高长启宋丽文葛芳李从心
关键词:信息化学物质横坑切梢小蠹纵坑切梢小蠹
赤松针叶上4种散斑壳真菌致病性接种试验被引量:5
2009年
对野外赤松针叶上采集到的针叶树散斑壳、松散斑壳、光亮散斑壳和雪松散斑壳共4种真菌,在温室内盆栽赤松幼苗上进行致病性接种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接种处理方法在两次接种试验中均获成功,擦伤处理方法接种成功率最高,处理过的接种发病率高于不处理的;散斑壳4个菌种中针叶树散斑壳的寄生率最高,有较强致病性。4个菌种接种后症状表现出一定的差别,针叶树散斑壳和松散斑壳侵染针叶出现症状最快,有性子实体出现较晚。光亮散斑壳和雪松散斑壳侵染后的前5周内发病缓慢,但有性子实体出现较早。
高国平王丽丽祁金玉张伟葛芳李庚信雯
关键词:赤松散斑壳症状
杨树中酚及酚酸与青杨天牛寄主选择和幼虫发育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以在东北地区适生的白杨派、黑杨派、青杨派和杂交品系杨树为材料,对其酚酸及酚类物质的种类、含量与青杨天牛成虫产卵和幼虫发育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确定杨树所含酚酸及酚类次生代谢物质与青杨天牛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2年生的银中杨、欧洲黑杨和小青杨的韧皮部中能够检测到绿原酸、对羟基苯甲酸、丁香酸和水杨酸4种酚酸,未检测到香豆酸和阿魏酸,酚酸的总含量顺序为小青杨(0.410mg·g-1)>欧洲黑杨(0.24mg·g-1)>银中杨(0.053mg·g-1);韧皮部中均含有苯酚和邻苯二酚,银中杨的酚类物质含量最高,小青杨次之,欧洲黑杨的含量最低;在3年生的银中杨、新疆杨、荷兰3930杨、107杨、中黑防和美×青杨的木质部中检测到阿魏酸、香豆酸、丁香酸、对羟基苯甲酸、绿原酸、苯酚和邻苯二酚,新疆杨的酚酸总含量最高(0.473mg·g-1),银中杨和新疆杨两种酚类物质的总含量(1.021mg·g-1和1.460mg·g-1)低于其他品系。杨树韧皮部酚酸总含量与青杨天牛的产卵痕密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酚类与产卵痕密度相关关系不明显;木质部中酚酸和酚类的总含量与青杨天牛幼虫发育也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孙守慧李从心吕长利原忠林王忠钰祁金玉葛芳钟馨
关键词:青杨天牛杨树次生代谢产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