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军
-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TEN、survivin在乳腺基底细胞样癌中的表达意义
- 2010年
- 目的:探讨PTEN、survivin在乳腺基底细胞样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40例乳腺基底细胞样癌手术切除标本中PTEN、survivin的表达,并结合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TEN的阳性表达率为40%(16/40),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为72.5%(28/40)。结论:PTEN、survivin的表达可能与基底细胞样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王琼刘蓓范军贺玉娟
- 关键词:乳腺基底细胞样癌PTENSURVIVIN
- FAT10基因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CT)组织中FAT10(Diubiquitin,双泛素)的基因表达与其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0~2003年73例有5年以上完整随访资料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采用RT-PCR方法检测FAT10 mRNA在CCT、癌旁组织(TCT)和正常结直肠组织(NCT)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临床病理因素对FAT10阳性表达率和相对表达量的影响,以及FAT10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FAT10 mRNA在CCT阳性表达率为52.24%(35/67),且在CCT的相对表达量(0.735±0.034)明显高于TCT(0.561±0.044)和NCT(0.397±0.028)(P<0.05);FAT10 mRNA的阳性表达率及相对表达量受临床进展、淋巴结转移和TNM分级的影响较明显(P<0.05),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等对其无明显影响(P>0.05);Log-Rank检验显示CCT患者中,FAT10表达阳性者生存率明显低于FAT10表达阴性者(P<0.01)。结论:FAT10在CCT的表达状况与CCT转移及预后关系密切,可以作为反映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 刘蓓王琼范军贺玉娟付军孙幼芳曾桃英
- 关键词:结直肠癌预后
- 额骨内梭形细胞血管瘤一例被引量:2
- 2010年
- 患者女,35岁。发现右额部包块3年就诊,于2009年2月14日入院。无头痛、头昏,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及四肢抽搐,神志清楚,一般情况尚可。体检:右额部隆起肿块直径约3.0cm,CT检查提示右侧额骨膨胀性缺损,其内见菊花放射状骨小梁,内板不连续,考虑肉芽肿或血管瘤。
- 曾桃英范军刘蓓王琼
- 关键词:血管瘤梭形细胞骨内四肢抽搐CT检查骨小梁
- FAT10基因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
- 结直肠癌(CCT)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本研究通过检测CCT样本FAT10基因mRNA的表达,分析FAT10表达与CCT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旨在为CCT的预防、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分子。
- 刘蓓王琼范军贺玉娟付军孙幼芳曾桃英
- 关键词:结直肠癌基因表达临床病理预后因素
- BMI-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通过检测人宫颈癌组织中BMI-1的表达,探讨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MI-1基因在宫颈癌细胞株CasKi中mRNA水平及蛋白质水平的表达,进一步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7例宫颈癌组织中BMI-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与其相关性。结果:BMI-1在宫颈癌细胞CasKi中,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均有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57例宫颈癌标本中BMI-1蛋白强阳性表达23例(80.70%),且BMI-1的强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等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BMI-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肿瘤进展和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高表达BMI-1的宫颈癌具有高度转移潜能,同时预示BMI-1可能成为预测宫颈癌高度转移的新的分子标志物。
- 刘蓓王琼范军贺玉娟付军曾桃英
- 关键词:BMI-1宫颈癌组织细胞自我更新基因家族插入位点分化潜能
- 残胃腺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合并间质瘤1例被引量:2
- 2011年
- 1病案摘要
患者,男,66岁。因“心慌气促半年”于2008年10月13日就诊我科。既往于30余年前因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入院后查血常规提示:HGB59.0g/L,PLT565×10^9/L。骨髓穿刺结果示:伴早期缺铁性增生性贫血。上腹部CT及胃镜等检查提示残胃癌。胃镜结果提示:空肠嵴大弯侧可见不规则隆起性新生物,有分叶,表面糜烂并溃疡形成。
- 张高霍丹马玉芳范军
- 关键词:残胃癌间质瘤增生性贫血骨髓穿刺腹部CT
- 颅骨梭形细胞血管瘤1例报告被引量:2
- 2011年
- 梭形细胞血管瘤(spindle cell hemangioma,SCHE)由软组织病理学家Weiss和Enzinger[1]于1986年首次报告。国内也有个案报道,但仅限于对组织病理学特征进行描述,缺乏充分的临床及随访资料[2,3]。国外文献报道发生于骨的SCHE有8例,主要发生于长骨,而发生在颅骨内的SCHE国内外文献尚未见报道[4,5]。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额骨的SCHE,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放射学特征、治疗及预后。
- 吴俊周游范军金胜昔熊刚许锡镇何芳杨迎黄春娥王书阁盛菊仙夏诗瑶
- 关键词:颅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