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丹卉

作品数:15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北方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5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主义
  • 7篇文化
  • 5篇马克思主义
  • 3篇哲学
  • 3篇知识分子
  • 3篇社会
  • 3篇社会主义
  • 3篇马克思主义哲...
  • 3篇和谐社会
  • 2篇学法
  • 2篇政治
  • 2篇政治理论
  • 2篇政治理论课
  • 2篇社会构建
  • 2篇思想政治
  • 2篇思想政治理论
  • 2篇思想政治理论...
  • 2篇诉求
  • 2篇五四知识分子
  • 2篇理论课

机构

  • 8篇北方工业大学
  • 7篇北京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作者

  • 15篇范丹卉
  • 2篇袁本文
  • 1篇王建永

传媒

  • 2篇毛泽东思想研...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江淮论坛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科学.经济....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理论月刊
  • 1篇天府新论
  • 1篇南京政治学院...
  • 1篇思想教育研究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攀登(哲学社...

年份

  • 1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09
  • 3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体差异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效果的影响——基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互动式教学,常因学生不同而导致效果不同。基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实证研究表明,学生在专业、年级、性别、家庭背景等自然条件上的差异,是影响互动式教学法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专业因素影响强度最大,性别因素次之,年级和家庭背景因素最弱。鉴于主体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借助互动式教学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首先应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而非专业素质。
袁本文范丹卉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法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与当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前景透视被引量:1
2011年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大热点。这项改革与半个世纪之前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二者在改革性质、改革对象、改革目的、改革动力等四方面具有显著的相似性。基于这些相似性,当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可以被视为一场新的社会主义改造。因此,回顾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能够提炼出我国社会生产关系变革的基本规律,从而认清当前改革的战略定位、关键对象、成功保证和持续趋势等决定其前景的基本要素。
范丹卉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造历史经验收入分配制度
德赛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逻辑关联被引量:1
2011年
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时期传入中国,这与当时的文化环境有密切联系。文化环境的变化促使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扬德赛精神,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作了非常重要的思想准备。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则为德赛精神的具体化提供了正确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二者之间存在着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螺旋式上升的逻辑关联。
范丹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逻辑
试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机制
2011年
"文化机制"概念,打开了一个透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视角。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价值和普适意义使其产生了世界性的文化吸引力,获得了世界范围的跨文化性,由此为其被中国社会吸纳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诸多内在契合性:二者都立足物质的本体论,都主张实践的认识论,都采用辩证的方法论,都倾向入世的价值论,这些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生存、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社会文化土壤。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理论上的相似不是孤立的巧合,而是根植于二者赖以形成的社会存在以及由物质基础决定的生活方式在终极意义上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异化生活的反思与批判,把人还原至世界体系的合理位置,使其哲学体系的人本内核获得广泛的理解和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和谐精神,较好地呼应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本内核;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跨时空重合,打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路径。这种重合,既彰显中国先哲的睿智,也昭示马克思的深邃,两者在历史的远近两极遥相呼应,共同追求人类生活的本真状态和最美境界,共同培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奇葩。
范丹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机制
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的文化机制探讨
历史之所以值得铭记,在于它蕴含着对人类心灵的永恒滋养;历史之所以常读常新,在于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智慧启迪。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五四”是一个格外光彩夺目、极富魅力的符号。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由文化运动而社会运动的新趋...
范丹卉
和谐社会构建中利益表达问题的分析与对策被引量:3
2007年
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点——利益协调问题入手,阐述了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对于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的基础作用,分析了畅通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局中的重要意义。在总体上将社会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划分为"官方渠道"和"民间渠道"两大类的基础上,分析了各条具体渠道应承担的职责、所存在的问题和应完善的方向。
范丹卉
关键词:和谐社会利益诉求
互动式教学法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现机理被引量:8
2011年
互动式教学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不明晰互动式教学法对于优化课堂教学的实现机理,将影响互动式教学的实施效果。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实证研究发现,互动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习动机、形成学习迁移、强化学习激励,这三重功能构成了互动式教学法的核心竞争力。
范丹卉袁本文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法思想政治理论课
五四知识分子的思想分化与理论抉择——从李大钊、陈独秀的学术转变看早期中共党员的文化特质被引量:6
2011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是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的直接产物。因此,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伊始,就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种先进性实际地取决于早期中共党员的文化特质。早期中共党员在使命意识、唯物哲学、精神修养等三方面充分承袭传统文化的精髓,借助启蒙教育赋予的文化特质接近并接受马克思主义。早期中共党员的文化特质是特定历史的产物,但是共产党员追求先进文化的信念,是建党90年的宝贵经验和不渝使命。
范丹卉
关键词:五四知识分子中共党员文化特质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探析——兼论人民“表达权”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被引量:8
2007年
利益协调是和谐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畅通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与渠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可区分为"官方渠道"和"民间渠道"两大类,分别有其承担的职责,也有不同的建设与完善的方式。
范丹卉
关键词:和谐社会利益诉求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知识分子的“软塑造”在五四时期的表征与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在历史上,中国传统文化对知识分子的影响力可分为"硬塑造"和"软塑造"两个方面。到五四时期,由于社会基本面的变革和传统文化的衰落,其中"硬塑造"的作用已基本消失,但"软塑造"的作用却顽强延续下来,其表征是传统文化先验地决定五四知识分子看待西学的思维逻辑和评判依据,其重要影响是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首个传播高潮。
范丹卉
关键词:传统文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