芩志敏
-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青光眼血流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006年
- 目的:探讨慢性青光眼眼部血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和青光眼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检测中、晚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54例(65眼)、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CACG)32例(53眼)和正常组30例(30眼)的眼动脉、睫状后短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应用计算机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POAG、PCACG的阻力指数显著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青光眼舒张末期的血流速度明显减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青光眼的3个显著因素。眼动脉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是影响PCACG的显著因素(P=0·000);眼动脉、睫状后短动脉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是影响POAG的显著因素(P<0·01)。结论:慢性青光眼的视功能损害与眼部血流速度尤其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密切相关。眼动脉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减慢可能是PCACG前房角关闭的诱发因素。眼动脉、睫状后短动脉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减慢可能是POAG视神经缺血的主要原因。
- 周卫为张庆平芩志敏黄荔植玉婷
- 关键词:青光眼
- 慢性青光眼血流动力学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中、晚期慢性青光眼患者眼血流情况及血管因素在视功能损害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检测中、晚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22例(35只眼)、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0例(53只眼)和正常组30例(30只眼)的眼动脉(ophthalmicartery,OA)、睫状后短动脉(shortposteriorciliaryartery,SPCA)和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retinalartery,CR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systolic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diastolicvelocity,EDV)和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结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阻力指数显著性增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组患者舒张末期的血流速度明显减慢,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组间的收缩期、舒张末期的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慢性青光眼患者血流速度尤其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明显减慢,阻力指数增大导致视神经局部的血流循环障碍。青光眼患者视功能损害与视神经的血供不足有关。
- 周卫为张庆平芩志敏黄荔植玉婷
- 关键词:青光眼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 针刺分离结膜下注射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滤过泡
- 2006年
- 目的观察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早期失败的滤过泡进行针刺分离和应用干扰素α-2b(INFα-2b)的疗效。方法将50例(50眼)早期失败的滤过泡(术后3月内)的病例随机分为INF组和对照组,各25眼。INF组应用干扰素α-2b行滤过泡针刺分离和结膜下注射,对照组采用单纯滤过泡按摩。随访6~12月。结果治疗前INF组与对照组平均眼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F组治疗前平均眼压为(31.00±5.57)mmHg,治疗后为(9.3±1.13)mmHg,治疗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冶疗1月后,INF组平均眼压为(12.30±3.56)mmHg,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80%,条件成功率为88%;而对照组此3参数依次为(17.37±5.79)mmHg,48%和56%,两组相应参数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月后INF组上述3参数为(14.15±4.6)mmHg,76%和84%;对照组为(23.35±6.05)mmHg、40%和52%,两组相应参数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干扰素α-2b对早期失败的滤过泡行针刺分离和结膜下注射治疗,可挽救一部分濒临失败的病例。
- 周卫为张庆平芩志敏黄荔
- 关键词:干扰素Α-2B青光眼滤过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