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洁媚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2篇脱垂
  • 2篇盆底
  • 2篇器官
  • 2篇器官脱垂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T细胞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压力性
  • 1篇压力性尿失禁
  • 1篇阴道
  • 1篇阴道壁
  • 1篇上皮
  • 1篇上皮性
  • 1篇上皮性肿瘤
  • 1篇深静脉
  • 1篇深静脉血栓
  • 1篇深静脉血栓形...
  • 1篇神经末梢

机构

  • 6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东食品药品...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胡洁媚
  • 1篇周丽华
  • 1篇肖静
  • 1篇叶海燕
  • 1篇李晓红
  • 1篇吴岳恒
  • 1篇林芸
  • 1篇左约维
  • 1篇徐嘉文
  • 1篇林伍梅
  • 1篇余细勇
  • 1篇王越洪
  • 1篇张斌
  • 1篇邓龙姣
  • 1篇何剑辉
  • 1篇何国东
  • 1篇杨翔宇
  • 1篇冯娟
  • 1篇霍然

传媒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新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5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BOT)的临床情况及影响复发的有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58例BOT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局。结果:58例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37.6岁;临床表现以无症状的盆腔肿块为主,共29例占50.00%;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升高33例(56.90%),CA199升高20例(34.4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其中37例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分期以Ⅰ期最多,占87.93%;浆液性和黏液性分别为25例和33例。术后随访8~68月,患者均存活;4例(6.90%)复发,肿瘤有微乳头或浸润性种植的患者复发率较高(P<0.05)。5例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后正常妊娠并分娩。结论:BOT患者较年轻,以Ⅰ期为主,血CA125检测对诊断有帮助。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患者预后较好。其复发与肿瘤存在微乳头或浸润性种植可能有关。对其进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是安全有效的,术后需长期随访。
何剑辉张斌徐嘉文林伍梅胡洁媚
关键词:卵巢交界性肿瘤癌抗原125手术病理分期复发
干扰素γ刺激hUC-MSCs分泌外泌体促进调节性T细胞生成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生理和炎性微环境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UCMSCs)能否通过外泌体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生成来发挥免疫抑制功能。方法胶原酶消化法分离h UC-MSCs,应用流式细胞术鉴定h UC-MSCs。IFN-γ模拟体内炎性微环境,以未预处理为对照,分别提取外泌体,得到Nor-h UC-exo和IFN-γ-stimulated h UC-exo,分析其浓度及粒径分布等特征、并鉴定表面标记蛋白CD63的表达。采用h UC-MSCs、Nor-h UCexo、IFN-γpretreated-h UC-MSCs、IFN-γstimulated h UC-exo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5 d后,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的增殖、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变化。结果 h UC-MSCs高表达CD73、CD44等间充质干细胞标志物。IFN-γ刺激前后外泌体粒径无明显变化,但IFN-γ刺激后分泌量和CD63增加(P<0.05)。CFSE染料示踪结果显示,h UC-MSCs来源的外泌体抑制PBMCs增殖(P<0.01),且IFN-γ刺激后明显提高外泌体的免疫抑制能力(P<0.01)。在活化T细胞中,IFN-γ-stimulated h UC-exo组Treg比例(11.53±0.88%)与IFN-γpretreated-h UC-MSCs组(7.54±0.50%)(P<0.05)、Norh UC-exo组(6.60±0.56%)(P<0.01)、对照组(3.87±0.73%)(P<0.01)相比升高。结论 h UC-MSCs可通过分泌外泌体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在炎症因子刺激下h UCMSCs分泌的外泌体明显促进调节性T细胞的生成,h UC-exo可能是潜在的免疫抑制载体。
杨翔宇李晓红肖静胡洁媚冯娟霍然何国东吴岳恒余细勇
关键词:脐带外泌体调节性T细胞
Prolift盆底重建手术30例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Prolift盆底重建手术在不同分期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手术效果、手术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 30例盆腔器官脱垂的患者采用Prolift盆底重建手术,并进行术前、术后的评估、处理及随访。结果 POP-QⅡ与POP-QⅢ、Ⅳ组术前和术后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膀胱损伤发生。患者在术后1、3、6、12个月分别复诊;随访时间1年以上均无复发,1例术后轻度尿失禁。结论 Prolift是有效的盆底重建手术,联合子宫切除术并无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隐匿的压力性尿失禁在盆底重建术前、术后的评估很重要,联合经阴道无张力性尿道中段悬吊术(TVT)需要平衡利弊。
胡洁媚叶海燕左约维
关键词:盆底重建手术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
产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分析妊娠期和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情况,探讨其高危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2例产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近7年我院产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1.79‰,剖宫产率越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越高(P<0.001)。剖宫产到发病的时间间隔要比顺产后到发病的时间间隔要短,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2例病例均治愈出院,其中仅药物治疗者20例,手术和药物治疗结合者2例。结论: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较妊娠期发病率明显升高,仅妊娠血液高凝状态不能独立致病,近年来剖宫产率升高是该病发病率升高的一重要因素。做好产前保健,降低剖宫产率,宣教及指导产后早期下床活动,可减少产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重视抗凝药物治疗,发生股青肿者要及时手术,防止肢体坏疽。
胡洁媚林芸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产科发病股青肿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处理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处理方法。方法:对22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量500~2500mL,其中500~799mL10例(45%),800~999mL5例(23%),1000~2500mL7例(32%)。21例行腰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1例因术前已有大出血而行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中经用缩宫素、麦角新碱、宫腔填塞、肌层逢合、肛塞米索前列醇等方法,止血效果明显,予及时快速输液、输血,补充有效的血容量,适当应用升压药维持循环稳定,保持各重要器官功能的有效灌注。经综合治疗,无1例死亡。结论: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快速妥善处理及维持围手术期产妇的循环稳定,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关键。
邓龙姣王越洪胡洁媚
关键词:剖宫产术围手术期大出血宫缩乏力前置胎盘
盆底器官脱垂(POP)与神经肽(VIP、NPY)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指盆腔器官和与其相邻的阴道壁突入阴道或自阴道脱出。近年涌现了不少有关POP的新观念、新理论,其中神经损伤学说也成为妇科泌尿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盆底的神经纤维可分泌多种神经肽,神经纤维的减少可减少神经肽的生成和释放,造成盆底血管改变,血流灌注不足导致肌肉萎缩变性,故将神经肽作为损伤标记,并用神经肽研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本文从就POP与神经肽(VIP、NPY)关系作相关综述。
胡洁媚周丽华
关键词:阴道壁神经肽脱垂神经末梢器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