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兆科

作品数:61 被引量:36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2篇视网膜
  • 32篇网膜
  • 19篇血管
  • 15篇造影
  • 13篇荧光
  • 13篇脉络膜
  • 12篇血管造影
  • 11篇眼底
  • 11篇病变
  • 10篇视网膜病
  • 10篇视网膜病变
  • 8篇玻璃体
  • 7篇切除
  • 7篇激光
  • 6篇血栓通
  • 6篇荧光素
  • 6篇中心性
  • 5篇血管瘤
  • 5篇血栓
  • 5篇眼底血管

机构

  • 49篇中山医科大学
  • 9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肇庆市第一人...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61篇胡兆科
  • 26篇高汝龙
  • 9篇刘顺英
  • 9篇易长贤
  • 8篇金陈进
  • 7篇李勋赤
  • 7篇麦桂英
  • 6篇张少冲
  • 6篇欧杰雄
  • 6篇李长海
  • 4篇于强
  • 4篇冯官光
  • 4篇关征实
  • 4篇吴中耀
  • 4篇易玉珍
  • 4篇闫宏
  • 3篇刘顺英
  • 3篇梁小玲
  • 3篇唐仕波
  • 3篇林少春

传媒

  • 13篇中华眼底病杂...
  • 9篇眼科学报
  • 7篇中国实用眼科...
  • 5篇广东医学
  • 5篇实用眼科杂志
  • 3篇中华眼科杂志
  • 3篇中西医结合眼...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眼耳鼻喉...
  • 2篇眼科学报(英...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眼科研究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中医眼科...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衡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全省中西医结...
  • 1篇第四届全国眼...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5篇2000
  • 9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7
  • 7篇1996
  • 6篇1995
  • 8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92
  • 3篇1991
  • 2篇1990
  • 3篇1989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眼底血管造影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 观察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ARNS)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ICGA)图像特征及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例临床诊断为 ARNS的患者2 8只患眼的眼底、FFA和 ICGA检查资料。 结果  FFA图像中 ,视盘边界不清、晚期强荧光 2 4只眼 ,占85 .71% ;周边部病灶区视网膜动静脉血管广泛闭塞 2 3只眼 ,占 82 .14 % ,部分仅见闭塞的血管暗影 ,检眼镜检查所见的部分呈白线状的血管仍有荧光素通过 ;病灶区与较正常视网膜交界处较多荧光素渗漏点者2 2只眼 ,占 78.5 7% ;视网膜脱离 2 0只眼 ,占 71.4 2 % ,其中 9只眼未发现视网膜裂孔 ,占视网膜脱离者的4 5 .0 0 % ;8只眼黄斑囊样水肿 ,占 2 8.5 7%。ICGA图像中 ,视盘强荧光 8只眼 ,占 2 8.5 7% ,其中有 5只眼晚期视盘内见颗粒状染色 ;周边部病灶区脉络膜血管模糊不清者 2 0只眼 ,占 71.4 2 % ;病灶区脉络膜散在片状弱荧光区 19只眼 ,占 6 7.85 % ;ICGA晚期图像中 ,视网膜血管内栓子及视网膜血管闭塞区清晰可见。 结论  ARNS的 FFA表现主要是视盘强荧光和视网膜血管闭塞 ;ICGA主要表现是病灶区脉络膜血管模糊不清及散在片状弱荧光区。两种检查联合使用 。
闫宏麦桂英易长贤欧杰雄刘顺英胡兆科
关键词:ICGA视盘FFA血管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目的观
血栓通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59例报告被引量:4
1997年
胡兆科李长海李勋赤温树灶
关键词:视网膜动脉阻塞血栓通病例报告
国产荧光素钠、吲哚青绿混合造影剂毒副作用的动物试验及临床观察被引量:11
1999年
闫宏胡兆科易长贤刘顺英林少春
关键词:吲哚花青绿副作用
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通过临床对照研究,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原发和继发性眼部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入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2 例,开放组8 例。对照组采用妥拉苏林注射液,治疗组及开放组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作患眼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疗程均为21 d。以视力、视野、眼底为疗效指标,以眼压、血压、心电图、血肝肾功能等检测作为安全性指标。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73 %) 与对照组(23%) 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 11.002,P= 0.000 9) ,开放组的有效率为75% ,除患者有短暂口干外,各安全性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治疗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是有效和安全的。
于强欧杰雄胡兆科李绍珍
关键词:视网膜病变脉络膜复方樟柳碱
视网膜血管瘤病的现代治疗被引量:1
1996年
5例7眼视网膜血管瘤病患者,2眼接受单纯激光治疗,瘤体控制在1PD以下,视力保持正常;3眼接受冷冻联合激光治疗,成功地使视网膜下液吸收,瘤体缩小至1PD以下,视力明显提高;2眼接受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激光治疗,1眼术中眼内出血而放弃治疗,1眼成功地将玻璃体积血和增殖膜清除,并封闭瘤体供养动脉,达到较好效果。本文对该病进行光凝、冷冻和玻璃体手术的适应证和治疗方法进行了讨论。提出对该病应长期追踪,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尤其瘤体多或进行性增大者)。
梁小玲高汝龙李春霞胡兆科
关键词:视网膜血管瘤玻璃体切除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激光、冷冻和放射治疗被引量:9
1996年
作者对13例(15眼、21个瘤体)视网膜母细胞瘤(RB)应用激光、冷冻和放射治疗。其中10例12眼18个瘤体完全退变,既保住眼球,又保存有用视力。并讨论了各种治疗的相对适应证,治疗后肿瘤的退变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吴中耀杨华胜陈智聪高汝龙金陈进胡兆科易玉珍冯官光潘国英曹新平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激光光凝术冷冻治疗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的玻璃体出血
1994年
报告应用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治疗7例(7眼)因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的玻璃体出血。所有病人术后眼底清晰可见,视力明显提高。术后4例出现再出血,经药物治疗后出血吸收,加用氩离子激光视网膜光凝,无再出血。随访3至18个月所有病人无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及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出现。认为玻璃体切除术不但能使屈光间质恢复透明,视力提高,预防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而且为明确诊断和进一步激光治疗提供条件。
陈伟蓉高汝龙张少冲胡兆科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玻璃体出血
孤立性虹膜血管瘤——附1例报告
1989年
虹膜血管瘤是一极其罕见的虹膜良性肿瘤,国内尚未见报道,现报告1例,并就其临床表现,荧光血管造影及其组织病理学改变,参阅有关文献,对虹膜血管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
刘金陵易玉珍胡兆科冯官光毛文书
关键词:血管瘤荧光血管造影组织病理学改变前房积血立性右眼视力
青年型视网膜前膜吸收一例
1994年
报告1例青年型视网膜前膜病例。经治疗后,前膜吸收,视网膜血管弯曲现象明显改善,荧光素渗漏现象消失,视网膜电图、视野、色觉正常。结合本病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了讨论。
黄时洲胡兆科吴德正
关键词:视网膜前膜青年型
国产荧光素钠单独使用与吲哚菁绿混合使用的安全性探讨
2000年
目的:探讨国产造影剂荧光素钠单独使用与吲哚菁绿混合使用的安全性。方法: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与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同时检查和FFA单独检查的各200例患者在造影过程中出现的毒副作用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200例FFA患者中13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发生率为6.5%,ICGA与FFA同时检查的患者中3例出现轻度副作用,发生率为1.5%,明显低于FFA。中、重度副作用FFA检查中发生率为1.5%,IGGA与FFA同时检查中无一例发生。结论:国产造影剂荧光素钠与吲哚菁绿混合使用较荧光素钠单独使用副作用小,程度轻,使用安全。
闫宏易长贤胡兆科麦桂英刘顺英林少春
关键词:荧光素钠吲哚菁绿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