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林

作品数:21 被引量:133H指数:7
供职机构:凉山彝族自治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默沙东艾滋病综合防治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病毒
  • 10篇艾滋病
  • 8篇艾滋病病毒
  • 5篇抗体
  • 4篇耐药
  • 4篇HIV抗体
  • 3篇载量
  • 3篇感染者
  • 3篇HIV
  • 3篇病毒载量
  • 2篇阳性
  • 2篇乙型
  • 2篇自愿咨询
  • 2篇自愿咨询检测
  • 2篇酶联
  • 2篇酶联免疫
  • 2篇门诊
  • 2篇免疫缺陷
  • 2篇耐药性
  • 2篇抗病毒

机构

  • 10篇凉山彝族自治...
  • 8篇四川省疾病预...
  • 8篇凉山州疾病预...
  • 6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云南省疾病预...
  • 2篇四川大学
  • 2篇凉山彝族自治...
  • 2篇云南省德宏州...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湖南省疾病预...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陕西省疾病预...
  • 1篇深圳市疾病预...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甘肃省疾病预...
  • 1篇贵州省疾病预...

作者

  • 20篇肖林
  • 9篇边仕超
  • 6篇马兆瑾
  • 6篇马名驹
  • 5篇秦光明
  • 5篇梁姝
  • 4篇王启兴
  • 3篇冯毅
  • 3篇邢辉
  • 3篇王菊
  • 3篇南磊
  • 3篇刘红露
  • 3篇廖强
  • 3篇阮玉华
  • 3篇韩越华
  • 3篇袁丹
  • 3篇龚煜汉
  • 2篇尹碧波
  • 2篇王科
  • 2篇陈会超

传媒

  • 9篇预防医学情报...
  • 7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彝族健康人群外周血T淋巴细胞正常参考值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凉山地区彝族青少年及成人CD3、CD4、CD8计数及CD4/CD8比值,初步建立彝族青少年及成人外周静脉血CD3、CD4、CD8淋巴细胞绝对数值和CD4/CD8比值的正常参考范围。[方法]对彝族健康人血标本进行现况调查,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分别进行比较,用Becton Dickinson公司生产的FAcscount自动化流式细胞仪进行CD4、CD8计数及CD4/CD8比值计算,并进行分析。[结果]CD4正常值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部分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4正常平均值为865.77±304.54;CD8及CD4/CD8在不同性别之间及部分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8计数平均值为674.28±273.63,CD4/CD8平均值为1.38±0.51。[结论]凉山彝族正常人群CD4淋巴细胞绝对值与美国CDC公布的结果相似,建议对彝族人群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CD4平均值的诊断临界值建议可采用500/mm3。
卫大英马名驹马志凌边仕超马兆瑾肖林潘璐毛木呷
关键词:CD4淋巴细胞计数彝族CD4/CD8比值流式细胞仪
不同方法定量检测HIV/AIDS病例病毒载量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比较2种方法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型病毒载量的相关性及一致性,为合理评价HIV/AIDS病程进展及抗HIV药物疗效提供参考。方法对四川省凉山州95例在治HIV/AIDS的血浆样本同时用分支DNA杂交实验(bDNA)法和核酸序列扩增实验(NASBA)法检测HIV-1病毒载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该2种方法测得阳性样本均值bDNA法为3.75±1.05 log copies/mL,NASBA法为4.22±1.23 log copies/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9,P<0.05);2种方法测出的病毒载量呈显著直线相关(r=0.852,P<0.01);2种方法测出的病毒载量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36,P>0.05)。结论 bDNA法和NASBA法检测HIV-1病毒载量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实际工作中均可选用,但是两者检测结果的数值不能完全等同。建议抗HIV药物疗效评价最好应用同一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使其治疗前后的结果具有可比性和一致性。
边仕超袁珣肖林陈世国潘露邓勇
关键词:HIV病毒载量
凉山州部分彝族人群2011年HIV耐药警戒线监测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分析凉山州部分彝族人群2011年艾滋病病毒1型(HIV-I)在未治疗的感染人群中耐药毒株变异情况,为指导抗病毒治疗、评价治疗效果、合理调整治疗方案和制定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129例25岁以下新确诊的HIV阳性血清样本,用In-house方法 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共91例扩增测序成功,检测耐药传播相关的耐药突变,并分析其相关的亚型及其比例。结果 91例样本中,没有针对PR区的主要耐药性基因突变,但有7例样本存在针对RT区耐药性基因突变,4例为交叉突变(T215Y和V179E),3例为单一突变(T215Y、V179D和P225H),导致对齐多夫定(AZT)和司坦夫定(D4T)不同程度的耐药。RT区耐药株流行率为5.43%(7/129),属于中等流行水平(5%~15%)。91例样本中,CRF07-BCⅡ型所比例最大,达91.21%(83/91),B亚型仅占8.79%(8/91)。结论 凉山州部分彝族人群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新发现HIV-1感染者中,已出现pol区耐药突变株,且传播水平达中度流行状态,需进一步加强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用药督导,提高其用药依从性,并持续性监测该地区抗病毒治疗人群的耐药情况。
杨洪苏玲王启兴袁丹秦光明刘红露梁姝肖林杨文
关键词:彝族人群艾滋病病毒耐药性
2015年中国部分地区16~25岁HIV感染者毒株基因特征及耐药株传播调查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了解2015年中国部分地区新报告的16~25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毒株的基因特征及耐药株传播情况。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耐药传播监测调查方案,2015年收集了来自中国14个省市16~25岁的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本,提取病毒核糖核酸(RNA),扩增HIV-1 pol区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使用美国斯坦福CPRV 6.0进行耐药突变分析。结果获得序列894条,HIV毒株亚型中CRF01_AE占39.9%、CRF07_BC占42.6%、B占4.3%、CRF08_BC占2.1%、CRF55_01B占2.9%、CRF59_01B占0.6%、CRF67_01B占0.7%、CRF68_01B占0.6%,其他重组亚型占6.4%。耐药传播率为3.6%,其中经同性性传播的耐药率为3.0%,异性性传播的为5.8%;包含针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和蛋白酶抑制剂(PI)的耐药突变样本分别有10例、9例和13例。NRTI的耐药株中发现有4例携带针对替诺福韦(TDF)耐药的位点。结论当前流行毒株主要为CRF01_AE和CRF07_BC,同时在多个省份发现CRF55_01B和CRF59_01B新型重组毒株。在反转录酶和蛋白酶区均发现了主要耐药位点,而且针对TDF耐药的新型重组的传播性耐药株已在中国出现,需引起高度重视。
李扬张晶冯毅卢红艳臧希卉徐晓琴杨介者余爱玲孙晓光贺健梅陈琳梁淑家凌华肖林张信辉马艳玲常文辉廖玲洁阮玉华邵一鸣邢辉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
尿液HIV-1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评价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通过对尿液艾滋病病毒1型(HIV-1)抗体检测在不同人群临床应用中性能的评价,探讨尿液HIV-1抗体检测作为艾滋病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自2014年3月21日至2015年3月1日,采集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尿液样本131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尿液HIV-1抗体,并将其结果与HIV抗体诊断(WB)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尿液HIV-1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与血液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尿液HIV抗体检测灵敏度为97.28%(250/257),特异性为99.06%(947/956),与血液HIV抗体诊断符合率为98.68%。不同人群尿液HIV抗体检测的灵敏度为94.34%-100%,特异性为95.39%-100%,其中吸毒人群最低。对于HIV抗体阳性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人群,尿液检测的灵敏度为88.66%(86/97),显著低于其他人群。结论尿液HIV抗体检测可作为HIV抗体检测指标,但不能用于HIV抗体阳性接受治疗人群。
冯霞王继宝田雨陈会超张彤肖林裴丽健张岭邢文革邱茂峰吴昊蒋岩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尿液抗体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2004年凉山州性病艾滋病综合监测结果分析
2005年
韩越华龚煜汉马名驹马兆瑾肖林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实施安全防护教育在提高HIV检验人员自我安全防护意识方面的效果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进行安全防护教育在提高HIV检验人员自我安全防护意识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四川省凉山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的40例HIV检验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随机分组法,将这40例检验人员分为非安全教育组和安全教育组,每组各20例检验人员。对安全教育组检验人员实施安全防护教育,不对非安全教育组检验人员实施安全防护教育。然后比较这两组检验人员在进行HIV检验中的暴露率、对AIDS相关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评分以及对自我安全保护意识的评分。结果:安全教育组检验人员在进行HIV检验中的暴露率明显低于非安全教育组检验人员,其对AIDS相关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评分以及对自我安全保护意识的评分均明显高于非安全教育组检验人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IV检验人员进行安全防护教育,可有效提高其自我安全防护意识,降低其在进行HIV检验中的暴露率。
潘璐肖林陈世国黄静吕宁
凉山州2009年HIV-1主要流行区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了解凉山州艾滋病病毒I型(HIV-1)流行毒株的亚型、传播途径和病毒在人群中的分布。方法运用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扩增2009年凉山州266份血浆样本中HIV的gag基因片段。对获得的核酸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凉山HIV-1的流行毒株为CRF07_BC和CRF08_BC毒株,其中CRF07_BC比例为98.3%,为最主要的流行毒株。266份HIV-1阳性样本中,静脉注射吸毒感染者的比例为63.5%,其次为异性性接触感染者,比例为14.3%。结论凉山HIV-1感染者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是静脉注射吸毒,最主要的流行毒株是CRF07_BC毒株,具有共同的病毒来源。
冯毅梁姝肖林程春林魏静秦光明阮玉华邢辉邵一鸣何翔
关键词:分子流行病学
四川省木里县1株C/D基因型重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序列分析
2013年
目的分析四川省木里县1株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特征。方法从HBsAg阳性的血清标本11B18中提取病毒DNA,经多聚酶链反应和核苷酸片段测序后,用Mega4软件和Simplot软件做进化树分析和重组分析。结果 S基因和C基因核苷酸序列进化树分析显示11B18分别属于D基因型和C基因型,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进化树分析显示此株与C1基因亚型参考株在同一进化分枝上;重组分析证实此株为C/D基因型重组株,与D基因型的重组位点大约在nt140~nt740。结论与我国西部地区的CD1和CD22种C/D基因型重组株比较,11B18属于C1基因亚型,其与D基因型的重组位点也有差异。
肖林马小珍王保青童文彬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四川省2010-2014年新报告的HIV感染者中新发感染情况分析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近年新报告1型艾滋病病毒(HIV-1)感染病例中,新发感染病例的流行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2014年各年第一季度,在四川省所有确证实验室检测确证为阳性的新报告病例的血清样本和相关信息,用BED发病捕获酶联免疫法(BED-CEIA)对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并根据社会人口学特征对新报告HIV病例及BED阳性病例分组并计算构成比,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10-2014年各年第一季度,四川省新报告病例9445例,新发感染病例(BED阳性)2222人,阳性率为23.53%。各年分别为1702、1403、1761、2011和2568例,BED阳性率分别为22.80%(388人)、23.88%(335人)、22.71%(400人)、22.53%(453人)和25.20%(646人)。各年新报告病例均主要为男性,汉族和彝族为主,教育程度为初中或以下为主。近年来,>50岁人群新报告病例比例呈现上升趋势,传播途径从2010年的注射毒品(48.11%)和性传播(46.83%)并行,到2014年以性传播为主(73.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20岁年龄组)、民族(彝族)和传播途径(男男性行为)均是新发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四川省青年、老年人群、彝族以及男男性行为人群中,HIV感染状况十分严峻,且存在快速传播危险,应加大防控力度。
苏玲肖林杨洪叶黎胡莹魏东兵边仕超袁丹周更生余佳刘红露秦光明梁莉梁姝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