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聂圆圆

作品数:10 被引量:60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老年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糖尿
  • 9篇糖尿病
  • 5篇老年
  • 5篇2型糖尿
  • 5篇2型糖尿病
  • 4篇糖尿病患者
  • 4篇病变
  • 4篇病患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病
  • 2篇血管病变
  • 2篇血脂
  • 2篇神经病变
  • 2篇周围神经病
  • 2篇周围神经病变
  • 2篇下肢血管
  • 2篇下肢血管病
  • 2篇下肢血管病变
  • 2篇老年2型糖尿...
  • 2篇老年2型糖尿...

机构

  • 8篇北京老年医院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聂圆圆
  • 6篇马娜敏
  • 6篇于世林
  • 5篇董建全
  • 5篇王敏
  • 4篇袁梅英
  • 3篇谢云
  • 1篇牛文彦
  • 1篇张亚清
  • 1篇韩丽萍
  • 1篇周洪涛
  • 1篇高茂龙
  • 1篇杨燕英
  • 1篇张敬华
  • 1篇程钢
  • 1篇杨金奎
  • 1篇徐莉莉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97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聂圆圆谢云
文献传递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特征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罹患阿司匹林抵抗(AR)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服用拜阿司匹林100 mg/d持续7 d以上的老年T2DM患者100例,依据血小板聚集率分为AR组和阿司匹林敏感(AS)组,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结果两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B、脂蛋白(LP)(a)、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较高,其中两组Fib和Hb A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 A1、Apo E、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水平较低,其中两组Apo A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o A1每增加1%,AR的发生率就减少0.9%;而Fib和Hb A1c为危险因素,Fib每增加1%,AR的发生率就增加1.944倍;Hb A1c每增加1%,AR的发生率就增加1.239倍。结论在老年T2DM患者中,Apo A1水平降低、Fib和Hb A1c水平升高,合并冠心病和(或)下肢动脉粥样性闭塞症的患者易发生AR。
王敏袁梅英耿亚辉董建全于世林马娜敏聂圆圆
关键词:2型糖尿病阿司匹林抵抗血栓弹力图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04—2006年在我院住院的T2DM患者279例(年龄≥48岁,病程≥5年),进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下肢血管正常组和病变组的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间的差异,并对病变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有下肢血管病变者占71.7%。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有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血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4h尿微量白蛋白和24h尿蛋白总量,其中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餐后2h血糖(OR分别为1.164、1.066、5.693、1.214)。结论: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有助于预防和减少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
聂圆圆谢云周洪涛
关键词:糖尿病血管病变下肢LOGISTIC模型
有氧运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2组均接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规律有氧运动;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有氧运动对2组神经症状、振动感觉与肌电图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振动觉优于对照组(P<0.05);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运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
于世林袁梅英耿亚辉马娜敏王敏聂圆圆董建全张亚清
关键词:有氧运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该病例-对照研究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入选到医院就诊的140例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病人为病例组,同期体检的147例非糖尿病健康老人为对照组,静脉采血化验促甲状腺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hyroxine,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 antibodies,TRAb),检测甲状腺彩超,选取以上检查均正常者入选本研究。病例组还需化验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根据年龄、病程、FPG及HbA1c不同分为若干组分。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以及病例组各组间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T3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着老年糖尿病病人年龄增长、病程延长、FPG及HbA1c的升高,病例组各组间T3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回归分析显示,病例组T3与年龄、病程、FPG、HbA1c呈线性负相关。病程、HbA1c是影响T3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糖尿病病人的T3已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糖尿病病人甲状腺激素浓度的测定可反映其糖代谢紊乱程度。
马娜敏王敏聂圆圆于世林耿亚辉董建全袁梅英杨金奎
关键词:老年人糖尿病甲状腺激素
活络降脂汤联合盐酸吡格列酮对肥胖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症患者血脂、血小板活化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观察活络降脂汤联合盐酸吡格列酮对肥胖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症患者血脂、血小板活化功能、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142例肥胖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1例给予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研究组71例给予活络降脂汤联合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记录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功能、血清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 G)、糖化血红蛋白(HbA 1c)以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CD62p)、溶酶体颗粒糖蛋白(CD63)、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2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络降脂汤联合盐酸吡格列酮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症疗效更好,能明显调节血糖血脂水平,增强血小板活化功能,降低血清hs-CRP水平。
马娜敏聂圆圆王敏董建全于世林耿亚辉
关键词:盐酸吡格列酮高血脂症血小板活化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1~10月在该院就诊的T2DM患者124例,其中64例合并DPN的患者为观察组,另60例单纯T2DM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水平及血清25-(OH)D3相关指标情况,分析血清25-(OH)D3与DPN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血肌酐、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血磷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血清25-(OH)D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5-(OH)D3含量〈20 ng/ml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血清25-(OH)D3与DPN的发病呈负相关。结论 T2DM合并DPN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显著低于单纯T2DM患者,且血清25-(OH)D3与DNP之间呈负相关联系。
于世林耿亚辉马娜敏聂圆圆袁梅英
关键词:2型糖尿病25羟维生素D3周围神经病变
降糖药物沙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性评估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降糖药物沙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北京老年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40例。A组患者采用持续胰岛素治疗,B组在A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之上加用降糖药物沙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2 h BG、HbA1c、胰岛素用量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5%(35/40),显著高于B组的17.5%(7/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沙格列汀的安全性更高,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聂圆圆耿亚辉马娜敏于世林王敏董建全程艾军李春辉
关键词:老年2型糖尿病降糖药物沙格列汀安全性
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大鼠骨骼肌细胞糖原合成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 研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大鼠骨骼肌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骨骼肌细胞,采用检测细胞存活和生长的方法(MTT法)检测胰高血糖素样肽-1、胰岛素对骨骼肌细胞存活数量的影响,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糖原合成酶和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α/β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验证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通路的影响.将骨骼肌细胞分为对照组、胰高血糖素样肽-1组、LY294002组、胰高血糖素样肽-1+LY294002组,于48和72 h分别测定糖原合成酶和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α/β的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均数比较.结果 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胰高血糖素样肽-1刺激后15、30 min、1、2、8h,大鼠骨骼肌细胞出现明显的阳性颗粒表达.与胰高血糖素样肽-1组相比,对照组、LY294002组、胰高血糖素样肽-1+ LY294002组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α/β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0.93±0.11、0.52±0.05、0.65±0.07、0.54±0.21,t值分别为5.751、3.651、2.811,均P<0.05),糖原合成酶明显降低(分别为0.84±0.14、0.28±0.05、0.34±0.22、0.57±0.08,t值分别为6.390、3.260、2.801,均P<0.05).结论 本研究证实胰高血糖素样肽-1可通过激活大鼠骨骼肌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通路增加糖原合成酶活性,促进糖原合成.
韩丽萍聂圆圆牛文彦谢云
关键词:胰高血糖素样肽1糖原合成酶糖原合成酶激酶3磷脂酰肌醇3激酶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和(或)血脂异常患者腹部脂肪分布特点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高血压和(或)血脂异常患者腹部脂肪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北京老年医院收治的老年T2DM患者190例,按照是否合并高血压和(或)血脂异常分为4组:A组(单纯糖尿病组,23例),B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17例),C组(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组,52例),D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组,98例)。所有患者均行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测量腹部总脂肪面积(total adipose area,TAA)、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adipose area,VAA),两者相减计算皮下脂肪面积(subcutaneous adipose area,SAA),并计算VAA/TAA及VAA/SAA,分析比较各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老年男性患者的VAA/TAA、VAA/SAA均大于老年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TAA及SA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A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77,P=0.024),其中A组明显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7,P=0.005)。4组间VAA/TA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15,P=0.019),其中A组明显小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7,P=0.006);VAA/SA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33,P=0.037),其中A组明显小于C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0,P=0.006;Z=-2.59,P=0.007)。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发生率高;老年男性内脏脂肪比例高于老年女性;合并代谢综合征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内脏脂肪的沉积。
杨燕英程钢张敬华徐莉莉聂圆圆高茂龙
关键词: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腹部脂肪老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