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读艳
- 作品数:40 被引量:93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医药卫生电子电信生物学更多>>
- 基于多尺度排列熵及PSO-SVM的输电线路故障判别被引量:17
- 2019年
- 针对电力系统高压输电线路故障选相中,现有方法难以同时判别常见的所有线路故障类型以及依据电压信号选相在强电源侧灵敏度达不到选相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提取故障暂态电压信号多尺度排列熵值(MPE)并结合传统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的高压输电线故障选相方案。通过MATLAB/Simulink对各种工况下的不同故障参数进行仿真,提取故障暂态电压信号的MPE作为特征向量输入到经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模型中来判别输电线故障类型和故障相别,并用实际数据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在高压输电线路中利用多尺度排列熵量化暂态电压信号能全面反映故障暂态信号特征,识别故障精确度可高达100%,不受故障发生位置、过渡电阻大小、发生故障初始角状态的影响,并且可以克服电压信号在系统强电源侧灵敏度不足的缺陷。
- 宁琦耿读艳王晨旭赵杰董嘉冀
- 关键词:故障选相
- 趋磁细菌及磁小体的生物医学应用研究进展
- 2018年
- 近年来,趋磁细菌及其生物自身合成的磁小体由于良好的生物安全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被用于生物工程和医学应用研究。与人工化学合成磁性纳米颗粒相比,从趋磁细菌中提取的磁小体具有生物膜包被、生物相容性高、粒径均一及磁性高等优势。趋磁细菌因磁小体在其胞内呈链状排列,具有沿磁场方向泳动的能力,也被应用于各种应用研究。因此,综述了趋磁细菌及磁小体特性,并就最近的研究进展重点综述趋磁细菌和磁小体在生物工程及医学应用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 王方旭陈玉玲耿读艳耿读艳
- 关键词:趋磁细菌磁小体生物医学应用
- 提高励磁装置可靠性的方法与策略被引量:2
- 2001年
- 本文以微机励磁装置的设计开发为例 ,讨论了提高励磁装置可靠性的方法 ,即在系统级设计中采用并联冗余技术 ,提高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在各个细节设计中则应注重采用各种有效的抗干扰措施 ,降低各部分的失效率。
- 杨彦杰陆俭国耿读艳陈健
- 关键词:发电机励磁装置可靠性电力系统
- 一种人体健康状态监测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人体健康状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监测装置主要由LED显示模块、输入模块、GSM通讯模块、蓝牙模块、CPU处理模块、存储模块、传感器检测模块和蜂鸣器模块依次连接组成,并分别由电源模块对各个组件供电;输入...
- 梁言罗宇豪李成磊史进龙马思雨耿读艳李颖
- 文献传递
- 模拟特高压输电线电磁环境的生物电磁效应机理分析
- 耿读艳柳辉王磊赵志刚蒋丽薇
- 该课题主要构建了基于模拟实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电磁场环境实验方法。以动物实验结果为基础,研究模拟的电磁场环境对小白鼠的重要生命器官和组织的影响,并总结出影响规律和特点。以工频电磁场作为外源性信号,对受到突出影响的指标,从分...
- 关键词:
- 关键词:特高压输电线路
- 便携式自救互救训练装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自救互救训练装备,包括充气袖带,充气袖带通过气管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数据采集模块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微处理器分别与电源管理模块和蓝牙传输模块电性连接,微处理器通过蓝牙传输模块与上位机无线连接,所述数...
- 付志刚贾娜耿读艳
- 文献传递
- 自控永磁可变磁场装置
- 杨庆新刘福贵程志光张顺心耿读艳颜威利徐岳生李养贤
- 设计了一套自控永磁可变磁场装置。该装置可产生水平均匀磁场,磁场大小在60~1800Gauss范围内连续可调。且该磁场可在0~15转/分钟范围内以给定速度旋转。可在计算机控制下准确调节磁场大小和磁场旋转速度。该装置不仅可用...
- 关键词:
- 关键词:永磁均匀磁场
- 基于DDS技术的多频EIT系统设计及生物组织电特性测量
- 徐桂芝张帅张剑军耿读艳王仁平
- 该项目采用了直接数字合成(DDS)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设计了EIT多频恒流源激励块,实现了信号的频率、相位和幅值均可调。建立了64复合式电极的三维圆柱体的EIT物理实验模型并成功地进行了测试。采用该技术后实现...
- 关键词:
- 关键词:频率测量数字信号处理器
- 一种人体生理参数监测装置
- 本发明公开一种人体生理参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监测装置主要由LED显示模块、输入模块、GSM通讯模块、蓝牙模块、CPU处理模块、存储模块、传感器检测模块和蜂鸣器模块依次连接组成,并分别由电源模块对各个组件供电;输入模块...
- 耿读艳梁言史进龙李成磊罗宇豪马思雨李颖
- 文献传递
- 基于机器学习和心率变异性的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疼痛阈值预测
- 2022年
- 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taVNS)作为新兴的精神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其刺激强度设置需要将刺激电流调整至疼痛阈值后再降低其幅值。该设置方式不仅缺乏一致性,且影响治疗效果和舒适度。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心率变异性(HRV)特征和机器学习回归模型的新方法,实现了taVNS疼痛阈值的预测。基于实验采集的数据,系统的比较了将HRV特征作为各种机器学习模型输入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HRV特征与极端随机树的组合性能最优,使用遗传算法去除冗余特征能够有效改善模型预测性能,均方根误差在1.18到1.56之间,均方差在0.77到0.96之间。该方法可用于不同个体的taVNS刺激强度的预测,对受试者在taVNS期间的治疗效果有积极作用。
- 耿读艳张易付志刚杨凯王超安红霞
- 关键词:疼痛阈值心率变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