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巧二

作品数:13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儿童
  • 2篇蛋白
  • 2篇血清型
  • 2篇沙门菌
  • 2篇综合征
  • 2篇小儿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惊厥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低体重
  • 1篇低体重儿
  • 1篇丁酸钠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多态性分析

机构

  • 13篇宁波市妇女儿...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宁波市第二医...

作者

  • 13篇罗巧二
  • 5篇黄明海
  • 3篇张玲
  • 2篇屠友权
  • 2篇方春艳
  • 2篇乔晓辉
  • 2篇何娟妃
  • 2篇华春珍
  • 2篇沈珑慧
  • 2篇徐宗秀
  • 1篇何艳
  • 1篇冷贵兰
  • 1篇邱海燕
  • 1篇狄亚珍
  • 1篇王凤敏
  • 1篇尚世强
  • 1篇章晓军
  • 1篇陈盛
  • 1篇崔英波
  • 1篇周明明

传媒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优生优育...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内感染患儿免疫球蛋白与烯醇化酶和降钙素原水平变化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病原体致颅内感染患儿血清与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降钙素原(PCT)的变化,为小儿颅内感染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内诊治的颅内感染患儿100例,其中细菌感染组38例,病毒感染组62例,入院后24 h内检测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IgA、IgM、NSE和PCT水平。结果两组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IgG、IgA、IgM、NSE、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高于病毒感染组患儿(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与脑脊液中IgG、IgA、IgM、NSE、PCT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病毒感染组患儿血清与脑脊液中IgG、IgA、IgM、PCT水平无相关性,NSE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不同病原体感染引起的颅内感染患儿血清及脑脊液免疫球蛋白与NSE、PCT水平存在不同,对颅内感染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方春艳吴菱屠友权黄明海罗巧二狄亚珍
关键词:颅内感染脑脊液免疫球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降钙素原
正丁酸钠在肺炎链球菌溶血素致幼鼠脑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2013年
目的探讨正丁酸钠(SB)对肺炎链球菌溶血素(PLY)致幼年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96只1月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s组,n=32),颈外动脉注射生理盐水;PLY脑损伤组(PLY组,n=32),颈外动脉注射PLY;SB治疗组(SB组,n=32),颈外动脉注射PLY后即刻静脉注射SB。于注射药物后24、48h取上腔静脉血留取备用,并处死动物,制备脑组织标本,干湿质量法测定其脑组织含水量(BWC),甲酰胺法测定伊文思兰(EB)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核转录因子(NF—KB)水平。结果PLY组、SB组各时间点脑组织BWC、EB水平及血HMGB1、NF-κB水平均明显高于NS组(P〈0.05),且SB组各时间点上述指标均低于PLY组(P〈0.05)。PLY组及SB组中HMGB1水平与NF—KB、BWC、EB水平呈正相关(r=0.817~0.917,P〈0.05)。结论正丁酸钠可能通过抑制NF-KB活化减轻HMGB1的表达而对肺炎链球菌溶血素致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乔晓辉黄明海罗巧二
关键词:脑损伤脑损伤化学诱导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2019—2022年某院213例儿童沙门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菌株表型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了解我院儿童沙门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菌株表型,为经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细菌培养证实沙门菌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菌株血清型及耐药模式。结果 沙门菌213株,来自粪便、血液和脓液分别占86.4%、13.1%和0.5%。来自男性54.6%,77.9%为2岁以下儿童。6月份血流感染构成比显著高于其他月份(21.8%vs10.1%,P=0.027)。非伤寒血清型99.5%,以鼠伤寒血清型最常见(61.0%),伤寒血清型0.5%。菌株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替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方磺胺甲恶唑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70.4%、63.5%、29.1%、18.8%、2.6%、2.4%、34.3%和0.5%,血流来源的菌株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和复方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显著低于肠道来源株(P<0.05)。93.0%的患儿有发热,92.5%的患儿有肠炎症状。与非血流感染组相比,血流感染组的年龄较大,首诊病程和住院时间较长,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值)较大(P<0.05)。209例患儿经敏感抗菌药物治疗,除1例转院失访外均治愈,其中67例使用过3种及3种以上抗菌药物,肠炎患儿排菌时间最长3个月。结论 沙门菌感染以夏季2岁以下儿童多见,对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高,肠道来源菌株的耐药率高于血流来源菌株,临床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沙门菌感染的患儿可考虑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
沈珑慧何娟妃罗巧二严荧燕邱海燕
关键词:沙门菌血清型耐药性儿童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2003年
本院NICU从1991年6月至2001年9月,共收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123例,治愈88例,死亡35例。本文就35例死亡病例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郭红苗罗巧二
关键词:NRDS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肺透明膜病肺出血酸中毒
轻度胃肠炎伴发良性婴幼儿惊厥42例临床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轻度胃肠炎伴发良性婴幼儿惊厥( BICE)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住院诊治BICE患儿42例的临床资料及出院随访结果。结果 BICE多发于12~24月龄婴幼儿(66.7%);发病季节以10月至次年3月(73.8%)为主;惊厥多发生在病程<3 d(80.9%)时,可丛集性发作,以强直-阵挛性发作为主要形式。血液生化指标、脑脊液及头颅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胃肠炎急性期惊厥发作间期90.5%(38/42)的脑电图( EEG )正常,但9.5%(4/42)的患儿EEG额区/中央区尖波偶发尖波。42例出院后其中3例因住址搬迁失访,39例随访12个月,其中38例患儿均未发生惊厥,1例出院后2个月内因呼吸道感染后发生惊厥1次。结论 BICE好发于婴幼儿期,以强直-阵挛性发作为主,大部分患儿EEG基本正常,少部分患儿EEG异常,急性期以对症治疗为主,97.4%(38/39)的患儿可治愈,仅2.6%(1/39)的患儿有惊厥再发的风险,应警惕癫疒间的可能。发作间期脑电图情况可作为评估患儿的预后指标之一。
张玲黄明海罗巧二
关键词:胃肠炎并发症并发症脑电描记术
PCDH19基因突变致女性癫痫伴智力低下家系报道
<正>PCDH19基因突变所致的癫痫仅限于女性,并伴智力低下,常在婴幼儿期早期发病,具有丛集性发作和热敏感性特点的儿童期癫痫综合征。其具有独特的遗传方式,是一种特殊类型的X连锁遗传方式的癫痫。多数患者为PCDH19基因新...
何艳张玲蒋丹艳罗巧二徐宗秀
文献传递
儿童首次热性惊厥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预防策略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小儿首次热性惊厥(FC)常见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预防策略。方法设计调查问卷收集病史资料并完善骨碱性磷酸酶(BALP)检查,对照组按年龄配对,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56例FC患儿中,<1岁占21.5%,1~3岁占57.0%,>3岁占21.5%;热程24 h内占78.6%,夏秋季发病占65.2%,原发病呼吸道感染和急性肠炎分别占78.5%和18.0%;FC组惊厥家族史、BALP增高的比例、39.1℃以上高热发生率和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FC家族史、6个月至3岁年龄、夏秋季节、39.1℃以上高热、热程24 h内和机体缺钙均为FC的危险因素,对上述因素个体积极退热镇静是预防FC的关键。
罗巧二陈盛李泽宜
关键词:儿童热性惊厥
2019—2022年儿童致腹泻肠道沙门菌血清型/群和耐药性-双中心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儿童沙门菌肠炎病原菌的血清型和耐药模式,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两家三甲医院沙门菌肠炎患儿的病原菌血清型/群和耐药性,沙门菌药敏试验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或纸片扩散法,血清分型采用玻片凝集法。结果共分离出肠道沙门菌1014株,男性占55.7%,患儿中位年龄为14(9~26)月。门诊患儿粪便沙门菌培养阳性率15.2%,显著高于住院患儿(2.3%,P<0.001);7月份分离率最高达9.53%。肠道亚种占99.9%,其中B群占67.3%,C群、D群、E群和不能分群分别占13.0%、11.9%、5.2%和2.5%。鼠伤寒血清型最常见(占48.7%),且其构成比有逐年增加趋势(χ2=11.74,P=0.008)。药敏结果显示菌株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甲氧苄啶-磺胺甲基异噁唑、环丙沙星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75.5%、70.7%、25.3%、39.0%、10.9%和1.4%,鼠伤寒沙门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甲氧苄啶-磺胺甲基异噁唑、环丙沙星和氯霉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其他菌株(P<0.05)。结论肠道沙门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不同血清型/群的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别显著,临床用药时应根据血清型和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沈珑慧华春珍何娟妃周明明周瑾思罗巧二
关键词:沙门菌血清型耐药性儿童
鼠神经生长因子不同治疗频度治疗小儿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通过对小儿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儿鼠神经生长因子不同治疗频度的疗效比较,探讨其在小儿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治疗过程中的最佳治疗频度。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6月在我院神经科治疗的172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儿,其中70例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组),5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一天一次(qd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两天一次(qod组),观察三组的治疗疗效并加以比较。结果qd组的总有效率在疗程的7 d、14 d、28 d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 d u=3.6037,P<0.05;14 d u=4.1778,P<0.05;28 dχ~2=8.0956,P<0.05);qod组的总有效率在疗程的28 d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47,P<0.05),但在疗程的7 d、14 d时,虽高于常规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 d u=0.4843,P>0.05;14 d u=1.8755,P>0.05);qd组的总有效率在7 d、14 d明显高于qo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 d u=2.8328,P<0.05;14 d u=2.2417,P<0.05),但28 d时,qd组和qod组的总有效率接近,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χ~2=0.3534,P>0.05)。结论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能显著提高疗效,qod组治疗成本更低,更能减轻患儿经济、精神负担。
方春艳屠友权宾乐琳张玲罗巧二黄明海
关键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小儿神经生长因子
极低体重儿的生长发育及相关因素分析
2001年
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的成活率显著提高,其生命质量更受重视,为探讨VLBWI的生长发育及其相关因素,我们于1999年5月~1999年8月对本院治愈或好转出院的VLBWI 31例进行随访,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1.随访对象:1996~1999年在本院NICU治愈或好转出院的VLBWI 31例,出生体重均小于1500g。其中男15例,女16例。住院时临床资料见表1(部分患儿无围生期高危因素,部分患儿存在2种或2种以上并发症)。
王凤敏郁玉波崔英波罗巧二章晓军胡卓杰骆纯才
关键词:极低体重儿发育VLBWI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