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怀兵
- 作品数:37 被引量:16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科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MRI三维技术在冠心病左心室瘢痕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评价自由呼吸膈肌导航三维相位敏感反转恢复(PSIR)磁矩预准备快速小角度激发(Turbo—FLASH)序列在心脏MRI评估冠心病左心室瘢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3例临床有明确心肌梗死的患者,静脉注射钆对比剂,10~15min后,先行二维PSIRTurbo—FLASH序列成像。随后,立即行三维PSIRTurbo—FLASH序列自由呼吸下成像。由2名医师独立对MRI总体质量进行等级评分。再按照美国心脏学会17节段法,对左心室钆对比剂延迟强化(LGE)的面积和类型进行半定量分析,对LGE的体积进行定量评估。两种方法变量问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秩和检验,Pearson相关和线性回归模型评价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和依存关系。结果23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二维和三维图像,总体质量分别为(2.57±0.59)和(2.39±0.66)分(Z=-0.93,P=0.35);瘢痕的面积积分分别为(24.48±10.83)和(29.00±11.56)分(Z=-1.41,P=0.16);类型分别为(16.78±6.51)和(18.87±6.76)分(Z=-1.17,P=0.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维比二维LGE体积定量更大:二维和三维分别为(23.46±10.61)和(31.65±13.86)cm^3(t=-2.25,P=0.03)。进一步分析显示延迟强化体积定量二维和三维之间呈现出良好的相关性(r=0.940,P〈0.01)和依存性(Y=2.851+1.228x,R^2=0.883)。结论自由呼吸下三维PSIR Turbo—FLASH序列对比剂延迟增强成像比常规二维序列能够更准确地显示心肌梗死后瘢痕,是更加有效检测心肌活性的新技术。
- 尹刚赵世华陆敏杰蒋世良程怀兵马宁张岩凌坚杨新令安靖Sven ZuehlsdorffRenata Jerecic
- 关键词:心脏病磁共振成像
- 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的MRI诊断及与过度小梁化的鉴别诊断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探讨MRI对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的诊断及与过度小梁化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利用心脏MR检查,采用不同成像序列对25例LVNC、39例扩张型心肌病(DCM)、16例主动脉瓣狭窄(AS)、15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19例高血压患者(HT)和22名正常人进行扫描,将左心室划分为17节段,采用方差分析对左心房及心室径线、左心功能及小梁化节段数目、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脏MRI显示LVNC患者小梁化的节段最多为(10±2)段。所有LVNC患者的心尖段(第17节段)均受累,而其他组心尖段很少受累;其他易受累节段在所有受检者中分布大致相似,即侧壁中远段(第16、12、11节段)是最常见的受累节段,而室间隔近中段(第2、3、8、9节段)均未见受累。致密化不全心肌厚度与致密化心肌厚度比值(NC/C)在LVNC患者最高(3.3±0.6),与其他各组(AS:1.0±0.3,AR:1.0±0.3,HT:0.8±0.1,正常人:0.9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9.62,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左心室舒张期NC/C比值〉2.5能够鉴别LVNC与DCM,其敏感性为96.0%(24/25),特异性为94.9%(37/39)。在25例LVNC患者中NC/C比值〉2.5的节段数为4.04-2.0,而39例DCM患者中仅8例患者各有1个节段NC/C比值〉2.5。结论MRI是诊断LVNC和鉴别过度小梁化的一个理想方法,诊断LVNC应满足左心室心尖段明显呈致密化不全改变及游离壁中2个或2个以上节段舒张期NC/C比值〉2.5。
- 赵世华于进超蒋世良王黎明陆敏杰凌坚张岩闫朝武刘琼程怀兵李世国
- 关键词:心脏缺损心肌疾病
- 中国人心脏房室腔内径及左右心室功能正常参数的MRI研究
- 目的:评价MRI测量中国正常成人的心脏各房室腔内径及心功能参数及可重复性。方法:共269例正常志愿者,无线矢量心电门控下,采用单次激发半傅立叶快速自旋回波与真实稳态自由进动序列,分别获得标准心脏各长轴及短轴切面二维断层及...
- 陆敏杰赵世华蒋世良尹刚张岩凌坚刘琼韦云青闫朝武吕建华祁晓鸥程怀兵马宁安靖RenateJerecic
- 文献传递
- 限制型心肌病和缩窄性心包炎的磁共振成像对比研究
-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限制型心肌病(RCM)和缩窄性心包炎(CP)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RCM患者116例,CP患者50例,实施MRI检查。所有病例均通过病史和临床表现,并结合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
- 赵世华蒋世良程怀兵陆敏杰
- 文献传递
- 扩张型心肌病与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临床和磁共振成像特征对比被引量:17
- 2010年
- 目的 研究扩张型心肌病(DCM)和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的临床和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探讨MRI对二者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析21例经心脏移植证实为DCM患者、25例临床证实为INNC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利用心脏MRI检查,分析两组患者的左心房、室径线及左心功能,将左心室划分为17节段,对左心室致密化不全的节段进行计数,测量左心室各节段非致密化心肌和致密化心肌的厚度,计算非致密化心肌/致密化心肌比值(NC/C比值).结果 DCM患者全部都有胸闷、气短,心电图异常表现.而25例LVNC患者中21例(84%)患者有胸闷、气短、胸痛等症状,4例(16%)无明确症状.22例(88%)LVNC患者存在心电图异常,3例(12%)心电图无异常发现.心脏MRI显示DCM患者左心房、室扩张更明显,更趋向球形化[DCM球形指数(SI)=0.81±0.06,LVNC SI=0.74±0.11].DCM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15.0±5.1)%]较LVNC[(32.7±14.2)%]低.DCM左心室有过度小梁化倾向,但LVNC患者受累节段即致密化不全的节段数(9±1)比DCM受累节段即过度小梁化节段(5±2)多.所有LVNC患者的心尖段(第17节段)均受累,而DCM患者心尖段未见受累.其他易受累节段在两组患者中分布大致相似,即侧壁中段、心尖段(第16、12、11节段)是最常见的受累节段,而室间隔基底段、中段(第2、3、8、9节段)均未见受累.LVNC患者最常发生致密化不全的心肌节段其致密化心肌厚度变薄,与DCM患者对应节段室壁厚度无差别.而不发生或很少发生致密化不全的节段,LVNC患者致密化心肌厚度比DCM患者对应节段厚.LVNC患者致密化不全心肌厚度与致密化心肌厚度比值(NC/C:3.3±0.6)较DCM患者(1.9±0.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CM与LVNC患者临床表现有些类似,心脏MRI能够显示二者在左心形态及功能方面的差别,NC的分布及程度对二者的鉴别有很大价值.
- 于进超赵世华蒋世良王黎明王振福陆敏杰凌坚张岩闫朝武刘琼程怀兵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心肌顿抑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8年
- 程怀兵严中亚
- 关键词:心肌顿抑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肌功能障碍心脏移植术后心内直视手术
- 非缺血性心肌病磁共振成像关键技术及临床应用
- 赵世华陆敏杰张岩蒋世良陈秀玉闫朝武程怀兵尹刚凌坚王宏宇
- [该项目属于医学影像学和心血管病学]相对于以冠心病为代表的缺血性心脏病,临床上习惯于将非缺血心肌病简称为心肌病。心肌病起病常隐匿,发病年龄不一,远期预后差,是儿童及青年人群中致命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原...
- 关键词:
- 关键词:非缺血性心肌病磁共振成像诊断心血管病学
- 围产期心肌病与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MRI比较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研究围产期心肌病(PPCM)与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M)的心脏MR(CMR)特征,探讨MRI对PPCM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临床明确诊断为PPCM(PPCM组)及IDCM (IDCM组)的患者各1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1.5 T MRI扫描仪对心脏形态(房室大小、小梁化程度、最薄心室壁厚度)、功能(室壁局部运动与整体运动功能)、心肌灌注与心肌纤维化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主要评价指标有心输出量(CO)、舒张末期容积(EDV)、射血分数(EF)、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等。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PCM与IDCM组的房室大小、CO、EDV、EF、ESV、S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MR检查均提示心室壁变薄,4例PPCM及3例IDCM左室心尖部可见过度小梁化。7例PPCM及4例IDCM出现单纯性收缩运动减弱,3例PPCM及6例IDCM出现双室的收缩运动减弱。2例PPCM出现小灶状延迟强化,4例IDCM出现肌壁间延迟强化。1年后随访10例PPCM及4例IDCM心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MRI多序列成像是PPCM较为理想的影像检查方法,PPCM与IDCM患者在心脏形态结构、功能无明显差异,但PPCM的预后较IDCM好。
- 李小虎陆敏杰余永强刘斌赵世华程怀兵尹刚张岩戴琳琳兰天杨新令万俊义崔辰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心肌疾病
- 心血管MRI在评价左心室心尖发育不良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 分析左心室心尖发育不良(LVAH)的心脏磁共振(CMR)成像特点。方法 收集7例诊断为LVAH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CMR检查。应用黑血序列观察心脏的形态结构,T1W、T2W及T1W脂肪抑制序列用于评价心肌脂肪浸润,电影序列进行心脏运动及功能的评估,对比剂延迟强化序列评价心肌纤维化。对7例患者均进行临床随访。结果 7例LVAH患者左心室呈球形,右心室向左包绕左心室心腔,呈“香蕉”状;左心室乳头肌附着于左心室心尖区域;室间隔向右心室侧凸出,并可见局限性的心尖运动减弱或弥漫性运动减弱,射血分数为(44.10±2.86)%;心尖部正常心肌均被脂肪组织代替。延迟增强扫描显示1例患者室间隔中段可见肌壁间线样强化。7例中,对4例患者成功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43个月,1例患者因心力衰竭入院,余3例患者预后较好。结论 CMR可获得LVAH形态学、运动功能及心脏灌注等多方面信息,可用于LAVH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李璐陈秀玉程怀兵崔辰程赛楠尹刚陆敏杰张岩赵世华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磁共振成像
- 双源CT诊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伴冠状动脉畸形的价值被引量:18
- 2015年
-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血管成像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伴冠状动脉畸形(CA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2年连续登记行DSCT血管成像检查的615例先心病患者的资料,利用超声诊断结果入选法洛四联症(176例)、右室双出口(72例)或肺动脉闭锁(64例)患者共计312例,其中男170例、女142例,年龄1个月~33岁。分别应用DSCT回顾性(75例)、前瞻性(158例)及大螺距心电门控技术(79例)3种扫描方式行心血管成像。由2名放射科医师采用4分法对CT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同时记录辐射剂量。观察者之间主观评分的一致性通过使用Kappa检验进行评估。DSCT3种扫描方式比较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结果本组先心病所伴CAA的总发病率为8.O%(25/312),法洛四联症、右室双出口及肺动脉闭锁3种类型的先心病发病率,分别为7.9%(14/176)、8.3%(6/72)和7.8%(5/64)。其中,右室流出道前型约占CAA的76.0%(19/25)。本组中仅有9.6%(30/312)的患者冠状动脉未达到诊断标准,2名医师的图像质量评价一致性好(Kappa值为0.72,P〈0.01)。DSCT大螺距、前瞻性及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的中位数(范围)均为3(1~4)分,大螺距的图像质量较其余2种扫描方法差(H=29.1,P〈0.01)。回顾性、前瞻性及大螺距心电门控有效辐射剂量的中位数(范围)分别为1.19(0.52~3.29)、0.51(0.27~2.13)和0.30(0.18~0.62)mSv,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60.0,P〈0.01)。结论DSCT血管成像是诊断复杂先心病伴冠状动脉畸形的重要手段,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低剂量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是最佳选择。
- 程召平赵世华程怀兵陆敏杰赵斌王涛段艳华武乐斌王锡明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脏缺损先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