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霞

作品数:28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小鼠
  • 7篇麻醉
  • 6篇生理学
  • 6篇缺氧
  • 6篇细胞
  • 4篇教学
  • 4篇甘氨酸
  • 4篇氨酸
  • 3篇信号通路
  • 3篇学法
  • 3篇学习记忆
  • 3篇神经元
  • 3篇生理
  • 3篇通路
  • 3篇胃肠
  • 3篇细胞缺氧
  • 3篇理学
  • 3篇麻醉生理
  • 3篇麻醉生理学
  • 3篇教学法

机构

  • 25篇徐州医学院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徐州医学院附...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江苏省麻醉学...

作者

  • 28篇秦霞
  • 13篇张咏梅
  • 9篇宋英
  • 9篇武静茹
  • 6篇张洋
  • 3篇花嵘
  • 3篇徐洁
  • 3篇陈琪
  • 2篇柏惠
  • 2篇曹剑秋
  • 1篇蒋涛
  • 1篇许鹏程
  • 1篇刘莹
  • 1篇杨青
  • 1篇陈思涵
  • 1篇黄潇
  • 1篇王春艳
  • 1篇徐亚杰
  • 1篇曹君利
  • 1篇蒋莉

传媒

  • 13篇徐州医学院学...
  • 3篇卫生职业教育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江苏医药
  • 1篇生理学报
  • 1篇全国第一次麻...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麻醉生理学教学中引入临床病例教学方法初探被引量:3
2013年
生理学是重要的基础课,而麻醉生理学是介于基础生理学和临床麻醉学之间的桥梁课程。为保证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与完整性,麻醉生理学教研室将两门课程合二为一进行讲授,并在授课过程中尝试性引入临床病例,以加强学生基础与临床知识的结合。
宋英张咏梅武静茹张洋秦霞
关键词:生理学麻醉生理学病例教学
甘氨酸的细胞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明确Akt下游核转录因子FoxO1(Forkhead box O transcription factor 1)活性改变及自噬在甘氨酸介导的细胞保护中的调节作用,阐明甘氨酸对缺氧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进...
秦霞
关键词:甘氨酸FOXO1自噬AMPK缺氧
文献传递
甘氨酸改善缺氧性MDCK细胞损伤的作用依赖于ERK1/2、Akt及p38MAPK信号通路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建立犬肾细胞(Madin-Darby canine kidney,MDCK)细胞缺氧模型,进一步阐明甘氨酸对缺氧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MDCK细胞置于体积分数为95%N2和5%CO2的有机玻璃调节性密闭容器中,分别培养24、36、48、72或84 h,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甘氨酸对缺氧性损伤MDCK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将MDCK细胞分为正常组、缺氧组和甘氨酸处理组,加药后孵育1、2或3 h后,收集细胞总蛋白,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 and 2,ERK1/2)、p38MAPK和Akt的磷酸化活性。结果:在所观察的所有缺氧时段内,MDCK细胞MTT活性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加入甘氨酸后,缺氧24、36或48 h后细胞的增殖能力比缺氧组有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缺氧72或84 h后,甘氨酸未能显示明显的保护作用。缺氧时ERK1/2和Akt的磷酸化活性明显降低,p38MAPK的磷酸化活性明显增高。将甘氨酸加入到缺氧细胞中,ERK1/2和Akt又重新被激活,p38MAPK被抑制。结论:甘氨酸可保护MDCK细胞免于早期缺氧性损伤,该作用可能通过激活ERK1/2和Akt,抑制p38MAPK而实现。
秦霞蒋莉张咏梅陈琪
关键词:MDCK细胞缺氧甘氨酸
以科研和临床实践促进麻醉生理学教学的探索被引量:1
2015年
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内容的更新,而医学院校的教学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还需要使其注意到理论学习与临床实际应用的关联以及课堂基础理论学习与更深层次科学研究之间的关联,并且获得主动学习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教学思想基本以传授知识为主,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智能与创造力。
秦霞宋英张洋武静茹张咏梅
关键词:麻醉生理学
甘氨酸在神经母细胞瘤细胞ATP耗竭损伤中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甘氨酸(glycine,Gly)对ATP耗竭的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四甲基噻唑蓝(MTT)实验及细胞内ATP含量的检测,观察ATP耗竭时Gly对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甘氨酸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耗竭1h内,Gly保护组细胞内的ATP含量高于耗竭组。耗竭6h后,Gly保护组细胞的LDH释放率较耗竭组明显下降,MTT吸光度也明显上升。同时,ATP耗竭后细胞甘氨酸受体表达上调,这种上调趋势在使用甘氨酸后有所缓解。结论:甘氨酸可保护ATP耗竭的SH-SY5Y细胞,并缓解细胞应激时甘氨酸受体的表达上调。
曹剑秋秦霞柏惠陈琪
关键词:甘氨酸甘氨酸受体细胞保护
TLR4信号通路参与丙泊酚预处理对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正>目的:研究丙泊酚预处理对离体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
张娇丽秦霞张咏梅叶惠惠刘河霞费素娟
文献传递
慢性痛大鼠背根节神经元自发放电对脊髓背角广动力神经元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本文旨在研究慢性背根节压迫(chronic compression ofdorsal root ganglion,CCD)模型大鼠背根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对脊髓背角广动力(wide dynamic range,WDR)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以大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CCD组,在体情况下对DRG和脊髓背角WDR神经元分别进行细胞内和细胞外记录。结果显示,CCD术后,WDR神经元自发放电发生率及放电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增加(P<0.05),分别为59.46%和(4.30±0.69)Hz。在CCD大鼠DRG局部给予50 nmol/L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WDR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从加药前的(191.97±45.20)/min降至(92.50±30.3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对照组没有自发放电活动的WDR神经元在DRG局部给予100 mmol/L氯化钾后出现高频放电,洗脱后恢复(n=5)。给予坐骨神经非痛电刺激在正常对照组WDR神经元没有记录到后放电,在CCD组可以在36.36%(12/33)WDR神经元记录到后放电,L4、L5 DRG局部表面直接给予TTX(50 nmol/L),后放电频率从加药前的(263±56.5)Hz降至(117±30)H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提示外周神经损伤后,DRG神经元的异位自发放电活动对脊髓WDR神经元兴奋性改变有重要的作用。
宋英张咏梅徐洁武静茹秦霞花嵘
关键词:背根节神经元背根节慢性压迫自发放电
麻醉生理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及探索被引量:5
2012年
麻醉生理学是徐州医学院的特色专业,在本科生二年级时即进行授课,在麻醉生理学理论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尽早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更好地掌握麻醉生理学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张咏梅刘莹贾梦醒孙振全武静茹张洋秦霞毛姗姗
关键词:麻醉生理学案例教学法麻醉学专业
大鼠CRH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2015年
目的构建针对大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基因的RNA干扰(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进行鉴定。方法针对CRH基因设计4个RNAi靶点并分别构建入慢病毒骨架载体,测序鉴定。过表达质粒和RNAi质粒共转染293T工具细胞后,用Western blot进行外源筛靶以确定有效靶序列。有效RNAi病毒质粒与辅助质粒通过Lipofectamine 2000共转染293T细胞,培养48h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将其浓缩后用孔稀释法测定病毒滴度。结果 Western blot外源筛靶显示3个靶点能有效敲减目的基因的表达。测定浓缩病毒悬液的滴度为1.5×109 TU/ml。结论成功构建了CRH基因的RNAi慢病毒载体,可用于CRH在应激反应中作用的研究。
秦霞宋英张咏梅
关键词:RNA干扰慢病毒载体
垂体后叶素对东莨菪碱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2013年
目的 观察垂体后叶素对东莨菪碱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健康昆明种小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Con组)、东莨菪碱组(Sco组)、东莨菪碱+垂体后叶素大剂量组(Sco+Pit 30 U/kg组)、东莨菪碱+垂体后叶素小剂量组(Sco+Pit 3.0 U/kg组),每组12只.腹腔注射东莨菪碱1 mg/kg制备认知功能障碍模型,用跳台和避暗实验观察垂体后叶素对东莨菪碱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结果 与Con组相比,Sco组小鼠在跳台实验与避暗实验中的潜伏期均缩短,错误次数均增加(P〈0.05);与Sco组相比,Sco+Pit组小鼠在跳台实验与避暗实验中的潜伏期均延长,错误次数均减少(P〈0.05).结论 垂体后叶素可减轻东莨菪碱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
黄潇尤莎莎韩艳艳李璇徐浩朱学丽蒋涛张振峰秦霞
关键词:垂体后叶素认知功能障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