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祝红霞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植入
  • 5篇米非司酮
  • 5篇非司酮
  • 4篇免疫耐受
  • 3篇低剂量
  • 3篇低剂量米非司...
  • 3篇植入窗
  • 3篇胚胎
  • 3篇胚胎植入
  • 3篇细胞
  • 2篇子宫
  • 2篇子宫内膜
  • 2篇母胎
  • 2篇母胎界面
  • 2篇内膜
  • 2篇宫内
  • 2篇宫内膜
  • 1篇人类白细胞
  • 1篇人类白细胞抗...
  • 1篇人类白细胞抗...

机构

  • 5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6篇祝红霞
  • 5篇黄丽丽
  • 2篇张武文

传媒

  • 2篇国外医学(计...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国外医学(妇...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6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低剂量米非司酮对人植入窗期子宫内膜自然杀伤细胞数量及其亚型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剂量米非司酮作为抗着床避孕药的免疫学机制。方法收集14例正常植入窗期妇女的子宫内膜,每例内膜平均分配到三个不同处理组:对照组(Ⅰ组)、65mnol/L 米非司酮组(Ⅱ组)、 200nmol/L 米非司酮组(Ⅲ组...
祝红霞张武文黄丽丽
文献传递
米非司酮对胚胎植入的影响
2007年
米非司酮是孕激素拮抗剂,通过阻断孕激素的生理效应而影响胚胎植入。米非司酮能改变子宫内膜的形态学和一些生化因子及基因表达,进而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形成以及影响胚泡生长发育、黏附及侵入,阻止胚泡与子宫内膜植入窗期对话的建立,从而抑制胚胎植入。
祝红霞黄丽丽
关键词:米非司酮胚胎植入植入窗子宫内膜容受性
低剂量米非司酮对人植入窗期子宫内膜自然杀伤细胞数量及其亚型的影响
研究背景:随着近代生命科学的发展,药物避孕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米非司酮(mifepristone,RU486)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孕激素受体拮抗剂,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抗早孕。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均有报道米非司酮广泛用于临床...
祝红霞
关键词:米非司酮免疫耐受
文献传递
低剂量米非司酮对植入窗口期子宫内膜中子宫自然杀伤细胞数量及其亚型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米非司酮对植入窗口期子宫内膜中子宫自然杀伤(uNK)细胞数量及其亚型含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正常妇女植入窗口期的子宫内膜14份,将每份内膜组织平均分为3部分,分别用浓度为65 nmol/L 米非司酮(A 组)、200 nmol/L 米非司酮(B 组)和0 nmol/L 米非司酮(对照组)进行体外培养,运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 uNK 细胞数量及 CD_3^-CD_(56)^+CD_(16)^-亚型、CD_3^-CD_(56)^+CD_(16)^+亚型的百分含量。结果 (1)A、B 及对照组子宫内膜中 CD_(56)^+uNK 细胞数量分别为(148±11)、(150±12)和(121±7)个,A、B 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 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 组和 B 组子宫内膜中 CD_3^-CD_(56)^+亚型百分含量分别为(44±5)%和(48±4)%,高于对照组[(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和 B 组子宫内膜 CD_3^-CD_(56)^+CD_(16)^-亚型百分含量分别为(42±5)%和(45±5)%,高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_3^-CD_(56)^+CD_(16)^+亚型百分含量分别为(2.70±0.24)%、(3.26±0.37)%和(2.33±0.29)%,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米非司酮可通过增加uNK 细胞数量及 CD_3^-CD_(56)^+CD_(16)^-亚型百分含量,使植入窗口期子宫内膜局部免疫微环境失平衡,从而可能导致胚胎植入的失败。
祝红霞张武文黄丽丽
关键词:米非司酮胚胎植入子宫内膜免疫耐受
胚胎植入期母胎界面免疫耐受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胚胎植入是妊娠中复杂的生理过程,受许多因素调控,其中母胎界面免疫调节平衡尤为重要。对母体来说胚胎是一种半同种移植物,但在整个植入过程中,胚胎并不被母体排斥,其中包含极其复杂的免疫调节过程。研究表明,胚胎通过上调滋养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表达,与母体相应受体结合,产生免疫抑制;同时母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中巨噬细胞功能的改变、自然杀伤(NK)细胞表型改变以及补体调节因子表达增加,特异性免疫应答中抗原提呈过程、协同刺激信号的产生受限以及T淋巴细胞功能状态改变等,产生对胚胎抗原的免疫耐受。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其中一种机制失调即引起母体对胚胎的免疫排斥,可导致胚胎植入失败。
祝红霞黄丽丽
关键词:免疫耐受胚胎人类白细胞抗原-G免疫细胞
米非司酮对母胎界面免疫耐受机制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胚胎对于母体来说是半同种移植物,成功植入的胚胎之所以不被母体排斥,是由于母胎界面存在一系列免疫耐受机制。米非司酮是一种孕激素拮抗剂,可通过影响滋养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和母体免疫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免疫调节因子(Th1/Th2型细胞因子、孕激素诱导阻断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等)的功能,破坏母胎界面免疫耐受机制。
祝红霞黄丽丽
关键词:米非司酮母胎界面NK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