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盛昌栋

作品数:147 被引量:606H指数:16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6篇期刊文章
  • 28篇专利
  • 2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篇动力工程及工...
  • 44篇化学工程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电气工程
  • 6篇农业科学
  • 3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7篇燃烧
  • 30篇煤粉
  • 23篇锅炉
  • 22篇烟气
  • 14篇生物质
  • 13篇煤粉燃烧
  • 13篇O2/CO2
  • 9篇细颗粒
  • 9篇颗粒物
  • 9篇O
  • 8篇脱汞
  • 8篇燃烧过程
  • 8篇脱硫
  • 8篇脱硝
  • 7篇动力学
  • 7篇气化
  • 7篇热解
  • 7篇结渣
  • 7篇超临界水
  • 6篇燃煤

机构

  • 140篇东南大学
  • 9篇华中科技大学
  • 8篇福建船政交通...
  • 6篇华中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华能南京电厂
  • 1篇云南省节能技...
  • 1篇南京帕偌特太...
  • 1篇国网江苏省电...
  • 1篇学研究院
  • 1篇国网江苏省电...
  • 1篇大唐环境产业...
  • 1篇联合工程公司

作者

  • 147篇盛昌栋
  • 45篇张军
  • 34篇张永春
  • 27篇刘杨先
  • 23篇赵亮
  • 22篇张军
  • 15篇尹艳山
  • 13篇丁启忠
  • 10篇徐明厚
  • 10篇谢芳
  • 10篇陈洁
  • 8篇林晓芬
  • 8篇沈湘林
  • 7篇李意
  • 6篇徐俊超
  • 6篇徐益谦
  • 6篇韩才元
  • 6篇周璐璐
  • 6篇杨林军
  • 6篇袁建伟

传媒

  • 1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0篇燃烧科学与技...
  • 6篇中国工程热物...
  • 5篇现代化工
  • 5篇热能动力工程
  • 4篇热力发电
  • 4篇中国电机工程...
  • 4篇锅炉技术
  • 3篇发电设备
  • 3篇炭素
  • 3篇燃料化学学报
  • 3篇化工学报
  • 3篇江苏电机工程
  • 3篇生物质化学工...
  • 3篇2007年燃...
  • 2篇工业锅炉
  • 2篇电站系统工程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煤炭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14篇2011
  • 11篇2010
  • 16篇2009
  • 10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9篇2005
  • 1篇2004
1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受热面积灰厚度的测量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与煤共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受热面积灰厚度的测量方法,飞灰沉积实验完成后将沉积探针从管式沉降炉中取出,并用不饱和聚酯树脂进行表面包覆以达到固定积灰的目的,随后借助马弗炉、精密切割仪、扫描仪和计算机等实验...
孙恒清盛昌栋
文献传递
光催化防治燃烧源可吸入颗粒物可行性及存在问题分析
2005年
依据气相、固相光催化特性、燃烧源一次、二次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形成机理等研究成果,对应用光催化技术防治燃烧源PM10的可行性及存在问题加以分析;指出在光催化-热催化耦合新技术降解一次PM10的气相有机前体物及PM10中可溶性有机组分SOF、室温光催化氧化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及其气相前体物等方面有一定的可行性,但由于存在光催化剂的失活,紫外光强的衰减,废气中SO2、NOx的影响,SOF、SOA降解速率慢及光催化过程主要发生在催化剂表面等原因,目前,欲应用光催化技术有效解决燃烧源PM10的污染问题尚有一定难度。
杨林军沈湘林盛昌栋
关键词:光催化降解可吸入颗粒物燃烧
硫铁矿在炉内结渣中所起作用的数值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以某台有结渣现象的国产300MW机组的1025t/h锅炉为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对其中硫铁矿和煤粉及其飞灰颗粒的运动进行数值计算,通过对两者在炉内的运动和水冷壁附近颗粒浓度的比较,探讨结渣产生的机理和原因,并对与结渣有关的含硫量、FeS2密度、硫铁矿颗粒尺寸分布、缩小切圆直径的影响进行了数值研究。
陈志国华永明盛昌栋周强泰江浩熊斐
关键词:锅炉炉膛结渣硫铁矿煤粉锅炉
水汽相变凝结长大后的PM2.5颗粒分布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水汽相变凝结长大后的PM2.5颗粒分布的测量装置,包括生长管、导出管、分流装置、测量外管、测量内管、真空泵和测量仪器;所述生长管下部设有烟气进口和水出口、上部设有烟气出口和水进口;所述导出管的进气口设于生长管...
张军徐俊超盛昌栋周璐璐
文献传递
O_2/CO_2气氛下混煤燃烧过程中NO_x排放特性被引量:3
2010年
在滴管炉上对无烟煤、烟煤及其混煤在O2/CO2气氛下燃烧时的NOx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燃烧气氛、温度、氧浓度、掺混比例等对NOx排放浓度及氮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之O2/N2气氛下,无烟煤与烟煤在O2/CO2气氛下混烧时NO排放浓度平均低大约12%;随O2体积分数增加,NO排放浓度仅小幅增加;随混煤中无烟煤所占比例的增加,NO排放浓度先减小后增加,当无烟煤/烟煤比例为1∶1时,其达到最小值;混煤的氮转化率随混煤中无烟煤比例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混煤的氮转化率与掺混比例有较大的关联,但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张永春张军刘杨先赵亮谢芳陈洁盛昌栋
关键词:O2/CO2气氛混煤
生物质燃料自加热、自燃及其防范综述被引量:8
2014年
基于国外在生物质燃料自加热及自燃方面的研究和工程实践现状,对生物质自加热的机理、主要影响因素、可能的危害和防范措施及经验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国内生物质燃烧电厂等生物质大规模利用企业在燃料储存时自加热、自燃及火灾的防范提供参考。
范朋慧张辉盛昌栋
关键词:生物质燃料自加热自燃
林火蔓延过程中辐射换热和点燃特性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基于辐射换热原理和火行为模型,从理论角度研究林火蔓延过程中火源辐射换热规律以及辐射点燃的特点。【方法】林火蔓延过程中的燃烧区为辐射源,其向火蔓延前方的热辐射等效为矩形辐射面。矩形热辐射面的长度为火焰长度,宽度对应火线宽度;环境风速的变化导致热辐射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倾斜。选取枯立木和枯倒木这2类林火环境中典型可燃物作为辐射接受体,并分别设定接受体微元距地面1.5 m高和贴于地面。将林火蔓延以及至林缘后熄灭过程中对目标物的辐射换热分2个阶段计算,由此推导出接受体的瞬态辐射换热通量和累积的辐射换热量的计算式,并相应构筑辐射点燃的判据。与此同时,结合以往对林火行为规律的认识建立起林火蔓延以及至林缘衰弱熄灭过程中火行为参数间的关系式以辅助模型计算。基于火灾安全计算的有效性原则,设定火灾场景为最糟糕情形,即火焰温度赋值为1 200 K、发射率为1.0,并且一般情形下热辐射在大气中透过率为1.0。计算过程中,取火焰火宽度50 m,火焰长度变化范围为5 m~40 m,而风速变化范围则为0 m·s^(-1)~10 m·s^(-1)。【结果】针对特定野外试验工况试算结果确认,辐射换热通量计算结果与野外测量数据高度一致,由此验证了辐射换热模型的可靠性。针对若干火灾场景开展系列计算表明,无论是接受到的辐射换热通量还是累积辐射换热量,枯立木相对于枯倒木都占有优势,但这种优势随环境风速增大有所削弱。火焰蔓延至林缘后对接受体的辐射换热为其能量积累做出主要贡献,是造成辐射点燃的主要能量来源。【结论】随着接受体与林缘间距离的增大,目标物的能量积累水平迅速降低;火焰长度和环境风速则通过改变热辐射辐射换热效率和持续时间以影响辐射点燃的条件。以林缘附近枯立木作为接受体开展�
方祥王海晖陶骏骏盛昌栋
关键词:森林火灾
O2/CO2煤粉燃烧时含铁矿物质转化行为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通过乌兰木伦煤和哈拉沟煤在沉降炉中的燃烧实验,采用57Fe Mssbauer谱仪,对煤中含铁矿物质及其在O2/N2和O2/CO2燃烧条件下生成的灰中含铁成分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了O2/CO2煤粉燃烧时含铁矿物质的转化行为。结果表明,与O2/N2燃烧相比,O2/CO2燃烧对灰中生成的主要含铁矿物相种类没有影响,但显著地改变了灰中含铁矿物相的相对含量;O2/CO2燃烧更有利于内在黄铁矿和菱铁矿生成硅酸盐玻璃体而不是氧化成铁氧化物。灰中含铁矿物相的相对含量变化表明O2/CO2燃烧影响煤的结渣趋势,对于含内在含铁矿物较多的煤,O2/CO2燃烧会增加其结渣的趋势。
李意盛昌栋
关键词:煤粉O2/CO2燃烧
O2/CO2气氛下CH4再燃还原NOz的实验研究
O2/CO2燃烧技术与气体再燃协同是实现NOx高效减排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上研究了CH4再燃还原NOx的特性。主要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再燃温度约为1000℃,再燃区最佳停留时间在0.4~0.6S之间,随着平...
谢芳张军盛昌栋张永春陈洁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燃煤锅炉的稳定燃烧与优化配煤被引量:3
2005年
针对国内火电厂燃煤锅炉在安全经济稳定燃烧方面存在的明显不足,分析了影响锅炉安全经济稳定燃烧的主要原因,介绍了当前锅炉改造的某些重要方法和要点。根据目前电厂燃煤的现状,指出了配煤混烧的必要性,介绍了配煤方法和优化配煤的评价原则,同时介绍了优化配煤系统软件的功能。
撒应禄张军盛昌栋郑世津
关键词:火电机组燃煤锅炉稳定燃烧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