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皮亚彬

作品数:19 被引量:11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城市
  • 4篇福利
  • 3篇区位
  • 3篇产业转移
  • 3篇城市化
  • 3篇城市区位
  • 3篇城市群
  • 3篇城市体系
  • 2篇社会福利
  • 2篇区域经济
  • 2篇经济增长
  • 2篇扩散
  • 2篇福利分析
  • 1篇地理学视角
  • 1篇新经济
  • 1篇一体化
  • 1篇增长极
  • 1篇直播
  • 1篇人口
  • 1篇社会融合

机构

  • 12篇中国社会科学...
  • 7篇南开大学
  • 2篇中共云南省委...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今日国土》...
  • 1篇交通运输部
  • 1篇云南省委党校

作者

  • 19篇皮亚彬
  • 4篇陈耀
  • 3篇安虎森
  • 2篇薄文广
  • 1篇杨巧英
  • 1篇李超
  • 1篇张红岩
  • 1篇段文斌
  • 1篇何力武
  • 1篇刘大勇

传媒

  • 2篇经济与管理评...
  • 1篇世界经济
  • 1篇经济与管理研...
  • 1篇财经研究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思想战线
  • 1篇生态经济
  • 1篇广西经济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岭南学刊
  • 1篇现代财经(天...
  • 1篇今日国土
  • 1篇中国经济报告

年份

  • 1篇2020
  • 5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区域一体化对社会福利改善的异质效应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建立一个包含城市拥挤成本的非对称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分别从工人、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视角,分析区域一体化的福利效应。研究发现:区域一体化有助于社会总体福利改善,但对不同经济主体的影响不同;区域一体化总体可以改善熟练工人的福利,但对不可流动工人的影响则取决于其区位。地方政府对区域一体化的偏好取决于其政策目标,若其目标是在"晋升锦标赛"中获胜,则总有地区倾向于市场分割策略;而以本地居民福利最大化为目标时,则两地区有机会通过区域一体化实现共赢。中央政府需要权衡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在通过区域一体化水平提高经济系统整体效率的同时,也必然会经历一个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阵痛期,需要采取转移支付等措施来缓解区域差距过大带来的负面影响。
皮亚彬
关键词:产业转移福利分析
集聚、扩散与城市体系
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呈现出新的趋势。四大地带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总体上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态势,1978年到2004年四大地带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持续扩大,从2004年至今四大地带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逐年缩小。同时,城市群在区...
皮亚彬
关键词:城市体系城市区位
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分析——以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为例被引量:2
2015年
增长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且具有阶段性,在初期以增长极自身的集聚为主,而随着贸易成本的降低以及增长极产业结构的提升,增长极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开始增强。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辐射带动力的现实情况印证了相关理论,显示促进增长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主要手段包括:降低区际贸易壁垒,加强地区间政府层面的合作,提高增长极的创新能力等。
谭鑫皮亚彬
关键词:增长极
集聚、扩散与城市体系——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分析
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呈现出新的趋势。四大地带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总体上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态势,1978年到2004年四大地带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持续扩大,从2004年至今四大地带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逐年缩小。同时,城市群在区...
皮亚彬
关键词:城市体系城市区位
城市化质量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城市化包括人口转移、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等多方面的内容,仅采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单一指标难以反映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全部内涵。文章从城市空间、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角度出发,测度我国地级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分析发现,我国城市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城市化综合水平差距显著,城市在空间、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不平衡。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城市,其在综合得分和各分项指标上的得分都高于规模较小的城市,城市化质量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为提高城镇化质量,应废除"以大管小"的城市财政管理层级,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充分发挥城市群的集聚带动作用。
谭鑫皮亚彬
关键词:城市化质量城市群
中国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测度与'十三五'区域政策思考
本文通过计算泰尔指数,将全国地区总体差异分解为四大板块间的差距和四大板块内部各省之间的差距,分析区域经济总量差距变化趋势、人均GDP差距变化趋势、城市群与区域发展差距,建议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总方针,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陈耀皮亚彬
关键词: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
区域政策、产业布局的福利效应被引量:1
2016年
由于经济活动空间不平衡和空间交易成本的存在,通过区域一体化以及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能够促进消费者福利的改善。而地方政府之间为了地区经济增长、税收收入等进行着激烈的竞争,阻碍了区域一体化的推进,故此,中央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手段激励地方政府支持区域一体化,比如在对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进行考核时,将考核重点从辖区GDP的增长,转移到居民福利的改善上。
谭鑫皮亚彬
关键词:集聚经济社会福利
集聚与扩散并存——我国区域差距演变的新特征被引量:5
2015年
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呈现出新的趋势,四大地带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总体上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态势,1978-2004年四大地带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持续扩大,从2004年至今四大地带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逐年缩小。从产业层面看,服务业扩散的速度慢于制造业扩散的速度,制造业更容易从发达地区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城市群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十大城市群内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其他城市;发展阶段较高的城市群,经济活动开始从城市群核心城市向周边城市扩散,而对于发展阶段较低的城市群,城市群内部经济活动则向核心城市集聚。
皮亚彬
关键词:城市群经济集聚
地区竞争、土地供给结构与中国城市住房价格
2020年
近年来,中国的高房价现象引起大众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关于高房价的影响因素,已有研究主要从住房的需求和供给两个视角进行分析。从住房需求角度分析高房价成因的相关研究重点关注了城市化、人口结构、货币政策或投机需求、限购限贷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皮亚彬皮亚彬
关键词:高房价投机需求住房需求货币政策
城市区位、城市规模与中国城市化路径被引量:11
2014年
本文使用中国2000~2011年地级城市数据,研究了城市区位和城市规模对城市人口增长的影响.结论如下:(1)随着与核心城市距离变远,城市长期人口数量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呈现出“∽形”的非线性关系;(2)在城市体系内,城市规模和城市区位对城市人口增长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3)某地区城市分布越密集,则该地区的城市人口增长越快,应积极发展城市群以带动城市化.在城市群发展战略上,需要注意不同规模的城市在地理上的合理布局.
皮亚彬薄文广何力武
关键词:城市体系城市区位城市化路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