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莉

作品数:11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艺术
  • 3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说唱
  • 4篇中国曲艺
  • 4篇曲艺
  • 2篇演艺
  • 2篇表演
  • 2篇表演艺术
  • 1篇虚实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建设
  • 1篇审美
  • 1篇史传
  • 1篇说唱艺术
  • 1篇俗文化
  • 1篇通俗文化
  • 1篇通俗艺术
  • 1篇品位
  • 1篇晚明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内涵
  • 1篇文化史

机构

  • 11篇中国艺术研究...

作者

  • 11篇田莉
  • 3篇王晶
  • 3篇吴文科
  • 2篇蒋慧明
  • 2篇高苹
  • 1篇赵倩

传媒

  • 5篇中国文化研究
  • 2篇文化艺术研究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民族艺术研究
  • 1篇中国美学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百年来中国曲艺之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长期以来 ,曲艺在文学艺术中的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曲艺研究出现在 2 0世纪 ,以新中国成立为界 ,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 ,是中国曲艺研究的拓荒与奠基期。“五四”前后学术观念的更新 ,使一向被文人士大夫看不起的民间艺术———曲艺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曲艺研究产生了一系列成果 ,并建立了独立的曲艺学科。但其重点在于梳理曲艺的发展脉络 ,描述部分曲种的艺术特色 ,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尚缺乏深入探讨。后一阶段 ,是曲艺研究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期 ,这一时期 ,扩大了学科研究的领域 ,深化了对一些基本问题的研究 ,成绩显著。但曲艺学科的发展在总体上还比较滞后 ,尚未建立起一个自成体系的曲艺理论框架 ,这就给今后的曲艺研究提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田莉
关键词:中国曲艺学科建设
宋代以前史传文集中的说唱批评
2007年
宋代以前史传文集中对具有说唱因素的文艺样式的批评话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既为后世说唱批评家加深对说唱本质的认识奠定了基础,也成为后世提高小说地位、推动小说发展的基本批评话语,一直绵延至清代。说唱批评强调小说为正史之补,通过小说附冀于史以肯定小说的价值,从而形成了说唱批评的基本观点之一。还有不少关于优人侍臣运用俏皮话、滑稽模仿表演等手法,以戏谑、隐喻等幽默方式嘲讽时政来取悦君主的批评话语,这实际上确立了后世说唱艺术的两大传统,这就是寓庄于谐、滑稽戏谑的表演传统与讽谏时政的传统,前者是说唱艺术的基本表现手段和艺术风格,后者则是说唱批评在社会功能方面的基本理念。
田莉
关键词:说唱史传讽谏小道
2020年度中国曲艺发展研究报告被引量:2
2021年
2020年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特殊年份。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发,给世界范围内人们的正常生产与生活带来了巨大灾难。包括中国曲艺在内各种文艺创演的外部环境因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内部业态也受到剧烈冲击。但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前进步履并未因此停滞。这使围绕抗疫及"脱贫攻坚"等社会生活开展的主题性创演及其网络化传播,成为本年度曲艺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曲艺各类的活动及其在文化传承、人才培养、艺术传播和学术研究等方面的诸多实践,也有不同程度的推进,并体现出对现实的关切、对时代的回应、对问题的解答和对事业的担当。其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问题与不足:或是旧问题的延续,或是新问题的暴露,都需认真面对、深入思索和逐步克服。
吴文科赵倩田莉王晶
关键词:中国曲艺
2017年度中国曲艺发展研究报告
2017年中国曲艺的发展态势比较复杂。整个业界的交流展演活动依然比较活跃,但催生并推出的新秀和佳作委实不多。"过场多"但"落实少","活动多"而"效果弱",表面的热闹难掩内在的贫弱。同时,创演观念时见偏颇,改革创新多有盲...
吴文科蒋慧明田莉高苹王晶
关键词:中国曲艺
文献传递
晚明说唱批评的新格局
2018年
明中叶后,说唱以及在说唱基础上发展成熟的白话小说、戏曲、市井民歌等通俗艺术开始得到文人的肯定,并且备受文人赞赏。文人们在品赏这些通俗艺术的同时,在戏曲批评中以说唱为戏曲的参照对象,揭示出说唱与戏曲的不同,从而也阐释出说唱表演的本体性质。晚明说唱批评开拓了中国古代说唱批评的新格局,同时也推进了中国古代说唱表演的发展。
田莉
关键词:晚明说唱审美
宋代说唱艺术观念论略被引量:1
2008年
宋代说唱艺术观念尚处在中国古代说唱批评史的早期阶段,多见于宋人的笔记文集,是纪事的附属物。应该说,宋代的说唱艺术观念多属于记述中的即兴批评,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在一些关键的问题上也还缺乏明确、理性的认识。尽管如此,说唱作为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毕竟在宋代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形成了关于说唱的本体观念、创作观念和表演观念。这些观念不仅构成了宋代说唱批评的主体,而且代表了宋代平民艺术的审美观,对宋以后说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田莉
关键词:说唱表演艺术虚实谐谑
2017年度中国曲艺发展研究报告被引量:3
2018年
2017年的中国曲艺发展态势比较复杂。整个业界的交流展演活动依然比较活跃,但新秀和佳作不是很多。"过场多"但"落实少","活动多"而"效果弱",表面的热闹难掩内在的贫弱。同时,创演观念时见偏颇,改革创新多有盲目;学术研究正常推进,学术情怀比较热切;教育培训虽有起色,存在问题却也不少;艺术传承成绩突出,文化传播备受关切;政策条件日益向好,业态生态仍不乐观。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强力推出精品力作,科学优化顶层设计,恢复完善行业伦理,依然是未来发展的核心议题。
吴文科蒋慧明田莉高苹王晶
有关说唱艺术的几个问题被引量:4
2011年
说唱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唱"一词早在南宋就是作为说唱体艺术的总称而出现的,它突出了这类表演艺术"说"与"唱"的独特性。作为一种说、唱、表演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说唱艺术具有表演的现场性、口头性和艺人自身的魅力性。长期以来,说唱艺术是中国民众日常生活中基本的娱乐方式之一,但一直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小道末技,而且在学术领域难有独立的地位。在现代学术视野和学科定位中,说唱艺术往往成为一个被肢解的形式在不同学科内艰难生存,或者作为戏曲学科的一个分支,这对其在新时期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应该把说唱艺术作为艺术类一级学科下面的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以利于真正把说唱艺术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做整体性的研究。
田莉
关键词:说唱表演艺术通俗艺术
佛教讲经传统与民间说唱伎艺发展进程被引量:1
2013年
佛教讲经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古代说唱伎艺的发展。有说有唱的讲经不仅在表现方式上,而且在说唱的基本原则与说唱批评上,都为后世说唱伎艺所师法,并进而确立了中国古代的说唱观念。
田莉
关键词:讲经变态
明末说唱批评的突破
2018年
明中叶以后,文人开始高度重视和欣赏民间艺术。说唱以及在说唱基础上发展成熟的白话小说、戏曲、市井民歌等通俗艺术也开始得到文人的肯定,并且备受赞赏。文人们在品赏这些通俗艺术之外,也以多种形式探讨了其中的理论问题和创作问题。明代批评家往往在戏曲批评中以说唱为戏曲的参照对象,揭示出说唱与戏曲的不同所在,从而也阐释出说唱表演的本体性质。如果说明末批评家发现和阐释戏曲表演的本体性是对明中叶戏曲批评理论的突破,那么其戏曲批评文字中对于说唱本体性的理论认识,也是对此前说唱批评的突破。
田莉
关键词:明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