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根胜

作品数:30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东莞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艺术
  • 9篇文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文化
  • 6篇戏剧
  • 4篇近代戏剧
  • 4篇京剧
  • 4篇城市
  • 3篇杂剧
  • 3篇戏曲
  • 3篇包装盒
  • 3篇城市文化
  • 2篇演出
  • 2篇文艺
  • 2篇明清
  • 2篇耳环
  • 2篇悲剧
  • 2篇悲剧观
  • 2篇悲剧观念
  • 1篇大众审美
  • 1篇当代戏剧
  • 1篇底蕴
  • 1篇东莞理工

机构

  • 26篇东莞理工学院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东莞理工大学
  • 1篇宝鸡职业技术...

作者

  • 30篇田根胜
  • 2篇路晓军
  • 1篇卢晓晴
  • 1篇路小燕

传媒

  • 4篇东莞理工学院...
  • 3篇艺术百家
  • 2篇文艺争鸣
  • 1篇理论探讨
  • 1篇学术交流
  • 1篇求是学刊
  • 1篇文学评论
  • 1篇求索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中华戏曲
  • 1篇淮海工学院学...
  • 1篇中国韵文学刊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7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代士风与近代时事剧被引量:1
2010年
近代内乱外患,大批士林人士以天下为已任,直面社会现实,时事剧在沉寂一百多年以后再度崛起,风行剧坛。近代前期的时事剧多触及内乱,与后期更多关注外患形成鲜明对照。近代时事剧的勃兴与社会思潮与士林风气的转变紧密相连。
田根胜
关键词:士风时事剧
包装盒(刺绣荷包)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包装盒(刺绣荷包)。;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盛装刺绣荷包等物品。;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产品的形状、图案及其结合。;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
田根胜张智涵冼琳萍杨蔓陈星如
近代戏剧的传承与开拓
该课题主要承传与开拓的宏观视角,对近代戏剧文化的转型作连续性和统一性考察,旨在揭示近代戏剧发生的背景、新变的特征、理论观念、创作规律及舞台实践,从而,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结近代戏剧以实事求是的定位.全文从'表演与风格'、'...
田根胜
关键词:中国戏剧戏剧文化戏剧发展史近代戏剧
文献传递
包装盒(钥匙扣)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包装盒(钥匙扣)。;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盛装钥匙扣等物品。;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产品的形状、图案及其结合。;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
田根胜张智涵冼琳萍杨蔓陈星如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死观被引量:13
2004年
人生活在群体之中 ,生与死自然都会引发人们共同的关怀。传统儒家文化“贵生、乐生、轻死” ,道家却以一个智者观察和审视人生 ,对生死关怀有两种不同的取向 :其一是“全生避死” ,其二是“生死如一”。佛教提倡轮回说 ,其影响有两点 :一是有效打破了传统文化中将人的生活限定在今世的生死观 ;二是通过因果报应 ,使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从而使世界人生具有了某种道德秩序和意义 ,因而也满足了人对意义的基本需要。
路晓军路小燕田根胜
关键词:传统文化生死观
闻一多治学思想方法论
2001年
闻一多是现代杰出的诗人, 又是著名的学者和民主斗士。他对初唐诗流变的体会、判断,尤其是以传统训诂、考据与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相结合对古神话的考论, 都曾代表着一种新颖的趋向,产生重大影响。他认为,中西文化的交汇,会促进中国文化的新发展,提倡既有世界性,又有民族性和时代感的文艺。他对古代文化的研究是带着强烈地批判意识,而这种批判又植根于他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赤子之爱。
田根胜路晓军
关键词:闻一多治学思想方法论训诂学
近代悲剧观念的变迁被引量:1
2002年
近代关于悲剧的阐释,明显地分前后两期。前期以梁廷柟、黄启太为代表,他们以《桃花扇》、《西厢记》为研究对象,对悲剧探讨的聚焦点主要集中在戏剧结局的诗意联想之中。后期一是以蒋智由为代表,主要从中外戏剧的比较中,倡言悲剧有益于社会的强大感染力,认为我国戏剧界的最大缺憾在于缺少震撼人心的悲剧,提倡创作“陶写英雄之力”的悲剧,以传达民族蒙难时期悲壮的美感;另一代表是王国维,他在引进西方悲剧观念时,汲取了叔本华哲学思想中的悲观主义,体现出了对人生乃至生命价值的近代思考。近代对悲剧观的探讨,不但对于悲剧规范——类型的建立有意义,还对传统的戏剧模式和戏剧精神,特别是传统人生观念和戏剧结构的“圆形意识”构成了巨大的冲击。
田根胜
关键词:《桃花扇》《西厢记》悲剧理论悲剧观念古典戏曲
新剧实践与新剧批评被引量:1
2006年
五四运动前夕,传统戏曲、京剧改良与新剧实践配合社会革新浪潮,在舞台上交相辉映。初始阶段的新剧由于生长在传统的戏曲根基之上,加上理论薄弱、经验缺乏,出现“杂合”戏曲、内容趋向低俗的“歌舞派新剧”,这很大程度上背离“新剧真正之主旨”。针对这种情况,以冯叔鸾、郑正秋、周剑云、欧阳予倩等为代表的一批理论家,结合新剧舞台实际,提出新剧改良主张,强调剧本的重要性,主张正确地开展戏剧批评。
田根胜
关键词:新剧
近代京剧历史剧的民间传统被引量:5
2006年
以舞台为中心的近代戏剧是一种民众艺术,其表达具有群体意识倾向,或者说,观众的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总是顽强地影响着艺人创作。题材方面,近代京剧艺人多半遵循民间传统,依据历史演义或野史传说,在很大限度上对历史进行假定性创造,历史人物、事件多被传奇化、戏剧化;基于戏剧观众的民间性所形成的戏剧风格表现为思想情感的强烈、直接、外向;在故事的营构上,类型化现象在艺人的创作中表现得相当广泛和极端。
田根胜
关键词:京剧大众审美
近代京剧的“海化”
2006年
京剧在近代传到上海,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海派艺术,其形成是各剧种间的同台竞技、融汇交流的结果,也是近代上海特有的城市文化哺育下的产物.京剧海派的出现,形成了与京朝派既抗衡又相补充的另一极,促进京剧艺术的革新与发展.
田根胜
关键词:京剧海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